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审美化设计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的内涵、作用和过程。地理教学情境进行审美化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做到学科和审美的融合。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分四个过程。1.挖掘素材,确定审美视点;2.整合素材,创设审美情境;3.带入情境,引起审美感知;4.运用情境,加深审美理解。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
  1 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的基本内涵
  教学情境审美化,指有意识地按照美的原则,对认知型的、随意的地理教学情境加以审美转化,使其成为形真、情切、意远、富有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愉悦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方法。
  2 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的作用
  2.1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要学习许许多多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学习的效率低。如果我们创设地理审美教学情境,就可以拉近地理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2.2创造时机,培养审美能力
  地理教学情境在设计的时候进行了审美转化,融入了美的要素,所以学生在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逐步增强了审美能力。
  2.3建立联系,促进审美和教学的融合
  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能力,做到了二者的完美融合,而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体。
  3 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的四个过程
  3.1挖掘素材,確定审美视点
  每一节课有哪些审美视点,可以通过挖掘素材来确定。
  首先是教材资料,我们的课本,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图文材料,有插图、地图、阅读材料,还有许多教学案例等。如果仅从知识点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素材,会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我们要按照地理美育的内容,从这些素材中挖掘出审美视点,这个素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那个素材中的科学美、艺术美等。
  其次,我们的素材还可以来自课外资料。课外资料那么多,我们要选取哪些资料呢?我们要选取的课外资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1要和本节课的学科知识目标有联系。我们的审美素材也必须和学科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1.2要具有鲜明时代色彩。1.3要贴近学生生活。
  3.2整合素材,创设审美情境
  素材找好了,审美视点确定出来了,为了在教学更好地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需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2.1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问题如果干瘪瘪的直接提出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反而让学生感觉枯燥和压力。如果我们对问题进行审美化情境的设置,那么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知识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分析。如果直接提问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学生会感觉和问题之间有距离感,产生畏惧的情绪。但如我们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比如西欧,给出地图,同时还有天气情况介绍,然后提出问题欧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那么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首先学生会从地图中感受艺术美,从天气情况感受自然美,然后从解答中体会科学美。
  3.2.2创设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情境包含声音情境、图片情境和视频情境,它具有老师的黑板加粉笔所不具有的效果。
  3.2.3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就是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情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知识点农业地域类型。如果我们创设一个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情境,然后再一步步提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3.3带入情境,引起审美感知
  创设了情境之后,我们还要把学生带入情境,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那么我创设的情境起到的作用就不是很大,就好比你只是在景点的大门外看了看风景一样。那么怎样将学生带入情境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3.1借助图片、音乐和视频再现情境
  还有一些情境,如果仅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所以我们要借助图片、音乐和视频等资料再现情境,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刺激下,很快的进入情境。
  3.3.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有时候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不如自己动手做过的和亲自体验过的。所以在PPT设置的情境,如果再有一个实物的演示,就能更快的把学生带入情境。例如地球运动。如果用实物演示结合多媒体动画,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多媒体动画,进入情境。
  3.3.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设置好的情境,如果能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那么学生就可能把情境中的问题假设成自己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进入情境。
  3.4运用情境,加深审美理解
  当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我们就要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分析中加深审美理解。
  3.4.1利用各种审美教育时机
  当我们用情境进行地理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问题情境中的科学美、多媒体情境中的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生活情境中的社会美、案例情境中的科学美和社会美。
  3.4.2从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审美对象,学会审美评价
  为了加深审美理解,有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审美分析。比如这个案例体现了什么美,为什么美,这些美有什么特点。同时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审美评价。例如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体现了自然美,但这种美并不是地理学所倡导的,这种美与我们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互相矛盾。所以我们要从美学的角度和学科的角度对情境进行分析,加深对审美的理解。
  总之,地理教学情境审美化设计的实施,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地理教学审美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美育目标和学科目标的达成情况。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阅读可以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提高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大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力,这样在数学的学习中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并且在数学中阅读加深大家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培养大家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生活中,只要一提到阅读,大家就会想到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是需要阅读的,阅读和数学沾不上边,联系不到一块,但是事实确实,阅读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阅读是大家必须掌握的一种
期刊
摘 要:高利贷活动历史悠久,是传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利贷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备受关注,学界对如何准确定义高利贷尚存有争议。虽从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认知结论,但以高利率为主要表现特征无疑,利率高低时判别高利贷的主要方式。明清时期,高利贷的存在有其现实合理性,随着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精英阶层长期以来批判否定高利贷的思想观点也出现一定调整变化。  关键词:高利贷;合理性;危害  封建社会
期刊
摘 要: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位置,需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年。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改进、发展了许多第四纪的测年方法。文章主要从岩石地层法、磁性地层法、考古法、放射性定年法等方面讨论了第四纪测年的基本理论及近年的一些研究进展。目前,第四纪测年方法的主要进展表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如激光显微探测技术等,使得测年的精度、功效显著提高而样品的用量却有了显著的降低,并且拓展了一些测年的应用领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古书编例的角度,对“前三史”中四夷传的编排体例试做分析,从而以窥见“前三史”四夷传中的民族观。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四夷传;班固作《汉书》继承司马迁重视民族史撰述的思想;范晔延续了班固的体例,在撰写《后汉书》时更加注重民族资料的搜罗和整理,但又有所不同。其实,这反映了司马迁“次第皆无意义”的民族大一统思想,班固“夷夏有别”“羁糜不绝”“和亲无益”的民族观,以及范晔再次回归民族大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人们的生产生活经常涉及到,因而其在小学的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小學数学的教学质量也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微课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微课教学  作为现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内容更加精炼,表现方式更加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TensorFlow:所谓tensor,就是指張量,在tensorflow中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多维数组,可用的张量类型包括常数、变量、张量占位符和稀疏张量,表明了它的数据结构。张量的秩是它的维数,而它的形状是一个整数元组,指定了数组中每个维度的长度。张量按NumPy数组的方式进行切片和重构。flow——中文翻译为“流”,直观地表达了张量之间通过计算相互转换的过程。  Tens
期刊
摘 要: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课程改革模式,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老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的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学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升《人机工程学》的教学质量,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技巧。本文拟从对分课堂的本质与教学理念入手,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并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期刊
摘 要: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一直以来艾米丽的形象分析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从艾米丽性格形成的成因以及之后她的行为模式入手,描述艾米丽的个人形象,并将此形象追根溯源,放置于福克纳南方浪漫主义的系统人物之中,揭示艾米丽所传达的福克纳的内心矛盾情愫。  关键词:隐士;原型;南方浪漫主义;福克纳;悖论  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一文由于复杂的叙事结构,着迷的人物塑造和情节以及叙述者微妙的身
期刊
摘 要:由于新课改的全面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地理课堂教学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教师开始借鉴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这些做法让高中地理课堂变的更加活跃,不再枯燥乏味,教学成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教师去仔细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效性;教学
期刊
摘 要: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心里活动,学习态度的不同就会使我们产生不同的学习动力。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使我产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动力,而然不好的学习态度往往不能使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高中数学却又是高中学科中最为抽象和难学的一门学科。不少同学对高中数学抱有很大的怨言,经常感叹数学计算量大、推理证明困难,而且所需逻辑性强。所以良好的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就显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