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若干地震地质问题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明诠释活动断层的工程含义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断层活动时代的的鉴定和工程应用中断层物质测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同时,就在大地震年平均发率的评估中如何充分利用地震資料、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别如何得到加强以及如何对活动断层处的地表发生断层错位的概率进行评价等若干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断层活动性鉴定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 大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1.如何鉴定断层活动时代
  1.1活动断层的工程定义
  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活动断层是指从晚第四纪开始到现在发生过活动的断层,其中的晚第四纪所指的时段是从第四纪晚更新世到现在。
  对于场址区断层活动性的鉴定来说,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其以后是否存在地表褶皱变形或地表位移的可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场址区新断层的活动性给工程安全性带来的影响。
  而对于近场区断层活动性进行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为这个范围内是否存在潜在发震构造的判定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并在对断层的活动时代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发震构造进行评价。
  发震构造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发生于地表或者近地表的较为显著的褶皱变形或断错,这种情况下引发的地震一般震级大、震源浅;另一种情况是晚第四纪以来,在地表或近地表没有显示产生过断错活动的地貌、地质,而仅有地震显示,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小、震源深。在工程实践中,对断层最末一次活动时代进行评价时,把地表或近地表的地貌、地质断错显示作为唯一证据是十分必要的 。
  1.2 如何测定基岩断层年代
  所谓基岩断层指的是在前四纪岩石或底层中发生的断层,由于第四系覆盖太年轻甚至没有覆盖,不能依据覆盖层对断层活动进行判断。岩石断层主要出现在第四纪以后的快速隆升剥蚀和地壳较稳定的地区,对其活动性的鉴定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宏观上对不同时代断层两侧的地貌进行分析,二是对断层构造的年代测定和物质特征进行分析。
  对基岩断层进行测定的方法主要有热释光测年方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两种。
  热释光测年方法的英文缩写是TL,它是一种采用加热的方法将储存于晶体中的电离辐射能释放出来进行测年的方法,此法主要用于经过充分曝光的古砖瓦、陶片、年轻的火山烘烤物等风积物的测年。热释放光年龄显示的是沉积物最近一次曝光或最近一次热事件距现在的时间。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的英文缩写是ESR。在放射性元素的辐射下,自然界中的绝缘矿物产生的电子跃迁被能级不同的晶体晶格捕获,被捕获的电子形成顺磁中心并产生特征的ESR信号谱线。而信号的强度除了与辐射强度有关以外,还与年龄有关。在样品环境适宜时,断层最末一次活动到现在的时间可以通过ESR测出来,其测年的最大范围理论上可以将整个第四纪时段覆盖。
  比较而言,ESR测年方法较TL测年方法准确,所以目前一般采用ESR测年方法。同时,在对 ESR方法的测年结果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把断层物质的发育特征结合起来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1.3 如何综合鉴定断层活动时代
  在对断层活动时代进行鉴定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断层活动性的地貌、地质表现进行调查,以年代测定结果作为参考,对最近一次活动时代进行全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若有断层活动段或断层存在于场区断层的外围附近,则在鉴定场址区的断层活动时,必须对外围附近的活动断层与场址区断层间在构造上是否存在联系进行分析。这种结构联系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牵动,两条断层处的构造体系相同,运行机制也相同,其中一条断层可能在另一条断层活动的牵动下活动;二是诱发破裂,主要表现为相邻断层段的地表因活动断层段发生突发错动而产生破裂。
  2.如何判别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
  2.1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特点
  在构造活动性方面,我国东部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从第四纪中晚期到现在的地貌面的变形和发育;其二,断错中更新世地质、尤其是中更新世晚期的地层;其三,在形态上,现今地壳具有的显著差异;对晚第四纪至今的地层分布进行控制。
  地质活动显示,中小地震沿一些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分布呈带状。因为还有4-5级的地震出现在某些中小地震带中,所以当有中小地震沿断层带呈带状分布、尤其是有较大的中等强度地震存在于带内时,应在分析地质构造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将其鉴定为发震构造的可能性。
  2.2 判断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技术途径
  对第四纪甚至晚第四纪至今的中强地震中区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解剖,进而对一些相关的构造活动标志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一种对中强地震发震构造进行判别的有效途径。该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水系发育特征以及分析统计结果,对其反映的研究区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研究。
  (2)充分利用DEM高程数据和精度较高的卫星影像,对地貌不同的地貌面变形的特征和发育高程进行研究。
  (3)通过野外调查,弄清最终形成级别不同的地貌面的地质年代。
  (4)对第四纪至今的活动构造在研究震中区不同方向上的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它与发生中强度地震的关系进行分析。
  (5)充分利用现有的小地震分布资料,对地震与构造活动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3 如何估算大地震的年发生率
  3.1 目前的处理方法
  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对潜在震源区内的大震年平均发生率进行评价是十分关键的问题。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根据震源区内古地震或历史地震重复间隔数据,选择较为保守的下限,按照均匀模式估算出它的平均发生率。这种处理方法把曾经发生过的地震与即将发生的地震割裂开来,这与大部分地震重复资料不吻合。因此,均匀模式在下次地震距上次大地震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高估地震的危险性。
  3.2 采用地震、地质资料对年平均发生率进行估计
  根据时间相依模式,充分利用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资料,对强震的复发行为进行考虑,是对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进行估计的有效途径,改技术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资料对潜在震源区内适合的、具体的高震级档地震实时复发模式进行评估;第二步,运用不同模式发震概率算法和泊松复发模式概率,得到高震级档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
  4.如何评价活动断层地表断层位移的概率。
  评估未来某一时间段活动断层可能发生的断层位移,是制定抗断对策和线性工程选址的重要基础,因为其评价结果是优化选址路线和抗断设计的依据。其评估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对区域活动断层上断错位移的衰减特征及突发断错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构建各点未来沿断裂走向上发生的断错位移量超过概率的关系式;研究断错针对特定断层发生的实际复发规律;在工程使用期内,以一定超越概率水平表述的断层某处位移值。
  【结束语】地震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对地震进行科学的设防、大力提高工程设施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迟天峰.对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探讨[J] .科技资讯,2012(09).
   [2] 李正芳.强震破裂面上的不均匀体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06) .
   [3] 翟正宏.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 山东大学,2012(04) .
其他文献
1、地基加固原因  建筑物施工之前如果地基为软土地基,或非软土地基但局部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易造成建筑后地基不均匀沉降、滑移,造成建筑物倾倒、变形拉裂、功能丧失等事故。故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其固结度和抗剪强度,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为筑岛工程,岛四周海堤的稳定性、岛内回填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小于50cm的工后残余沉降,均取决于下部地基是否有效加固。  2、地基处理基本方式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设施的建设日新月异,隧道作为一种地下结构大量得以兴建,隧道建设中,盾构法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世界各国广泛地用于地铁、越江铁路、水电、市政等隧道工程的建设中,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实施,各大城市兴起了一股轨道交通建设热潮。一般而言,轨道交通线路在闹市区均以地下敷设方式通过,受周围条件限制及环保的相关要求,同时兼顾盾构法的可靠性,地下区间隧道往往优先采用盾构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不断提升碳管理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碳管理的新要求,探究了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碳管理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企业碳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碳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对于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搞好建筑节能设计也越来越引起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的独特建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连续箱梁悬灌施工改为长节段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线形和挠度控制措施,以供在同类工程中借鉴。  [关键词]: 大节段现浇箱梁支架合龙段预应力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7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天宁大桥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常州市东侧,是连接常州东部地区与市区的主干道,桥梁全长624m。主桥为避让运河驳岸采用左幅74m+120m+70m,右幅7
期刊
摘要:   在暗挖、车站基坑施工中坚持“水要导而堵”的理论,对水治理的有效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铁施工 治水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铁施工对地下水的排放要进行控制,过渡流失将会导致地表沉降大,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但在施工中为了安全、方便施工作业,又不可避免的进行局部降水、排水,因此合理的降水、疏水、堵水,是保证城市地铁施工的关键。  我们在施工
期刊
摘要: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在各类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暗挖隧道规模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如今,随着各种新型材料、机械设备的出现以及相关理论的进步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浅埋暗挖法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加大对该方法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质量管理,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地铁隧道;暗挖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以及各类工程建设中,地形测绘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地形测绘是指对测绘区域进行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的收集,同时对相关地理信息实施动态的采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地形测绘领域,自从GPS技术在各个领域内获得推广使用后,给地形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此点,本文就GPS技术在地形测
期刊
【摘要】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根本,本文将程序控制法引入地铁日常运营安全管理体系中,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降低损失。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程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軌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全、正点、舒适、便捷的地铁或轻轨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地铁虽然带给大家便利,但是近几年来,地铁不再安静如故。追尾、出轨、火灾以及旅客
期刊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对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的管理。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程管理经验,结合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得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1241”管理模式,阐述了从电力工程项目定位、工程管理协调与控制和工程投入后一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结合工作实践从安全、质量、工期、投资四个方面提出做好管理的建设性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