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之程序控制法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根本,本文将程序控制法引入地铁日常运营安全管理体系中,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降低损失。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程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軌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全、正点、舒适、便捷的地铁或轻轨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地铁虽然带给大家便利,但是近几年来,地铁不再安静如故。追尾、出轨、火灾以及旅客卧轨等事件时有发生。并且,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各国国内复杂的治安状况,使人们不得不对地铁这一特殊交通工具的安全问题感到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地铁的安全便显得越发重要。
  地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人员、设备、管理组成了一个复合的、多层次的运营安全系统。人员因素在安全管理中占主导作用,地铁运营各环节各项工作,都是由人来操纵、监督,从而完成各项作业。管理则作为一种控制和协调手段,能将人员、设备等因素有机结合,扬长辟短,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1]在日常的地铁运营管理中,如何有效将以上诸多元素有效整合,使其默契配合,不出纰漏便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我国的安全生产分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即事前预先控制,这与程序控制法有异曲同工之效。程序控制法避免工作的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相互推委,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本文将程序控制法的三种控制模型,即预先控制、同期控制和事后控制引入地铁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以便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
  1、预先控制
  运营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是没有隐患,无需整改,这才符合我国“安全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切莫沽名钓誉,妄学华佗,而应该学他的哥哥华风和华沙。[3]在事故未发生时,或者稍露苗头是就发现它、整改它,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筑预先控制体系。
  强化人员安全教育
  轨道交通的参与者包含运营员工和乘客,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系数,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可控性,因为他们是运营管理的主导者。比如,在人工准备进路时,如果员工的安全教育不达标,其安全意识不足,操作马虎大意,将道岔摇到了相反的位置,轻则列车挤岔,重则列车脱轨,翻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员工的工作失误带来的影响往往更大,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业务技能是预先控制体系的重中之重。乘客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参与者,尽管通常情况下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范围仅限其本人,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其个人行为也会影响到其他乘客。比如某市地铁乘客不明原因擅自解锁列车车门导致三名乘客跌落轨行区,险些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的难点在于人数多,而且他们对地铁安全常识的掌握和自身安全意识差异很大,有的安全意识很强,有些则根本没有安全意识。现在很多地铁都已经采取了印制安全手册、播放安全广播和视频等多种措施来加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将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增强设备安全维护
  设备是安全运营的物质基础,如果设备本身不可靠,必然会大幅降低地铁的安全性。地铁设备包含建筑系统、导向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等等繁多而复杂,而且每个系统都包含了众多设备。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个系统的环节越多构成越复杂,其事故率就会越高,所以要确保如此之多的设备的安全性,必须有科学的维保计划,并落到实处,以提高各环节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整个地铁系统的可靠性,为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无论是提高运营人员的安全行为,还是加强设备维护,都需要有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加以管理。实践表明,将作业过程标准化,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可控性。另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组织体系可以让人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对于设备的维护,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
  人员、设备、管理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人员对设备安全操作及科学维护,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性能越好,自动化程度越高,人的参与程度就越低,人员的不可控因素就越低。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的科学性就可以构筑预先控制体系,就做好了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2、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即过程控制,是指轨道交通各要素通过预先制定好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确保员工按章操作、乘客有序乘车,设备安全运转,从而对运行过程进行控制。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地铁车站的控制室和线路的调度中心,就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要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和客流情况,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应急处理。比如,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站内客流分布情况和部分设备的运转情况,ISCS(综合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对车站绝大部分设备进行自动监控,有效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通过实时监控和控制来确保运营安全。
  3、事后控制
  尽管地铁运营管理从人员、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采取很多措施,但也难免百密一疏。实际运营当中,不断出现的或大或小的事故也在促使人们不断改进,以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要进行正确的事故调查,将事故现场的信息及时记录,拍照、录像、人员询问,将事故发生过程了解清楚,为之后进行的事故分析做好充足的准备。
  事故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调查取得信息尽可能的将事故发生过程复原,以找到事故真正的原因。
  找到原因后,我们就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或者管理制度的整改,以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其实这一步也是下一个程序控制的开端,即下一个循环的预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玉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10期
  [2] http://baike.baidu.com/view/46773.htm?fr=aladdin
  [3] http://www.cwestc.com/newshtml/2011-3-30/193474.s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各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扩大企业收入来源渠道,从源头为项目盈余打基础。加强施工预算管理,降低工程支出成本,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加强地勘单位成本控制的措施,对地勘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面对地勘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加强各类地勘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建立现代成本管理机制,成为地勘单位提升利润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针对性的分析,提
期刊
摘要:当地铁隧道近邻既有建(构)筑物施工时,隧道与建筑物之间将不可避免发生动态的相互作用,而这种作用的起因源于地铁隧道的开挖扰动作用,地铁隧道与建(构)筑物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地层这一媒介发生,而地表沉降大小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关键词:地铁;施工;沉降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地
期刊
1、地基加固原因  建筑物施工之前如果地基为软土地基,或非软土地基但局部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易造成建筑后地基不均匀沉降、滑移,造成建筑物倾倒、变形拉裂、功能丧失等事故。故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其固结度和抗剪强度,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本工程为筑岛工程,岛四周海堤的稳定性、岛内回填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小于50cm的工后残余沉降,均取决于下部地基是否有效加固。  2、地基处理基本方式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设施的建设日新月异,隧道作为一种地下结构大量得以兴建,隧道建设中,盾构法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世界各国广泛地用于地铁、越江铁路、水电、市政等隧道工程的建设中,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实施,各大城市兴起了一股轨道交通建设热潮。一般而言,轨道交通线路在闹市区均以地下敷设方式通过,受周围条件限制及环保的相关要求,同时兼顾盾构法的可靠性,地下区间隧道往往优先采用盾构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不断提升碳管理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企业碳管理的新要求,探究了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实施碳管理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企业碳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碳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对于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并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搞好建筑节能设计也越来越引起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的独特建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连续箱梁悬灌施工改为长节段支架现浇施工技术、线形和挠度控制措施,以供在同类工程中借鉴。  [关键词]: 大节段现浇箱梁支架合龙段预应力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7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天宁大桥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常州市东侧,是连接常州东部地区与市区的主干道,桥梁全长624m。主桥为避让运河驳岸采用左幅74m+120m+70m,右幅7
期刊
摘要:   在暗挖、车站基坑施工中坚持“水要导而堵”的理论,对水治理的有效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铁施工 治水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铁施工对地下水的排放要进行控制,过渡流失将会导致地表沉降大,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但在施工中为了安全、方便施工作业,又不可避免的进行局部降水、排水,因此合理的降水、疏水、堵水,是保证城市地铁施工的关键。  我们在施工
期刊
摘要: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在各类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暗挖隧道规模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如今,随着各种新型材料、机械设备的出现以及相关理论的进步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浅埋暗挖法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加大对该方法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质量管理,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地铁隧道;暗挖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以及各类工程建设中,地形测绘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地形测绘是指对测绘区域进行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的收集,同时对相关地理信息实施动态的采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地形测绘领域,自从GPS技术在各个领域内获得推广使用后,给地形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此点,本文就GPS技术在地形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