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项背筋膜痛50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推拿的应用效果。 方法 用推拿按摩穴位手法配合中药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项背筋膜痛。 结果 经2疗程治疗及随诊半年-1年,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 结论 笔者在2011年——2012年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汤剂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项背筋膜痛50例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推拿手法;中药治疗;软组织损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6-02
  项背筋膜痛,是指颈肩部肌肉、肌腱疼痛,经CT及X光线检查未见骨质及颈椎间隙改变的一组疾病总称,是颈肩部常见病,西医有診断为“颈肩综合症”之称[1]。现将我们自2010年以来收治的50例项背筋膜痛的病患者临床分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一年,最短一周。其中斜方肌压痛,冈上肌压痛27例,特殊职业23例。其中司机13例,教师1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项、肩及肩胛骨内缘疼痛是主要症状,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痛甚者卧床后起床困难,可急性发作,并伴肌痉挛,颈强直,有些类似“落枕”情况,大多数病人可以明确指出疼痛位置,个别病人只是主诉颈部及背部不适,检查时可以查出具体病位,疼痛常常与气候有关,与工作有关,病程长晨起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活动一段时间好转,并且此后在气温低时较多发,并且症状明显。
  1.2.2 检查时局部有肌痉挛,肌肉弹性减弱,并且手下有条索样改变,筋膜有弹响改变,有的患者可出现放射性疼痛,似与颈椎病之神经根型相似。
  1.2.3 排除因外伤及颈椎间盘、结核、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在诊断时注意与之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1.3.1 手法治疗
  患者取于坐位,坐于平面凳上,目的在按摩时可以将颈部及背部完全暴露,便于医生操作,医生立于后侧,颈部轻度前屈,医生一手扶其头部,另一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自上而下拿揉颈部两侧肌肉3-5遍,然后双侧肩部肌肉推柔3-5次,接着用小鱼际自上而下滚揉颈肩、背部肌肉3-5min。反之另一侧同样方法操作。最后用拇指弹拨法来弹拨两侧(棘突与肩胛骨)之间肌肉及筋膜,顺之点压肩井、风池、天宗穴位以达酸胀程度,局部皮肤透热为宜,皮肤泛红者效果最佳。上述手法每日1次。一周为一疗程。
  1.3.2 中药汤剂 应用羌活胜湿汤加减。主要药物组成:羌活20g独活15g藁本10g防风15g甘草10g川芎20g蔓荆子10g。疼痛较重甲红花10g川乌10g草乌10g,麻木重者加天麻20g。
  1.3.3 疗程 7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一般2-3疗程治愈,较重4疗程可治愈。
  1.3.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或减轻,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与阳性体征未改善。
  2 结 果
  经2疗程治疗及随诊半年-1年,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
  3 讨 论
  3.1 项背筋膜痛在现代医学有称之为“颈肩综合征”泛指在颈部、肩部及肩胛骨内缘处广泛酸痛,或是个别有固定痛点的一类疾病[2]。在临床拍片及ct检查未见具体病症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最可能导致原因无非损伤及各种因素产生局部肌肉痉挛软组织治疗不彻底所致。肌肉肌腱的附着点是应力集中处,易受损伤,长期的单一姿势会使应力集中于某一处,久之形成慢性劳损,此处肌肉或肌腱处于长期紧张状态而出现营养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造成局部组织水肿、渗出、黏连。另外风寒湿的刺激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组织营养障碍,久之局部组织损伤,一次较重损伤未彻底改善而复感受风寒亦可形成无菌性炎性固定病灶。上述原因产生的炎性分泌物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及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此时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一直不断的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肌肉紧张痉挛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在受损部位形成固定疼痛病灶,长期不愈。
  3.2 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有诸内必形诸外”。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肌肉紧张痉挛既是项背筋膜痛的一个外在体征,也是产生和加重项背筋膜痛的一个主要原因,故而针对肌肉紧张痉挛进行治疗是治疗项背筋膜痛的一种有效途径[3]。中医推拿手法不但直接放松肌肉,并能消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既治标也可治本,标本兼治。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肌紧张者势必疼痛,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采用揉、拔、点、按、拿、滚等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手法,使紧张痉挛的肌肉充分放松,气血得以畅通,是治疗项背筋膜痛病的关键,松则通,通则不痛。运用手法时,自始至终要轻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按揉腧穴时要由轻到重,重而渐轻,得气为宜,切记手法粗暴。
  3.3 羌活胜湿汤在治疗太阳经之肩背疼痛,难以转侧症状具有独到之处。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二者相合,能散风寒湿而通痹。以防风、藁本为臣,祛太阳经风湿止痛,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4]。具体应用随症加减。诸药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控制病态发展,消除无菌炎症。结合推拿手法,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周秉文,颈肩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5-156.
  [2] 章诗银,曹其鉴,黄孝宽,熊健.颈肩综合症的病因及诊断治疗[J].中国骨伤,1996,(04).
  [3] 俞大方.主编.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4] 许洛群.主编.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2005-2009年五年间昭通市11县(区)监测乡内875名五岁以下儿童发生的意外死亡进行分析及干预。 方法 采用全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统一设计方案,按国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女童死于其他意外是男童的3倍;弃婴在其他意外死亡中占80.41%,其中有75.89%为弃女婴。 结论 尊重生命,关爱女童,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强化安全意识,是降低儿
期刊
【摘要】 目的 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子和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分析,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 方法 通过微生物鉴定分析仪检定菌株。 结果 从36份患者肛拭子、粪便样品和涂抹液检出8株类志贺邻单孢菌。 结论 这是一起由类志贺邻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键词】 食物中毒;类志贺邻单孢菌;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04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 目的 浅析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 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57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妇产科1157例住院患者中57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占4.92%,感染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 结论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年龄、并发症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加强医院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
期刊
【摘要】 環境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儿童是环境污染的易感人群,危害人群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急性和慢性病症,重金属污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更是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重金属;儿童;健康;环境暴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85-01  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
期刊
【关键词】 宜昌市;消防部队;分餐制;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5-01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层官兵食宿均为集体生活,“同吃一锅饭”的集体用餐方式从我军建军之日起已走过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1]。集体伙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辖区儿童发生状况,积极探讨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和结果 在调查的146例儿童中,男童84名,女童66名,缺铁性贫血发生人数为19人,发生率为13.0%,主要为轻度、中度缺铁性贫血,无重度缺铁性贫血。 结论 儿童缺铁性贫血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阶段,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先天性铁储备不足;②铁摄入量不足;③生长发育不足;④铁丢失过多。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呼市地区15所学校冬季采暖期(11月-1月)教室的CO2浓度、通风换气程度。 方法 利用便携式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对呼和浩特市15所学校的96个教室进行了监测,同时测定温湿度。 结论 教室内空气质量普遍不好,室内空气不能及时与外界的空气变换。  【关键词】 二氧化碳;温湿度;教室;监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16 文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调查结果与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夫妻120对,共240例,统计其既往病史,并进行全身检查,将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为受检人员提出相关指导建议,而后对所有受检夫妻进行随访调查,并调查其妊娠情况。 结果 本组19例受检者基础检查异常,表现为生活习惯异常、年龄过小或过大、身体过于肥胖;25例受检者体格检查异常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营养教育对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开设《医学营养》课程的必要性提供一些依据。 方法 开设《医学营养》课程的11级高职护理班所有女学生共438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医学营养》授课前后分别进行3天“24h回顾法”膳食调查。 结果 《医学营养》授课后提高了学生每日各种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优质蛋白质来源由28.8%提升到44.1%。三大物质供能比例和三餐能量分配有
期刊
【摘要】 龙眼肉(Arillus Longan)又名桂圓肉、元肉、益智、蜜脾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通过对历年来学者们对龙眼的古代研究、现代研究及日常食疗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充分发掘龙眼肉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龙眼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眼;研究应用;食疗;展望  龙眼肉作为滋补药品及保健食品,已有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