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非学科性的活动型课程,也是一门综合实践型课程。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内容是以儿童自身的生活为轴心,围绕儿童自己生活的需要,选取儿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且感兴趣的问题、现象、身边的人或事物等作为教学素材。所以,活动时,除了体现自主性、综合性、过程性、个性化等几个特点外,还必须体现开放性。
  
  一、人力资源的开放
  
  1.校内的人力资源。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几个主题活动时,可以针对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学习,及对学校各方面既新鲜又好奇的特点进行组织。表面上的东西,可以通过参观的形式解决;对于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向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请教,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地了解学校。
  2.校外的家庭成员。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里的许多活动都跟家庭有关,可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从中受到各种教育。例如,“我爱做家务劳动”、“了解父母及爷爷奶奶的生日、兴趣、爱好”等,许多调查、采访、观察、体验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指导。有些活动,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既可活跃气氛,又增加了帮手。
  3.社会及社区人员。
  春天,可以到田里,向农民伯伯请教种庄稼和蔬菜为什么要备垄;秋天,请教一下要收获蔬菜及庄稼的哪一部分;到浴池洗澡时,可以向服务员调查一下凉热水的来源及流程。另外,银行、邮局、医院、超市、公园等许多公共场所里的管理人员都是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学生通过观察、询问、思考,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各行各业和自己生活关系的密切。
  
  二、环境与氛围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课本内容本身就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以绚丽多彩的图画、简练的文字、鲜明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应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中去,通过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练一练等多种形式来完成。
  l.从教室走向校园。
  低年级的活动内容很多都涉及到校园里的人和事,景和物。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该把学生领出去,到校园各处去转一转。例如,一年级在进行“了解我们学校”这一主题活动时,可带领学生真正参观一下高年级的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舞蹈房、体操房、微机室、科技室、校史室、劳技室、大队部、实验室等,还可到操场上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切身体验,亲身感受。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欲望,急切地想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而这种愿望对他们的下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有很大的益处。
  2.从校园走向社会和自然。
  (1)走向社区。通过访问、调查、参观等形式,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及其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只有明白其功能,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它、保护它,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建议。(2)走向工厂和机关。 学校每个假期都组织“学生到父母单位上一天班”的活动,假期结束后,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说给小组同学或班级同学听,甚至说给全校同学听。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父母单位的工作性质,体验到家长工作的辛苦,还通过多个同学的介绍,了解了更多的单位,热爱父母的情感就会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3)走向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黄金周和寒暑假是学生随父母探亲与旅游的好时机,乘各种交通工具到不同的地方,听一听各地的方言,这些都可以成为“我爱祖国”、“祖国真美丽”中的美好话题,如“祖国的地域如此之广”、“祖国的民族如此之多”、“祖国的历史如此的悠久”、“祖国的发展变化如此的神速”……都会通过“小导游们”的嘴娓娓道来。心中有了具体美好的形象,才会萌发其美好的情感。(4)走向大自然。季节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让学生从身边花草树木的变化、附近庄稼蔬菜的播种与收获、气候的变化、自己和家人衣服的增减等诸多生活中的现象,来充分地说感受、谈体验,这比教师的直接介入效果要好得多。除此以外,通过旅游,会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好心情。大自然本来是美丽的,但沙尘暴、洪水泛滥、环境污染都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而带来的灾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
  正因为有了各种形式的开放,品德与生活课程才有了延伸的空间,也才促使学生智慧地、创意性地去发展。
其他文献
水的离子积是中学化学<电离平衡>章节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各类大型考试的热点.这类试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或从水的电离有关问题出发,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想象中国的诗歌,无论是在文化认知、理解功能方面,还是在文化融合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与西方文人想象中国的作品迥然不同的特征。在文化认知功能方面,随着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于网络移动通信要求的提高,现阶段落实到千家万户的4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通信要求,5G成为了推行4G发展之后网络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流,5
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盾构机始发掘进所需的反力架设计结构采用空间板壳元、对连接螺栓位置采用接触元模拟的方法进行校核计算,确定盾构机反力架结构强度、刚度满足盾构机始发掘
大泡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非典型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易误诊为眼底的炎性病变,造成错误的治疗方针,使病情进展甚至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害,因此正确认识本病极其重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方法对皖北地区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缺少男性舞伴、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参与目的模糊、大众传
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常导致中心视力骤然丧失,本文报道了一例采用Nd:YAG激光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成功治疗的病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这一内涵的三个基本范畴,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科学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中
《数学课程标准》以新的知识观来诠释数学教育内容,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建构性和过程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探索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能力    1 寻找和发现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变化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例如,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和图形。  (
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随e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开发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自主练习系统,使其动态跟进用户的学习能力以及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