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是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要学习的一个科目,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重要,所以中职计算机老师就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学生在面对计算机问题时懂得动脑思考,能够做到去主动解决问题,那么在此基础上才有利于计算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本文中,我将会简单介绍一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而这一切的发展均离不开科技的身影,而作为科技时代的主要代言人的计算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础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而又由于计算机在科技时代的地位,那么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的创新能力也是需要得到练习的。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学习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又在计算机练习课中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保证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内容的相对落后
  时代发展迅速,我们身边的事物更新换代极快,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校机房的计算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之前,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所学知识也达不到与时俱进。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相对落后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学校对计算机这一学科的不够重视,但是在学校可能觉得学生不学好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当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计算机便是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所以让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充分体现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二)中职学校对计算机缺乏有效的考察方法
  在中职学校中,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情况的考察方法只仅限于笔答题,但是其实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因为计算机的日后运用也是要进行实操,而不是书面的练习。而又由于学校的笔答模式,使得学生在考试之前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取得高分,也就给教师营造了一种学生都学会了的假象,这也就使得学生的实操能力没有得到练习,但其实计算机这一学科中书面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还是有很大区别,在这种传统的考察模式下,也无法检验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动手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中职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中学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一个时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教师都觉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需要刻意培养的,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学会为学生剖析新的知识点,懂得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由于时代的进步,教学内容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所以教师就要注意为学生引入新知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中职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学生学好任何一科,都离不开兴趣,所以中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便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有主动探索知识的想法。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计算机课堂增添趣味性,也是让教师本身得到成长。甚至教师在授课环节也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因为游戏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就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高,学生学习起来又很有价值的部分来给学生进行课题延伸,比如学生对编程那一部分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学习这一课时,给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大胆想象并亲手制作,结束时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解,但教师要注意将各组的优点扩大化,这也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三)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是否养成創新能力,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着很大关系。所以中职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就要具有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想法,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授课方法是教师的主动输出,学生聆听,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一直处在被动位置,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使教师和学生能产生尽可能多的互动。这一过程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让教师在给学生解决问题时注意到了学生薄弱的地方,为教师的教学找到了方向,教师和学生也就实现了共同成长。
  三、 结语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是每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尽己所能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一点一点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对待每一节课都要足够严谨,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要求,以此来保证学生的每一节计算机课都是充满活力与信心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毅.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
  [2]谷晓竹.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
  [3]张善魁.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价值提升策略[J].现代营销,2019.
  作者简介:
  王建辉,郭清逸,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比较了一些现有访问控制模型的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在基于角色任务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对数据对象、操作、及其相应的权限细粒度化的观点;通过引入访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学生在新时代的实际需求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完善和优化。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学科。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逐渐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带来整本书阅读指导,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主要的研究课题。本
实践教学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其应该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推进,然而,一些高校对该环节却有所忽略,致使实践教学简单走过场。文章力图揭示当今我国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同时由于学习的时间很长,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来调节细节的身体健康素质,这就显示出了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当然学生在体育课中很好地锻炼自己需要做好的是热身运动,这不仅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以后无论是什么体育锻炼中都需要体育热身运动,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那么热身运动究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什么具体的必要性呢?笔者就这个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能力,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创新,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知
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模式,及在具体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摘 要: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目标。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现状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探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