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大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它帮助许多学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宝贵经验,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实现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化。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呢?本文就谈谈有效自主学习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应是以“乐学”为依托的学习活动
  
  “自主”二字的显性含义,就是能以自发、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乐学,也就成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无论什么类型的班级参加自主学习活动,都在验证着同一个道理: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对效果更佳;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少数不具备乐学特征的学生,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若一个班级形成不了“乐学”的学习氛围,它所追求的自主学习的目标也将很难实现。笔者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由于自认为有多年自主学习的经验,在一个中途接手的班级满怀热情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出在该班学生已习惯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普遍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当时迫于高三教学任务紧的压力,为完成教学任务,又回到了学生熟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来。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不是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实验班为何自主学习效果显著呢?这与在实验班初期就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息息相关,由于及早形成的乐学习惯,为日后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今的基地班,也是由于在组织阶段就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才出现了不断进步的学习局面。而中途接手的班级,如果班级原本就有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就易取得良好效果,若班级原本没有自主学习的先例,在这样的班级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结果将难以预料。这些实例提醒我们,要实现有效、高质的自主学习,最好选在初、高中组班级的起始阶段开始实施,这样利于形成乐学的学习局面,预期的效果才能达到。
  由此看来,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养成教育。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养成优秀学习习惯的过程。
  
  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是“会学”
  
  自主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乐学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具体从培养学生超前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两方面入手,实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提高学习能力,一般选择从培养学生超前自学能力为突破口,使自学能力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能力。我在做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项目时,选择的也是这条路。在初一就有目的地开展超前自学活动,使很多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进入初二就体现出较强的自学能力,表现为学生普遍具有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以这种能力为依托,实验班两年就完成了初中学习任务。在高中阶段的竞赛辅导中,这种形成的自学能力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理科基地班开展自主学习时,同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首选,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由于自主学习的要求与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习惯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开始阶段有些学生并不习惯这种学习要求,但班级并没有因此降低自主学习的要求。随着学生逐渐习惯自主学习生活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现出来。由于我们坚持自主学习的要求,使基地班在尖子生培养和班级整体学力提高上均有颇丰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切实感受到自主学习是能帮助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方式,因而更加坚定了采取自主学习方式的信心。
  上述两例自主学习活动为何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是因为都重视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使这些具备了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往往都能自觉地开展超前自学活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教师面面俱到,更不允许照本宣科,于是就能拿出时间研讨、探究问题,在课外也无需教师留作业而自己已经主动做好各种练习,这种氛围下的学习活动自然效率高、效果好。
  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还需以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作为保证。在开展超前自学活动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个别积极参加自主学习活动、表现出极强乐学特征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种现象的内部原因是什么呢?与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比较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具有较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学生有哪些特征呢?他们思考问题深刻、精细、周全,基本能独立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在高中,各学科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难题,如果不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将很难彻底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也就得不到相应的优秀成绩。通过什么途径提高思维能力呢?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抓住问题关键点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来解决学生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做法:一是能力是由学生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二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有效自主学习活动,
  应是“乐学”与“会学”的完善结合
  
  让我们从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中常出现的两种倾向谈这个问题。
  倾向一:只要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学习质量就得以提高。持这种认识的人比较多,他们认为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就是自主学习。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学生之初,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但随着学习要求的提高,那些只停留在积极性转化的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因多数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学习困难,因而出现学习效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
  倾向二: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我个人也始终坚持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的关键,但也反对它是唯一因素的认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反应机敏、解决疑难问题较强的学生,由于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因而没有成长为学习的佼佼者。由此看来,单纯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入手的学习活动,也不是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活动。
  存在上述两种倾向的学习活动,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因而制约着学习达到更高的标准。
  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应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结合。对于倾向一存在的问题,应在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习能力上多做具体细致工作,切实把高学习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好倾向一存在的问题。对倾向二出现的问题,我们在肯定该类学生已具备成为学习佼佼者核心素质的前提下,加强乐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在细节上下工夫,完全可以把这类学生转化为学习的强者。
  通过对上述两种倾向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必须在转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两方面入手,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得益彰,才会收到预期的自主学习效果。
  
  营造与“自主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影响学习环境。对可塑性强的中学生而言,教学环境对学习习惯的影响尤为如此。
  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仍延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没有发挥的空间,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展示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开展自主学习。
  营造与自主学习相对应的教学环境,就是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的特征。如何突出“学”的特征呢?以笔者做实验班时在物理教学中采取的“引领式”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学”的特征。
  “引领式”教学是以学生课前自学为前提,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学效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练习中体现学生主练与教师答疑相结合,总结时体现教师引导与学生为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引领式教学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依靠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二是体现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作用。依靠学生的探究性,体现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相结合的特征;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作用,体现在既要点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引领学生向更高自主学习层次迈进的特征。下面以“楞次定律”教学中几个重要阶段为例,看看“引领式”教学如何体现了“学”的特征。
  引导学生超前自学阶段。超前自学是开展好引领式教学的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主动超前自学的习惯。为保证超前自主质量,我给出了如下自学提纲:①楞次定律是判断什么的定律?导出楞次定律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楞次定律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定律的内容?③试总结出应用楞次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课堂探究与点拨阶段。引领式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先独立探究、再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对楞次定律更加深入的学习。此阶段教师要提出比超前自学阶段更深入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思考。譬如继续提出:如何理解定律中的“阻碍”作用?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认识楞次定律等问题。这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只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看出,引领式课堂教学中理解知识的主角和归纳知识的主角都是学生。
  分层次练习阶段。不同层次的练习均由学生完成,教师做好分析、答疑工作。
  总结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各类题型的总结。
  通过上述“楞次定律”教学的几个重要阶段,可以看出引领式教学始终突出以“学”为主的教学特征。
  实施自主学习重视的不仅是过程,更要重视结果。
  这是笔者多年来自主学习实践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均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是很多自主学习成功经验证实了的一点,也是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笔者二十年前就接受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并因此投入到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中来。二十几年来亲历过自主学习的收获,也深深地感受到不同条件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产生的困惑,才有了这句感悟。
  为什么谈必须重视结果?是因为没有产生良好效果的教学活动,无论它的过程是多么轰轰烈烈,最终也不会带来被肯定的结果。因为操作失误而使自主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损失最大的自然是学生。要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就必须不断地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重视这些问题,高标准、高质量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参加自主学习初期积极踊跃,经历一段时间出现“停滞”现象问题,就应查清本源,有的放矢的妥善解决好。如果认为就该是这样,而不认真解决,后果就不言自明了。
  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正】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现,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在英语中使用较多。二者的句法功能有时相同,有时又不同。对于它们的功能不同之处,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
今天早读课前,我在办公室拿好课本正准备上班领读时,学生丹丹到办公室找我,她说刚刚在班级捡到了一百块钱,说着便将捡到的钱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低头一看:两张五十的。我心
夏朝在中国传统历史上的信史地位,过去曾发生过动摇,主要是由于彼时疑古思潮的兴起。至今仍有个别学者坚持认为甲骨卜辞不见任何有关夏的记载,夏朝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朝代。实
<正> “默朗”,俗称传召,意为发愿或祈愿。有默朗钦摩和充曲之分,即传大召和传小召,意为大祈愿法会和会供法会。默朗钦摩,始自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提到:"在拟定教育性谈话时,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既
<正> 据新华社东京2月13日电 (记者李守贞) 日本庭野和平财团13日下午在这里宣布,将1985年“庭野和平奖”授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以表彰他多年来为促进中日友好、中国宗
Cry1Ba3是由本实验室发掘的对小菜蛾有高毒力的杀虫晶体蛋白。为了寻找对杀虫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氨基酸,为杀虫机理研究和改造杀虫蛋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P61eBio—Infomlat
新闻采访的方法和形式在不断拓展,新闻采访更注重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阈看待新闻采访,可以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规范、言语规
当前,一代多发区黏虫正在我国江淮流域等地陆续化蛹、羽化,这代黏虫羽化后除少部分继续滞留在原地外,其余大部分成虫将向东北、西北和西南等二代多发区迁飞,其中东北地区是这代黏虫的主要迁入地。因此,该世代黏虫的发生情况、虫源基数和发育进度等直接影响二代多发区黏虫的发生为害程度。根据2012-2013连续两年我国黏虫发生为害监测结果表明,东北、华北等地二代黏虫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呈增加趋势,2012年二代黏虫
如何创造良好的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六个措施,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适当加压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校要求年轻教师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    1.同年段、同学科每位年轻教师每周互听一节课,通过互听互评活动,坦诚地交换意见,认清自己的不足,促进共同提高。每学期还要开一节校级汇报课或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