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博白县为例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1 400多年历史的博白县,是世界上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如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博白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直面博白县文化旅游融合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挖掘客家元素,打造客家文化品牌,以期为博白客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研学教育作为一种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在国家重视研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各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相继建立起来。高校作为研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研学教育的研究主题,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优势建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其他地区建设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提供范例。  关键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高校,研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F592.7 文献标识码:A一、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市政公园相比,主题公园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故事情景,配套的植物景观环境也较为丰富,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除部分自然环境基底外,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多结合区域主题,为人
摘 要: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高职旅游专业学习中,导游实务作为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夯实带团知识,磨炼服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很有必要。本文从课程思政指导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导游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F590
摘 要:泰安休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居民及游客对产品满意度感知较高,对配套设施有更高的需求,泰安市休闲旅游生态圈构建立足于驱动维、供需维、服务维、公共维以及政府维,并设计乡村休闲、健身养生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夜间休闲、节事休闲、研学休闲等综合性的产品体系。  关键词:共生理论;休闲旅游;生态圈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论文基于2020年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支
摘 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断层和异化等现象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产生了不利影响。乡村旅游地文化恢复力研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地恢复力和文化重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研究范式、研究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需加强中小尺度乡村旅游地文化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影响机理、恢复机制、文化重构等研究。同时本文也建立了乡村旅游地文化恢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摘 要:杭州径山是茶禅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茶禅文化休闲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径山的茶禅文化旅游资源,在景区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径山茶禅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茶禅文化;休闲旅游;径山寺  中图分类号:F592.7;F326.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产品也面临结构性创新的过程,人们外出旅游
交易所监管问询是否导致审计师主动辞聘,后任审计师在审计定价方面是否与前任存在显著差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以2014—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及问询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年报问询函与审计师辞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相较于国有企业,收到问询函的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发生审计师辞聘;(3)收到问询函且发生审计师辞聘的企业,后任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问询函的监管效用理论,另一方面拓展了前后审计师行为研究边界,对审计师审计定价具有现实意义。
摘 要:本文以金刀峡镇为研究案例地,以选取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观察等方法对社区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和旅游影响感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道峡镇旅游业正处于发展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较积极,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社区居民;参与行为;旅游影响感知;金刀峡镇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价值,可以增加国民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一定的作用。西安市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游客感知视角来探讨西安市非遗的旅游深度开发,以期对西安市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游客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K878;F592.7 文献标识码:A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让文化旅游一体化成为先导,是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可行之路.本文旨在以传播学、产业经济、文化旅游、生态保健等视角,结合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