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露天矿滑坡机理及其动态过程

来源 :中国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芬露天矿面临频繁的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为了揭示露天矿滑坡机理,并充分理解其动力学过程,以2019年1月4日发生在南芬露天矿下盘394~502m台阶中部老滑坡体区域的滑坡为例进行研究。该工作结合现场勘查、地质资料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露天矿滑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扰动、冻融循环,爆破振动是诱发露天矿滑坡的主要原因。另外,滑坡区域位于老滑坡体区域内,滑坡源属于松散堆积物,老滑坡体自身的低稳定性是发生滑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结合弹塑性Mohr-Cou
其他文献
他四十余年艰苦奋斗在教科生产一线,为我国培养了上百位各类优秀高级人才.李建龙教授工作四十多年来一贯爱国爱党,遵纪守法,政治可靠,遵守师德规范,师德高尚,师风优良,专业过
期刊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祖先种,仅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且以我国分布最广,约占世界总数的90%,是世界公认的拓宽大豆遗传基础的重要基因资源。我国东北地区不仅是大豆主产区,也是野生大豆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东北寒地野生大豆具有表型多样、品质优异、抗逆性状突出等特点,倍受大豆育种者关注。本文介绍了项目组几代人历经30余年在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与收集评价、关键基因挖掘、优异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突破。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大规模煤炭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明确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进行分区修复是保障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煤炭可持续开采、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学者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开展的研究,分析各区域实现生态修复已掌握的治理技术和开展的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高寒区煤矿区生态修复是以恢复地表植被、保护冻土为目的进行人工建植和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黄土区和风沙区是以保护水资源为目的进行沉陷区治理和保水采煤技术的探索;冲积平原区是以恢复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开展土壤重构、采空区利用
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对高科技与低碳转型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世界各国对深海采矿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但深海采矿目前仅停留在局部勘探阶段。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深海采矿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陆地采矿,深海采矿在技术、环境和政策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深海矿产在富集程度、二氧化碳排放、基础设施需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可能带来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多重额外效益;但深海采矿可能会破坏深海生态环境,并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相关法规也尚未明确。在此基
针对矿山工程项目的工序复杂性与资源约束问题,以项目中所需的多种资源与工序逻辑关系为约束条件,以实现成本最低与工期最短为目标,引入关键链技术并建立项目进度管理模型。模型中首先设置对照组,并改变资源供应限制量,通过比较成本与工期来确定最佳的资源限制量和初始计划;其次在关键链的识别方法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通过综合考虑工序持续时间、资源影响度与紧后工序持续时间来确定灰色关联度,以此调整工序的优先级;最后结合缓冲区得出完整的进度计划。以山东某矿山智能选厂项目为例,运用基于关键链技术的进度优化模型对项目进行计划编制,
废弃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是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对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工作开展长期持续性的监测,是落实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监测的必要手段。为了科学评价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进展与成果,在文献检索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生态管控、地表修复和景观格局三个方面探讨了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可支持的修复工作监测内容和数据获取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标评价方法。最后,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
现阶段,矿山固体废物产量大、环境危害大、综合利用率低,为设计有效合理的最优激励契约,鼓励引导绿色矿山进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本文综合考虑了政府的激励手段、经济环境总效益、绿色矿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努力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副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等多种因素,构建了政府和绿色矿山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最优激励契约的区别和合理性,激励和引导绿色矿山进行高效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结果表明:政府应该根据绿色矿山努力程度和技术水平等信息掌握的不同程度设计差异化的激励契约模式;政府所设定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旨在通过人工重建和改良,将受损矿区生态环境的健康风险或生态风险降至可接受风险水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运用适应性管理跟踪修复状况、评估阶段目标、调整完善修复措施,促进人工干预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从制度层面来看,中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适应性管理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制度体系,距系统性、审慎性、动态性的规范要求仍有提升空间。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优化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的方案:以可接受风险水平为依据,统筹设定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一般要求,为全国范围内的活动划定行为底线;以
由于转型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导致矿业城镇在转型期间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发展不协调,转型受阻。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9-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三生”系统协调度,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门头沟区“三生”系统综合评分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生产系统较生活系统、生态系统提升明显;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缓慢上升,由2009-2013年的失调阶段发展为2014-2018年的低级协调阶段;影响门头沟区“三生”系统协调发展的
随着我国绿色、低碳理念的倡导与践行,作为高碳的煤炭行业发展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我国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政策管控,关闭的煤矿越来越多,如何对关闭煤矿资源进行管理和再次开发利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对关闭煤矿资源的高效管理,本文充分利用关闭煤矿的研究成果和各种资料数据,为矿业集团对关闭煤矿精准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研究并实现了关闭煤矿资源GIS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