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而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打好写作基础对今后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多看。
  因为作文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写作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广袤的社会,纷纭繁杂、丰富多彩,人人自有一番情趣,事事写来皆可成文。所以鼓励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与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取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写起文章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真实可信。
  其次,让学生多说。
  现在的学生,多数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而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开设“说话课”。为了防止学生先写好作文,再上台背诵,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即兴口头作文。这种作文方式对于学生讲真实故事,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开拓思路,互相启发,极为有益。开始训练时,学生可能说得很少,总是几句了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诱发他们说话的良好情绪。例如暑假过后,新学期的第一堂说话课上,我让学生口头作文,发现不少学生低头不语,面露忧色,看到这种冷场情形,我随即转换方式,用亲切温和的语调向学生谈起暑假期间我到外面旅游、探亲访友的故事,然后用生动形象,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描绘大自然的美,描述我遇到的充满情趣的小插曲。待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才转而问学生:“谁还有更加有趣的事?也讲出来让老师听听。”学生这时便急不可待,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第三,让学生多读。
  要让学生学会作文,单会“看”和“说”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初中的学生模仿能力极强,课文是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结构上,学生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延用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但是课文涉及的范围毕竟狭窄,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如新课标要求必读的《西游记》《童年》《繁星》《春水》等十二部名著,或者是多读一些小品文,中外经典散文,引导学生接受更广泛的写作信息,这对学生作文时进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极大的帮助。
  第四,让学生多写。
  在“看、说、读”的基础上,再训练学生“写”的能力。作文课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一接到作文题,就咬紧笔杆,无从入手,这与作文的文题有关。文题假如出在学生的心坎上,符合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到“正合我意”,学生自然会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如让学生写《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这样的文题,就能勾起学生喜怒哀乐之情,当情感的闸门一被打开,思绪的泉水便会奔涌而来。但文题不可能时时“顺我意”,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才能适应“不顺我意”的文题。
  让学生多写,主要先让学生多写日记,特别是观察日记。实践证明,日记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事实上,日记是学生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领略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品味到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初中生正处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的时候,他们往往有话不愿对家长、老师甚至同学诉说,以免伤了自尊心,掉自己的面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告诉学生“真实是日记的生命”,只有写真话抒真情,阐述自已的观点,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发挥日记应有的作用。经过引导,学生都乐意敞开心扉,一吐为快,把日记当作自己“最知心的朋友”。
  对于学生的日记,教师不能放手不管,随其自然,而应加以指导。一方面是在写作方法上作指导,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教育上的指导。正如魏书生所说,“有了日记指导,才使学生的船不在个人的小河上打转,而把它引向了广阔的人生,导向了社会,导向了世界,才使它真正起到道德长跑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才愿意毫不保留地把那一颗颗纯洁的心交给你,才会使他们在无形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用笔去诉说他们说不清的感受,用文字去贮藏他们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的秘密。
  写好作文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靠他们平时热爱生活,认真观察,多读有益的书,多做有益的事,经常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写出来,打好坚实的写作基础,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笔者认为,在开展县、乡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突出经济决策审计,并将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Banach空间理论推广到赋β-范空间,得出赋β-范空间到另一个赋β-范空间的有界线性算子空间仍为赋β-范空间,并且当另一赋β-范空间完备时亦完备。
1.黄昏。黄河口乡野。[舞台深处,三三两两的乞讨者过场,间有打竹板拉胡琴的民间艺人。伴唱: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现象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说理能力的训练,对学好数学和问题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在一节人教版第一册“图文应用题”的公开课上,教师出示主题画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题意:“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也就是要求什么?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审计厅及全体干部职工把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改进机关作风的具体行动.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用济南家乡话拉济南家常事”。方言新闻节目《拉呱》自去年10月底开播后,收视率直指20%,收视份额高达60-70%,知名度和影响力急速攀升,成为齐鲁电视台首屈一指的名牌栏目。
在我国,群众文化工作是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系为支撑的。艺术馆、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政府导向和群众
9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中医辨证为典型的阳虚水饮凌心证,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心包积液,从中医病机上为阳虚水饮凌心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博物馆社会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现实、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在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职能就显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