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立足于当下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在对传统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创设符合就业要求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验,得出结果,证明该探索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就业导向 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职业院校的教学和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并不能完全契合,出现了教学效果不佳、和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建立合理高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瓶颈。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在这一大环境下,处在一个必须改革或者创新的状态下。究其原因,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职业学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未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欠缺。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把教学中心放在专业课教学中,忽视英语教学,且教学方法陈旧,教材与学生和教学实际脱离,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评价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
  现在的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得到大社会的认可,尽量做到与国际接轨。
  二、就业导向的含义及指导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就业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也就是说,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作为办学的核心指挥棒。培养学生的终身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其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观念,着重树立学生的就业精神,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价值取向。学校应充分有效地衔接学生和就业单位,在学生的发展中将就业为导向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提供整体、系统、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改遵循下列原则:1.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和终点——实用性原则。2.能力培养和经验积累为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充分发挥行业参与的作用,逐步形成专业的实践环境和氛围——实践性原则。
  在就业导向大环境下,就要在分析生源素质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制定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结合、与学生实际的结合。
  三、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1.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适应和满足就业需要。
  把英语课和学生将来的职业联系起来,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既要具有一般英语课程的特点,又要突出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既具有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文化基础的功能,同时又能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拓宽视野,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老师应在教学中继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特别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英语教学,培育民族精神,培养优良品德,发展思维,完善人格。
  2.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素质,增强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最佳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注意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英语课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学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相应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活动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课外活动应采用多种形式,如朗读、唱歌、英语角、英语班会、故事会等。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本地条件结合今后工作前景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纸杂志、因特网等大众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不断发展与完善。
  四、结语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教学实验和教学评估,证明在就业导向下,所采用的教改新教材和新方法确实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济.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虞苏美.商务英语泛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本先.职业指导与创业精神[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需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面对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寻找原因,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出问题 思维方法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不应只是淹没在题海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自己
众所周知,20世纪许多美国知名钢琴家都来自俄罗斯,例如拉赫玛尼诺夫、霍洛维茨、切尔卡斯基、吉列尔斯、尤迪娜等不胜枚举。在21世纪,仍然有大量接受俄罗斯钢琴学派教育的俄裔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在美国工作,比如非常知名的鲍里斯·伯曼[1]、亚历山大·科布林等。一、鲍里斯·伯曼  钢琴家、教育家鲍里斯·伯曼1948年出生于莫斯科,曾就读于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1965年在莫斯科首次举行个人独奏音乐
期刊
摘 要: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势在必行,中国文化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而是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从九个方面就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 中国文化导入 原则  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都主要停留在培养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系统掌握方面,这样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单向的交流,忽
近年来,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烟草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等基础上,如何有效地动用企业资金,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当前烟草商业企业至关重
摘 要:分析新时代企业中层管理者提升核心能力培训的重要性,根据培训需求调研,制定了培训方案,实施培训实践并进行评估,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企业;中层;培训  一、开展新时代企业中层管理者核心能力提升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企业中层管理者干部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对中层管理者进行新时代下的核心能力提升培训,对于企业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
摘 要: 由于日语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日语一直是蒙古族学生学习外语时的首选。由于学校、教师等客观条件及学生自身条件所限,民族预科班的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只有在了解蒙生在日语学习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实现提高蒙古族学生日语水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蒙古族民族预科生 日语 现状  一、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
摘 要: 流行语作为“敏感神经”,可以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娱等的热门话题。虽然流行语广泛传播过后会逐渐冷却,被人们淡忘,甚至成为“死语”,但流行语作为整体永远都不会消失,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社会事件的不断发生,流行语会层出不穷、推陈出新,对日本流行语作以分析,可对其文化、社会现状窥见一斑。  关键词: 流行语 短暂性 趣味性  一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