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突出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籍此,探究性学习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其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而从教学实践来看,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即怎样的探究性学习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有效包括两个方面,有效教学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简言之,所谓有效就是“鱼”“渔”兼得。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就是追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当前课堂教学及评价中有一些不可取的做法: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提问次数明显增多,难免有做秀之嫌;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多次学生讨论,事实上这些讨论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总结来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偏颇做法:一是教师只规定方向,学生具体的探究则放任自流,使得探究活动缺乏实效和有益的提升;二是教师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使探究活动空有其形式。
  所以,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系统性的工作,那就是立足探究目标、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关键、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展开探究。
  一、有效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是探究过程的实施
  探究过程要有针对性。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经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方式的差異性,必须考虑用“阶梯型”设问推进学生整体发展而不是用“登山型”设问培养精英。唯有如此,才能培养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体验、内化,获得真切的探究体验。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内容时,笔者在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作了不同方式的尝试。针对第一个班学生分析能力稍弱,发言不积极的学习现状,教学时采取由时事热点话题导入课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价格变动的表现,然后再归类总结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后提升到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杠杆的重要作用。整堂课教师的牵引作用非常明显,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在另一个班级授课时,根据本班学生善思考,课堂气氛活跃的实际,笔者作了另一种尝试:先放开了让学生谈生活中价格变动的表现,再由个别学生牵头归类总结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后教师点拨由学生提升到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杠杆的重要作用。整堂课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太明显,更多是让学生依据生活实际,去分析感悟生活实际,去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总结和提升。由此可见,只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从而确定合适的探究过程,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的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过程要有层次性。探究过程的设计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的前后逻辑联系。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的内容时,刚开始在一个班学习时,采用的方式是列举有关就业重要性及形势、劳动者素质、传统就业观念、招聘启事要求、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内容。教学效果和最初的设想有很大不符,整堂课类似于填鸭式,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效率,学生没能从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感悟和体验。课后重新作了设计,以大学生某某找工作为主线,分别设置了找工作前、找工作中、工作后遇到纠纷、纠纷的解决方式几个层次的情境,让学生探究就业的意义、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由此笔者深深感受到探究过程必须要在把握教材内容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推进,否则对学生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二、有效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学生主动、深入的探究
  新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探究性学习中,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深入的探究。
  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真正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经历、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探究生成和提炼新的观点,使学生不仅有认知的收获,更有生命的感悟。如果过分局限于教师设定的教学环节而被动进行探究,其意义将大打折扣。在学习《政治生活》第三课《政府依法行政》的内容时,笔者从学生在生活中有所了解的城管执法切入,给出一些典型案例,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后总结得出一些认识,不仅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而且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社会,感受依法行政的重要和必要。
  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程要求课堂成为演练学生思维的舞台,而不是直观化、表面化、形式化的演练场,但实际上大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仍停留在形式这一表层上。如在《政治生活》第二课《民主决策》内容的学习中,笔者在模拟听证会材料和环节上花了时间,而对需要深入展开、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需要民主决策?怎样进行民主决策?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各有什么利弊?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样决策等问题有所忽视,结果是听证会场景模拟得尽管真实,气氛尽管热烈,但这种教学只是“形似”,空有表面的热闹,而无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与真正的探究相距甚远。所以,教师应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将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动量,让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课堂也因深入的探究而富有生命活力。
  三、有效探究性学习的落脚点是探究目标的实现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大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小到某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都要围绕三维目标来展开。探究目标的最终实现是探究性学习的落脚点。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会出现探究目标虚无的情况,环节紧凑,学生积极主动,可最后想想一节课的收获时,却只有一片茫然。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既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又影响了教师自己的成长。
  究其原因,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探究目标的明确。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性学习必然有明确、具体、适当的探究目标。探究性学习是结合学科内容开展的,所以一定要把学科要求放在首位,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适当的探究目标。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内容时,就如何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组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谈经历、体会,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公布小组达成的共识,这既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哲学方法论,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启迪。笔者个人认为很好地实现了探究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真正有所收获,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走过的每一步,探究性学习亦不例外。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我国,群众文化工作是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系为支撑的。艺术馆、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政府导向和群众
9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中医辨证为典型的阳虚水饮凌心证,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心包积液,从中医病机上为阳虚水饮凌心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博物馆社会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现实、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职能就显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为学生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而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打好写作基础对今后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多看。  因为作文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写作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广袤的社会,纷纭繁杂、丰富多彩,人人自有一番情趣,事事写来皆可成文。所以鼓励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
二十世纪伟大的现代戏剧先驱契诃夫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戏剧成就的基础上,对传统戏剧的创作模式和审美观念进行锐意创新,使得他的戏剧成为继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艺术大师的
自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扛出民生新闻大旗后,民生新闻就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以“南京现象”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引领中国电视新闻传媒两、三年之后.民生类新闻
<正> 1 前言任何一门课程第一次课上的都是绪论课,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称之为“化学实验室工作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开设本门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研
自主学习绝不是“无师自通”,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生觉得数学概念太抽象,数学知识太枯燥,因此要求教师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对教师来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给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人民群众就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未解决,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治理这一问题谈些看法。我们认为从对一些医院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