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的实践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高职旅游专业学习中,导游实务作为核心专业课程,是学生夯实带团知识,磨炼服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将课程思政融入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中很有必要。本文从课程思政指导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导游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F59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指出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建设也是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课程思政融入导游实务课程的背景概述


  2019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发布的旅游行业投诉事件共29 772起,除企业因利益驱使扰乱市场秩序,缺乏行业监管外,也反映出一批导游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在导游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对导游人员的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尤为重要。导游是社会性的职业,身处复杂的工作环境,担负着宣传文明旅游意识和传递文化审美的社会责任。在导游培养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要注重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提升其安全意识、服务态度,并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将基本素养与导游职业素养融入导游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润物于无声。
  近年来,在导游业务课程中融入思政视角的研究越来越多。如叶晨曦提出要结合旅游专业实践实习和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加强专业素养培养[1];张芬从课堂交流、教学设计、知识讲解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在导游业务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2];杨曦以“模拟导游”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了工匠精神、雷锋精神和航天精神等思政元素[3];李远航指出在导游专业课程学习中还应重视网络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在互联网平台就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4];唐欣然等则对照导游业务课程内容与育人理念,整理出导游业务主要章节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设计思路[5]。何珍也认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分解到专业课程的各个章节,充分体现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6]。刘亚军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授课内容体系表,明确了课程各教学模块相对应的思政内容[7]。但学者们的研究基本都没有打破导游业务课程原有的结构体系,只是把课程思政融入原来的分章系统上。

二、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因而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基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要对接导游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在旅游行业的具体体现,笔者将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一)知识目标
  从企业对导游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学生能够掌握导游工作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有益的拓展知识,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法律法规、消费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知行统一,形成合理的导游知识结构,为导游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能力目标
  要以导游岗位要求为主线,设置模拟任务情境,保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导游带团工作任务,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并能灵活解决带团中的意外突发事件。导游要具备较强的讲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成为“会讲解,可带团,能应变”的全能型导游。在反复实践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和弘扬劳动精神,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三)素质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导游是传递文化理念和传播美的使者,身处复杂的工作环境,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建设。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从爱国爱党、敬业爱岗的基本素养,到导游具体工作情境下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具备安全意识、真诚服务、诚实守信等职业精神,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课程思政引导下达成有机统一,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立场坚定,专业素养过硬的优秀专业人才。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


  导游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岗位,传统导游实务课程习惯于按照“导游技能、导游知识、服务规范”等模块安排教学内容,各模块之间缺少联动,系统性不强。

  笔者以导游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以导游服务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导游接待服务内容设置了“六种导游工作情境”,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活动要素,构建课程内容逻辑主线。每个情境下设初、中、高三级模拟带团任务,逐步提升难度,分层次掌握带团技巧。真正做到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养能动手会操作、实战型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时,在不同任务情境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取向,加强思政教育。
  在六大教学模块的情境下,结合典型事例,融入典型的思政要素和案例,引发學生思考,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在教學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课程教学的流程为课前预习、课中导学、课后拓展,其是以训练学生带团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从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转为学生模拟实操和思维训练为主,学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全面推进教学过程的实施。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贯彻教学“做”的理念
  教师要对接职业标准和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一定要与导游实际带团工作过程相一致。要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不同情境下模拟导游带团任务。把“做”的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做”是成才路径,反复训练成就匠人精神;“学”是根本目标,形成自主求学意识,“教”是引导辅助,总结反馈更进一步。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将课堂的时空打破,利用云平台发布任务、互动答疑,将课堂内外智能交互,达成移动式、开放式学习;微课、动画、云平台资源库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化学习,碎片化学习。

五、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但学会带团技巧与服务,并能够认识到作为导游员在讲解中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模拟带团实践,能够强化责任意识,独立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提高安全意识,将游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意识,把“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时刻铭记心中;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念,确立导游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本专业、本职业,坚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底线。

六、典型案例——思政元素融入导游讲解


  思政育人的载体和元素应该是多样化、与时俱进。在协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课程选取港珠澳大桥作为导游讲解训练对象。这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既是三地交通要道,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壮举,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作为广东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大桥的基本常识,能够挖掘大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并传递给游客,这也是在导游实务课程中德育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学团队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导游词创作和讲解中,提升学生的讲解技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爱国爱岗意识以及文化自信等职业素养。
  根据不同的游客类型,引导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讲解词。例如,面对中学生研学团,着重介绍建设人员埋头苦干、突破技术困境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在学业道路上勇攀知识高峰;针对商务团体,则从港珠澳大桥对三地经贸往来的促进作用入手,向游客传达祖国统一、三地同心的愿景,加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针对老年团队游客,可以通过伶仃洋上的历史今昔对比,感受我国技术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的现状,通过讲解让游客体会到这一跨海大桥工程中蕴涵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思政元素应落实到具体的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环节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育人作用。

七、结语


  导游实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强大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导游,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本课程开始,可延展至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加强整个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全面培养新型旅游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晨曦.高校专业课程育人研究:以《导游实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0):181-182.
  [2] 张芬.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181-182.
  [3] 杨曦.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模拟导游”课程为例[J].度假旅游,2019(4):438.
  [4] 李远航.思政元素融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85-86.
  [5] 唐欣然,张季云,阚志霞.“课程思政”理念下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8-79.
  [6] 何珍.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J].科教论坛,2020(31):389-390.
  [7] 刘亚军,刘凤莲.导游业务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2):32-34.
其他文献
地方型人文景点在开发上因其资源的特殊性、管理的多重性等在开发建设上一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在地方人文旅游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效果欠佳.本文选取曾国藩故居作为典型个
摘 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引导着工程教育改革,其理念就是以产出为导向,以毕业要求、国家和社会需求等建立培养模式。本文就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和学生学习产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剖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以给出缩小二者差距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OBE;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学习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2;F59
摘 要: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是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当前的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固化、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创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体系4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改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思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F590-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各地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茶叶生产为主要功能的茶园,在开发茶园旅游方面可以融入茶园体验式研学旅行项目,与中小学校和旅行社展开合作,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茶园、中小学校和旅行社各取所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茶园;体验;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其中红色旅游对提升黔东南旅游品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黔东南州的红色旅游发展为例,分析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和其历史使命,理顺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逻辑,并提出与其相适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红色资源;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新
摘 要:本文从课程思政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出发,提出了课程思政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融入的路径,以期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旅游;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590-4;G711 文献标识码:A一、课程思政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
摘 要:梅州市作为大湾区建设的辐射城市,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宜居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客都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客家美食的优势,同时也具有饮食文化宣传不到位、当地餐饮业设施设备简陋、客家美食菜肴制作不够精致,口感油腻、口味偏咸等劣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梅州应充分挖掘美食文化资源,融合互联网经济,推广梅州美食文化,促进梅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美食旅游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梅州市  中
摘 要: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全国各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地发展。研学基地及相关机构研发的研学课程为研学旅行开展提供根本保障。本文对常德市城头山研学基地进行调研,结合城头山稻作文化底蕴,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设计出自然生态类研学课程。该研学課程的开发为城头山研学旅行提供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实施方案,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特色研学课程。稻文化研学课程开发赋有地域
摘 要:研学教育作为一种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的教育方式,近年来,在国家重视研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各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相继建立起来。高校作为研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研学教育的研究主题,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优势建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其他地区建设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提供范例。  关键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高校,研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F592.7 文献标识码:A一、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市政公园相比,主题公园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故事情景,配套的植物景观环境也较为丰富,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除部分自然环境基底外,主题公园植物景观多结合区域主题,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