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纸鸢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是大车人过五月节的月份。
  五月节就是端午节,大车人更习惯称之为五月节。过五月节要包米粽,还要放纸鸢。
  四月刚出头,布包老师就已经开始在学校的会议厅中央搭起了大竹架,慢慢动手扎纸鸢了。他每年只在五月节那天放纸鸢,平时不放,但为了那一天的纸鸢,他会提前准备一两个月。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对纸鸢为什么那么讲究,一定要用三角村的单竹来做纸鸢的骨,单竹是一种离河水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且竹龄要在四年以上六年以下的特别竹子。为了扎纸鸢,他会专门到三角村看竹子,然后在看中了的竹子上做标记,凡是有他做了标记的竹子,人们都自觉地留着不砍。放眼望去,三角村是全大车竹子最多的村子,有人曾经说三角村应该叫竹村才比较恰当。三角村的竹子多,家家都有一大片竹子,卖价贱,布包老师经常去三角村逛竹子,布包老师但凡跟人家预定了竹子,人家都不会收他的钱。那村里的每家人都有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他教过的,绝没有收老师竹子钱的道理。
  有人问布包老师为什么扎只纸鸢也对竹子那么挑剔,他相中了的竹子比一般的竹子又特别到哪里去呢?布包老师只是笑笑,他也不能说出有什么特别来,就只是图个心里舒服。他扎纸鸢的纸也是很大张的宣纸。专门去东平镇找一个教画画的中学老师买,那个老师会托人从南宁艺术学院旁边的画具店买回来。这种宣纸大面,薄且柔韧性强,遇水不烂不断,在上面写字感觉很好。
  好竹子配好纸,布包老师扎的纸鸢就好。他扎的纸鸢非常大,手工精细,工序繁杂,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他把一两个月的空余时间全放在扎纸鸢上,就只为了五月节那一天拍风而上,凌云追风。
  布包老师很舍得将大把时间放在一只纸鸢上消磨,在为纸鸢忙活的那些日子里,他快乐无比,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记得在他去斩(土语是砍的意思)竹的那天,他就像个孩子王,带领一帮学生一起浩浩荡荡地赶往三角村。砍得的竹子约两米长,三十个人一起扛。有一些小个子够不着的就伸手摸着竹子跟着走。布包老师走在扛竹队的旁边,胳肢窝里夹着用麻布包好的斩竹刀,看着他这帮小鸟儿,笑容就慢慢在他那张窄小的脸上绽放了。
  竹子斩回来之后,布包老师就把它放到李子树下的那片浅河中泡三天,然后再捞起来晾一天晒一天,随后才开始破竹。其四老师好多次都想帮他破竹,可布包老师嫌其四老师破竹的动作粗暴,执意要自己动手。
  破这样一根竹子对于瘦小的布包老师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他先用锄头挖一个斜口土坑,在坑里放一大块生铁,再把竹头顶在坑中的铁块上,用破竹刀把竹尾破开了个口,再把一根短木棍夹咬进去。这样,就可以用竹刀敲击棍子左边再敲打棍子右边,竹子受力,一点点裂开。他就这样每天敲敲打打着沉醉于竹子一点点裂开时的声音。这样破竹子速度当然慢了,布包老师把一根竹子破成四长块就得耗去几天时间。
  他悠然缓慢地削竹片条,悠然缓慢地扎骨架。弄泥、朱天琴、天骨和沙蛭他们一边心切地等着五月节,一边也心切地等着布包老师的纸鸢。因为同时有两件心事,每天都有牵挂,所以心里满满的,好充实。他们每天都会到厅屋去看,有时候天骨会忍不住发声牢骚,嫌布包老师太慢。布包老师就会慢吞吞地说:“急什么呀,反正在开始吃四角米粽的那天就能准能看到纸鸢飞上天。”
  他们只好慢慢地等。
  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
  五月节即将到来。
  这天,弄泥从学校厅屋的后窗经过,听到布包老师哼歌儿的声音,于是弄泥坐在窗后的青草上,透过弯弯扭扭的木棍窗栏默默地往里看。布包老师正在一张木桌上叠宣纸。与其说他是叠纸还不如说他是在抚纸,用巴掌轻轻地轻轻地反复抚摸那薄羽一样的宣纸,仿佛要把他浓浓的情意抚落满那纸张。屋的中央已经架起了纸鸢的竹条骨架,但还不完整。
  虽然还没到五月节,它铺已经有很多孩子提着小风筝跑来跑去玩开了。他们那些风筝很小,也很简单,就只是用两张作业纸拼贴起来,用一两根细细短短的竹片条条弯一下做纸鸢骨,用一点绵线穿好而已。那些纸鸢看上去丑丑的,也不像是能飞的样子,可他们玩得高兴,三十几个小孩子大呼小叫着从桥头冲来,从弄泥家门前经过,沿着泥沙马路一路奔跑下去。弄泥和菜条站在门口看他们像乱兵一样奔过后,尘土在风中飞扬。菜条兴奋地跳了几跳,好几次想冲出去,可是看到弄泥还站着它就忍着。
  沙蛭也拎着一只难看的纸鸢跑过来了。
  “放纸鸢呀——”
  沙蛭快乐地邀请她。
  “好呀。”弄泥跳起来跟着他跑。
  菜条早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前头去了。很多狗也从别处跟着来。
  长长的泥沙马路上,奔跑着一群尖叫着的小孩和一群狗。天空中高高低低地飞舞着很多丑而可爱的纸鸢。
  沙蛭把线放到弄泥手中,让她放纸鸢。他乐意走在后面帮她托纸鸢和抛纸鸢。菜条跑前跑后的,兴奋过度。弄泥拉着线跑,纸鸢慢慢飞起来了。沙蛭跑上来和她并排跑。可是当他们跑了一阵子之后,抬头一看,纸鸢不见了,弄泥只拉着一条空线。
  弄泥和沙蛭还有菜单一起抬头看天空,找纸鸢。
  前头,一帮人撞在一起,尖叫声不断。天上,有好多纸鸢已经搅在了一起。有的断线了,随风吹远,有的一齐跌落,有的挂在树上,有的落在河上。
  大家跑够了,叫累了,玩得尽兴了,再三三两两往回走。当他们从布包老师的窗口边经过时,一齐挤在窗口用力往里面看,还有些人绕到屋前去挤在门口看。布包老师嫌他们挤得满满的挡了光线,挥手叫他们走,明日就能看到了。
  大家散去。
  泥沙马路上只有弄泥、沙蛭和菜条还站在那里仰望着天。天空净净的,没有任何一只纸鸢。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放着的纸鸢就这么莫明其妙地没了。
  有些大人从旁边走过,笑问他们仰天看什么看那么久,再继续仰望下去就成仰天炮了。
  沙蛭拍拍仰酸了的脖子,安慰弄泥说没关系,这只纸鸢不见就不见了,明日他再扎一只比这只更大的纸鸢给她。沙蛭没有大张的纸,弄泥回家去拿了几张大纸给他。那是她二阿姐存放在家里的杂志,有一部分被弄泥拿去扎纸鸢了。二阿姐很生气,用锁头锁上,可弄泥想弄到手的东西岂能是一把锁头就能锁得稳的呢?很快,她就能让锁头永远废掉。
  五月节前这天傍晚,天色已暗。
  弄泥听到布包老师在哼歌谣,忍不住又走到窗口看。布包老师正在磨墨,还自我陶醉地哼着歌谣。朱天琴在桌子旁边站着,双手托着腮帮,睁着清亮的眼睛嘴角含着笑看她的阿爸。旁边那盏高大的老式煤油大灯把她的脸映得红红的,也把布包老师的影子映到旁边的墙上,长长瘦瘦。
  已经扎好的纸鸢放在竹架上,呈现出一种向上飞的姿势,隐约能看出鹰的气势。布包老师把墨磨好了,满屋飘散着墨香。他抬头看看墙上的大挂钟,将近八点,便对侧间卧室喊朱天琴的阿妈:“忠英,天暗落。先回去吧。”“噢。”忠英的声音从卧室里传出来。弄泥歪了一下头朝那门看去,只见忠英拿着手电筒出来,牵了朱天琴的手一起出门。今夜,忠英和朱天琴要回村里的家睡,把这里的空间完全留给布包老师。朱天琴走到 门口的时候转头看到趴在窗口的弄泥和菜条的头,笑笑。弄泥也对她笑笑。忠英一开门,被关在门外的箩筐立即挤进来,跳起来扑到朱天琴身上。然后它又想进去看看布包老师。布包老师指着它的脚大声喝骂:“站住,莫踩进来。”朱天琴赶忙抓住它的尾巴把它拖出去。
  弄泥扭头一看,很快就看到忠英和朱天琴还有箩筐从石子屋旁边的路口走出来。菜条站起来也往那边看,箩筐也看到它了,两条狗互相远远看看,摆摆尾巴算是打了招呼。
  弄泥目送她们走到了田间的小路,慢慢远去,最后只看到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划动。
  今夜竟然没有月光也没有星星,很暗。
  菜条又回到弄泥身边,和她一起目不转睛地往窗子里看布包老师。她知道布包老师会在宣纸上画画,把纸鸢画成鹰的样子,其实纸鸢就是鹰。布包老师还会在纸鸢上写很多字,那是她们经常唱的童谣。从来没有谁见到布包老师在纸鸢上画画和写字。包括朱天琴也没能见到,因为布包老师在画画和写字的时候不让别人在场,他要边吟唱边舞墨,有人的话他无法全心身投入。弄泥打定了主意,今夜一直呆在窗外看。
  布包老师再次看墙上的挂钟,好像在等什么。弄泥心想,难道他画画写字也要像别人起房子行砖脚那样看时辰吗?布包老师还真是古怪。
  布包老师正好转头过来,看到窗外眼睛亮亮的弄泥和菜条,笑笑,然后又严肃地板着脸叫她快走。弄泥往后缩了一下,不走。布包老师走到窗前来,隔着窗栏喊她快回家去睡觉,睡饱了明日可以一起放纸鸢。弄泥退回马路旁的草垛边坐着,菜条也跳上来挨着弄泥。布包老师说她再不走就喊她阿乳来捉。可还没等布包老师喊,瓜飞就在门口大声喊:“弄泥——又玩过家啦?还不回来?”她喊了以后才看到弄泥就在面前不远的草地上坐着,还有菜条也在。瓜飞吃惊地看看她,问她一声不响地坐在这里做什么。弄泥没办法了,只好带着菜条回家去。
  弄泥洗了澡,瓜飞就赶她上床睡觉。明天虽然过节,可还是要上半天课。弄泥躺在床上假装睡觉,心里盘算着等会再悄悄出去,到窗外看布包老师画画写字。菜条在床前趴着,也一心一意地等着再跟弄泥出去,可后来它趴到床头一看。弄泥已经睡得香香了。“唔——”菜条无奈地缩在床前。
  弄泥不知道此时布包老师那里所发生的故事,沙蛭不知道,天骨不知道,三妞不知道,风尾不知道,亚蛇不知道,阿叨不知道,乳渣不知道,甚至连朱天琴也不知道。
  夜深人静。大厅屋中的灯光和纸鸢陪着布包老师。他高挽裤筒与衣袖,手拿毛笔全神投入地描画纸鸢和书写童谣与诗句。
  如此一夜,布包老师闻着墨香在美醉的意境中度过。
  次日朝早,弄泥和很多学生们都挤到门口,隔着门栏看那已经成形的纸鸢,惊见那鹰眼还留着空白未点。布包老师特意等一个人来帮他点睛。
  弄泥后悔昨夜睡着了,没能看到布包老师画纸鸢和写字。她暗暗决定要看到纸鸢的眼睛是怎么画上去的。
  早学放学以后,学生们就像小鸟一样散飞了。学校没有宣布放假,可一二三年级都不会再有学生来上课了。那帮贪吃鬼们会在家里看大人包粽子,然后守在灶旁等着大人用大锅蒸粽子,所以全大车也只有高年级的那几个班还在继续上课。
  吃了早饭,瓜飞开始包粽子。儿四表兄和弄泥也帮忙。弄泥负责用红曲把肉包裹起来叠放在大竹盖上。
  弄泥听到菜条的狂叫声,儿四表兄探头朝大门外看看,猜测它可能是看到陌生人了。菜条叫了几声,转回来看看弄泥,然后又跑出去,然后又跑回来。它看上去很不安又好像很兴奋。瓜飞瞪着眼骂它:“别又叫又跳的,安静点,现在刚开始包粽子你就等不及想吃了?”菜条低低头,轻轻挨近弄泥,咬咬她的脚。弄泥知道它不是因为想吃粽子才这么反常,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人或什么事想要她也去看看。
  弄泥跟着菜条到学校乒乓球桌旁的空地坪。她看到布包老师和守山人,他们在走廊摆了小木桌,对坐着吃饭。朱天琴正在走廊尽头的那间小灶屋里烧火,忠英在炒菜。弄泥从空气中闻到了野山菌、野木耳、野山椒和五花肉混炒的菜香。朱天琴的箩筐从一间教室里出来,菜条马上和它滚在一起打闹。守山人在大车可以说是传奇人物,平日行踪神秘,几乎不与别人来往。可他却是布包老师的好友,这次是专程从山里出来和布包老师一起放纸鸢的。布包老师把鹰眼留空,就是专门等他来点的。他们俩点了小酒,借着酒兴到厅屋给纸鸢点睛。布包老师双手捧着墨盘,守山人拿笔,酝酿再酝酿,举笔,瞬间完成了点睛。原来静静待着的纸鸢立即就有了活气,悍利的眼睛透着果敢和对天空的无限向往,跃跃欲飞。
  布包老师和守山人相视一看,爽朗地放声大笑,再回到桌边,且聊且饮。
  下半昼后,月头(太阳)稍歪落西片天。布包老师到操场的木菠萝树下敲响大钟,守山人在旁边帮喊口令:“五月节哟——放纸鸢哕——”布包老师每敲一下钟,守山人就喊一声。
  周边村的小孩纷纷涌现,欢叫着朝着学校而来。他们每人提着一只纸鸢,肩膀上还挂着一只出锅不久的粽子。在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兴奋过度的大狗小狗连蹦带跳跟紧。
  沙蛭提着两只纸鸢来找弄泥,让她先挑喜欢的,余下的那只他取。然后他们就一起跟着别人到学校去。天骨、三妞、乳渣、亚蛇、阿叨和风尾他们也纷纷到了。
  其四老师也来了,他年年都来帮布包老师扛纸鸢。
  守山人和其四老师他们一起小心地从厅屋里把巨大的纸鸢扛出来,所有人看到那么巨大的纸鸢都发出哇的一声惊叫。今年这只纸鸢比去年的大些。
  守山人持线轮,由他来奔跑。其四老师和布包老师在后面托纸鸢。
  大队伍转移到旧瓦窑下面的那段比较直阔的马路上。此时风力不缓不狂,放纸鸢正好。
  大人们走在前头,周边跟着几十个小孩,小孩后面再跟着数不清的狗。什么声音都有,一派热闹景象。人们远远地一边吃粽子一边观看,笑容满面,感觉像过节了。
  朱天琴因为是布包老师的女儿,所以挨着布包老师比较近,一般孩子都不敢把她挤出去。弄泥、天骨、亚蛇、阿叨、沙蛭、风尾、三妞和乳渣这帮人仗着跟朱天琴交情不浅,也敢靠近纸鸢,能看到纸鸢上写的字。
  守山人在前方站住,发出一声悠长的“哟——”,后面的人就跟着站住。布包老师和其四老师也不约而同地发出悠长的“哟——”声回应守山人。
  所有人都兴奋地看着布包老师,他们知道布包老师的爱好就是每年都在纸鸢上写一首大家熟唱的歌谣,让大家哼唱,纸鸢在歌声中飞上天去。布包老师说,纸鸢会把他们的歌谣带到高天上,带到更远的地方。他们相信,所以愿尽情地唱。
  布包老师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大声说:“准备好了——这次,我们唱的是《小小郎读书》。文娱委员弄泥,注意领唱哟——”
  所有人都看弄泥。弄泥大声领唱第一句,大家一齐大声哼唱起来:
  白饭子
  白珍珠
  打扮小郎去读书
  正月去
  二月归
  挑担箩夹等嫂归
  归来花缸无滴水
  鹅挑水
  鸭洗菜
  鸡公砻谷狗踏碓
  狐狸烧火猫炒菜
  猴哥偷食熝疤嘴
  “哟——”守山人喊了一声后,慢慢前行,步子渐渐加快,然后小跑。
  纸鸢渐渐离开布包老师和其四老师的手,缓缓摇风而飞。
  稚嫩而纯净的歌声在风中荡开,随着那纸鸢渐上高天。
  粗壮彪悍的守山人跑在马路上,一边缓缓放线。后头,布包老师和其四老师带着一群小孩和一群狗半行半跑,哼唱着歌谣。
  其四老师的脚步渐渐慢下来,落退在最后。随后,他一边回村,一边看天。
  纸鸢在高天之上临风稳飞,守山人和布包老师站在马路边,一齐仰望。弄泥、朱天琴、天骨他们那帮人也散落在周围,一齐仰望。一只大纸鸢在高处飞,一片小纸鸢在低空飘。
  从天上传来纸鸢和风悦耳的弦音。布包老师说那就纸鸢唱着歌谣的声音。
  守山人把绳轮交到布包老师手中,布包老师双手抱着绳轮,目光顺着绳线而上,止于高天上的纸鸢,顷刻间豪情万丈。他用饱含激情的声音高喊:“在我还小的时候,仰望夜空,等待那蓝蓝的天;在我还小的时候,常常远望追风而过的云,想象将来飞的样子;我知道,当翅膀能承载梦想的时候,就是我迎风而起的时刻。纸鸢,纸鸢——鹰有冲天志,自当凌云追风舞。你就带着我那些像花儿一样的歌谣,飞吧——”说完,他从守山人手中接过一把剪刀,果断地把绳线剪断。
  “哇——”所有的孩子发出惊叫声。纸鸢在一片惊叫声中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那高天中……
  其实,那飞去的并不止是纸鸢,应该是布包老师的心,和梦想……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效率与效益的同时,相应地也带来了信息安全、业务安全、工作效率损失等方
结合我们新疆的实际,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讲话中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疆加强党的领导和民族
本文将商业模式要素作为股权结构的权变因素引入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中,试图在一下几个方面做出贡献:1.将商业模式作为一个权变因素引入企业绩效的研究中,拓展对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期刊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脓毒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笔直的高速路像一支箭,向未知的远方射去。这路就像艾莉的心情,坦然又茫然。艾莉决定出走,远远地离开那个家,远离那个讨厌的后娘,让日渐被后娘俘虏、不再与女儿亲的老爸多一层后悔。然而,汽车才刚刚离开县城,艾莉的心情却越来越忐忑不安。家这个很重要却又让人很恨的东西,坠得自己心好痛,泪于是流得一脸都是。旅客们全都昏昏欲睡,就艾莉一人木然地注视着不断退后的路面。  一辆摩托车,从后面突入艾莉的视野。  艾莉被
期刊
研究目的(-)传统的关于IPO的研究大多采用经济学方法,利用信息经济学或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IPO市场中的一些特殊现象。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管理学的视角,构筑相对完整的理
A    小城入夜,渐趋静谧。月亮无声,款款西行。  凌晨2时许,“蓝色暗号”网吧里传出一声尖叫,一名男孩坐在地板上,捂住眼睛哇哇大哭起来。网管赶紧打电话叫倪老板:“你快回来吧,倪叔,那位少爷的眼睛好像坏了!”  “哪个少爷?”  “就是警察来查网吧的时候藏到壁橱里的那个,个子矮矮的小胖墩儿!姓李的!最里间那常客!远达公司李总的儿子,他老是哭!”  男孩名叫李小鲸,由于三天两夜连续打电玩,暴盲失明
期刊
《扬子晚报》2010年7月4日第12版刊出一则消息:《香港一直升机海上迫降救13人》。乍看标题,以为是 “Yangtze Evening Post” July 4, 2010 12th edition published a mes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