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教育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重视生命教育,珍爱生命价值,要让有限的生命闪烁出无限的火花,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学语文 生命 欣赏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教育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重视生命教育,珍爱生命价值,要让有限的生命闪烁出无限的火花,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其本身就是一本无声而有色的“生命的教科书”。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生动而感人,因它的形象、生活化而育人。例如:《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记叙了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故事。为了保护教科书,张指导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革命先辈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他们可以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可以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祖国下一代的未来。全文以“珍贵”为核心,突出表现张指导员英勇献身的精神。写缺书,暗示“珍贵”,写取书,点出“珍贵”,写护书,突出“珍贵”,写嘱咐,强调“珍贵”。教科书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它原本与生命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学生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教学中,让学生从联系重点词句来理解教科书的珍贵入手,找出最能突出教科书珍贵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对“渴望”、“盼望”、“希望”的对比理解,来感悟教科书的珍贵。教师重点讲解张指导员取书、护书经过当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张指导员在生命垂微时的嘱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指导员想的是什么?学生对教科书如此珍贵便应印而解。教师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体会生命的可贵与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生命的宝贵与美丽。
  二、阅读教学中的解疑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要引领学生细细品味,真情触摸这些人物的心灵,使学生的生命不断得到滋润。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描写的是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历经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漫长的38小时集中体现了父亲的坚忍不拔、决不放弃,再现了7岁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对求生的渴望,也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风景线。课堂上,我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读和带有针对性的问题, “7岁的孩子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父亲38小时的挖掘说明什么?”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回答问题中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如《平分生命》这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之间的感人故事。由于妹妹身患重病,需要输血。哥哥在认为输血后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为妹妹献血。
  而当得知输血并不会产生他所想象的可怕后果时,他又决定献一半血给妹妹,并与妹妹平分生命。课文高度赞扬了哥哥的无私、真诚,他甚至可以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去换取人间最可贵的爱。教学中,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注重从描写哥哥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哥哥的无私、果敢、真诚。同时,结合提出的问题“哥哥最后的决定为什么会让所有的人震惊?”、你怎样理解“平分生命”的含义?“课文的主题意在告诉我们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跳动,生命价值的升华,在于生命需要呵护,生命需要奉献。
  三、精读教材体会文章内涵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抓住生命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细读中有所感悟,在品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中,内心的情感被渲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在共鸣中激发情感,抒发情怀。如《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红军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中,我没有把教师的讲作为重点,而是让学生通过细读、精读、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老红军崇高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值得珍惜和爱护的。当需要你以生命为代价付出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将张显出它的灵魂之所在。《金色的鱼钩》中的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这样,学生在读中思考、理解、感悟文章的内涵,自然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寿命的延长和外表的美丽,而在于心灵的善良、人格的健全。
  总之,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价值体现,要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要让学生深深地懂得,生命是一种美丽,要学会欣赏,生命是一种责任,要学会履行。只有这样,才都能享受到生命成长的乐趣,这就是我们生命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紧密相联,教学中应该始终充满着生活的气息,荡漾着欢乐的歌声。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气息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英语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着重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我们要以我国的主要民族文化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主流文化,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保障少数民族儿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理念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要求。现代学前教育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
中国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有很密切的关系,而这个发展模式表现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双重推动导致的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并出现了房地产过热,逐渐演化为严重
摘要:新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一轮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要求教师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课程参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训练技巧 评价方法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中学英语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发挥了其内在的最大潜力,知识不再只是“修身治家平天下”的空有其表的无厘头,而是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使得二战后的日本与德国迅速崛起,也使得新加坡跻身亚洲四小龙。教育与科技并驾齐驱,成为今世的两大神话,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正因为如此,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但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应着力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教
【摘要】:从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精神、发挥学生特长和优势、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个性、奋发进取、潜能、特长  我们都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集体,他们有独特的感情和个性,只有发挥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
摘要:新课导入犹如一首歌的前奏曲,它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一堂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开头。  关键词:导入 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 实效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的成功,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它的开头非常重要。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成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一本好的
【摘要】:“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
设疑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启发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设计问题.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疑"是思维的动力,可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谈谈我在教学法实践中是如何设设设疑的.  一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而设疑  阅读是和种复印杂的智力活动,其中理解是掌握阅读技
摘要: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努力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使英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英语 课堂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