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度上下功夫——增强小学语文专递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来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递课堂是新时期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弥合区域、城乡、校际差异,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专递课堂应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课程输出学校与课程接收学校师生差距大、课堂教学系统性差、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等问题,基于专递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提出提升专递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家庭环境、文化基础、自身素养等方面与普通本科层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更易出现身心发展不均衡问题,产生更多的心理危机。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以人际冲突引发的心理危机成功干预为例,积极探索“四项体系四级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课堂现状折射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否得到很好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应着力于问题的设计,研究核心问题、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所形成的探索性问题链,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等。
在7月24日的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大桥悠依以4分32秒08夺冠,收获日本在该项目上的首枚金牌。接着,在7月28日进行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她又以2分08秒52战胜美国、匈牙利等国的竞争对手获得冠军,成为日本游泳史上首位女子双冠王。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各个行业及人们的生活都和信息技术联系密切。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渐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而且可以为他们未来的信息技术学习做好铺垫。本文重点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运用,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它直接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改善此种状况,调查研究小学生在线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帮助广大教师有效地解决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为未来的网络平台教学提供参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指出: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高中英语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只教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LIC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能够在切实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探讨了LIC模式视阈下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点策略。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3期,25000字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面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需要明确经济发展的四大阶段性任务:“十四五”时期末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5年人均实际GDP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50年人均实际GDP较2020年翻两番,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美育作为我国教育方针“五育”之一,能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陶冶学生情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15版《意见》),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对2015版《意见》进行改革与完善,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20版《意见》)。两版《意见》均对学校美育的发展给出了具体指示,对两版《意见》进行比较,可从中发现我国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为思考学校美育工作后续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大学学报》2021年1期,17000字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皇帝希望天下僧人道士都要礼拜君亲,此事经集议讨论,甚至“票决”,皇帝的意见遭到多数人反对,最后只能委屈自己的意志。如果坚持认为皇帝在朝廷始终是“一言九鼎”,皇帝的意志等同皇权,那么这里提供的事实说明,史实为常识的改进能够提供重要动力。
《社会建设》2021年2期,40000字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若要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促使我国社会工作在回应国计民生和促进社会公正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社会性和专业性,从而获取专业认受性,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并突破本土化专业发展道路、社会性和实务模式等方面的困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