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高中历史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在对比初高中课标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学情,并且要注重讲授策略,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人教版
  [中图分类號]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8301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与高中在历史教育问题上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章为例,对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一、初高中历史课标相关要求的比较
  课程内容方面,高中教材遵循的原则是既要实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又要减少简单的重复。知识掌握方面,初中课程比较注重在宏观上把握内容的时序性,而高中课程则更加注重专题性和综合性。在能力培养方面,两者有较大的差别。初中历史课标的能力要求是“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而高中课标提出的是“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构上,初中历史分为几个主题,按照通史的标准进行编排;而高中则采用“模块 专题”的格式,跨越幅度比较大,时空上缺乏持续性,这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是制度史框架下所在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课标的要求注重能力的提升,如能够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反观初中历史教材,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编写的,《美国的诞生》被安排在世界近代史的板块,课标提出的都是基础性、时序性的要求,比如掌握《独立宣言》的内容、华盛顿个人的历史活动等。
  二、高中教师如何进行初高中历史教育的衔接
  高中教师在新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要衔接好初高中两个阶段的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研读课标
  高中课标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能力要求的表述是“了解”和“比较”,“了解”注重的是识记层次,而“比较”注重的是应用层次。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充分研究学情
  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是美国赢得独立的过程,而高中教材则是介绍美国独立之后颁布1787年宪法以及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两者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注意对初中知识进行适当点拨与回忆,以加强授课效果。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借助《大国崛起之美国篇》中关于独立战争的相关片段,来唤起学生的记忆。这样既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内容——1787年宪法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校对历史学科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一些乡村中学,学生的历史知识相当匮乏。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概况,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回忆。
  3.注重讲授策略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重点内容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以及联邦制的权力机构,既有基础型的具象内容,又有能力型的抽象要求。教师应当因地制宜,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在讲授美国独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时,教师可以将美国中央政府现今权力的强大与独立后政局混乱的场面进行强烈对比,帮助学生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以及联邦制实行的重要意义。
  在教授1787年宪法内容及联邦的权力机构时,教师可以通过材料分析的形式设置以下问题:(1)美国为什么要建立共和政体?(2)分权制衡原则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3)妥协是一种政治艺术和技巧,请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对此观点加以说明。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梳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情境设置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分权制衡原则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境:中新网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将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然后让学生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实现知识的巩固:(1)美国总统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决定,需要得到国会的同意吗?(2)如若国会与总统产生分歧,有哪些方法解决?
  关于1787年宪法的评价问题,教师可以展示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关于两党制的讲授问题,美国的总统大选是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美国与英国政体的比较可以作为课后的研讨任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思考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散文教学的命脉就是以散文的核心特点“行散而神不散”为基础的教学。找到散文的“神”,其实就是找到散文中的“情”。在特殊之“情”笔下的人、事、景、物又会呈现出很多特点,所以散文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个性就是由作家的情感、品格、爱好等主观因素决定的。教师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那教学设计容易科学一点,创新一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散文教学却没有逻辑,没有思路,让课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教书育人,既强调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注重塑造人格,形成品质。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构建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活动。利用课堂,有效地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领学生,使他们成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一、科学性教学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大块内容,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科学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科学精神的培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以《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关键素养,指出以“起承转合”为课堂结构,从语言着手,围绕知识、技能、情意、态度开展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关键素养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张力空间、引领学生感悟语言、领会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意图、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来实现。  [关键词]关键素养;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温度语文”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以人为本的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它以品味感悟语言文字魅力为基础,以准确有效运用汉语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为归宿。  [关键词]温度语文;文字魅力;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14-02  一、“温度语文”提出的背景  践行新课程
[摘 要]面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很多教师有很多不适应。教师需要依靠“本源”来面对这一新变化。这些“本源”包括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等。  [关键词]本源;道德与法治;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48-02  自2016年起,七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与此同时,对于新
[摘 要]导学案的引入满足了新课标提出的“先学后教”的要求,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预习,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将灵活处理教材与发挥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导学案;编写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拓展探究,以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高三;地理;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18)100093002  高三地理复习课通常具有课时少、课堂容量大、
[摘 要]文言文无论是在高中语文教材还是在高考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一种重要方法,那就是借助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做到以史为鉴。为此详细阐述了之所以要这么做的三大理由,进而提出了如何做到以史为鉴的方法,即教师要积累足够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注意把握借鉴的时机和准确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跨学科;知识迁移;以史为鉴;文言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
[摘要]文言文教学重在文言语感培养和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需要通过思辨性阅读、批判性鉴赏来实现,因而文言文教学应多一点思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对话为抓手,通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文化对话、与自我对话等形式,突出课堂教学的思辨环节,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思辨;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