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意象 明析诗情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熟悉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情感关联。
  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很多意象渐渐形成固有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积累,将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进行整理归纳,熟悉这些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其情感关联。例如,梅兰菊松柏莲,均有高洁之意。但是梅花重在不屈不挠,兰花重在雅致美好,菊花更显清高脱俗,松柏则是坚贞与生命力的象征,而莲则与环境作斗争以显不染之坚决。其他常见的还有思乡的鸿雁、落寞的鹧鸪、哀怨的杜鹃、凄愁的猿猴、飘零的沙鸥、欢娱的春风……熟悉这些意象的情感指向,是我们与古人进行情感交流的充分准备。
  (二)关注诗歌中意象的使用情境,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倾向。
  虽然许多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情感关联,但是诗人在使用时往往会倾注个人的情感色彩,所以就使意象又具有了多义性和模糊性。因此关注意象的使用情境非常重要。
  1. 关注意象的修饰语。例如杜甫《旅夜书怀》首句“细草微风岸”,“草”的修饰语是“细”,表现了草的柔弱。第二句“危樯独夜舟”,“舟”之前用“独”和“夜”来修饰,表现了舟在夜中独行的凄凉,这种柔弱与孤独自然会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绪。从而把我们带入了作者构建的情境之中,把握诗歌的情感。
  2. 关注意象的前后语境,结合上下文来抓住意象的意蕴。下面举例说明之。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 这首诗中的细节描写是赏析的重点,但是意象的铺垫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边雪”“林风”“晓角”这三个意象渲染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特点,“边”“林”“晓”这三个修饰语对意象作出了注解,让我们体会到主人公行路的艰难,结合上文提到的“三年马不肥”和“官满载书归”,突显了主人公至清至廉的形象。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案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析 《三国演义》中的“夕阳”与传统理解中的含义是相同的,有沧桑变迁之意。但试题中“夕阳”则一反常态,象征时来运转,大器晚成。这一理解必须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判断。诗人自喻为“一举入高空”的风筝,语出新意,我们对“夕阳”的理解自然不能走传统之路,尤其是最后一句“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出人意表,有扬眉吐气之意。正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才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中“夕阳”含义。
  (三)整合诗歌中的意象群,透过整体意境揭示情感。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都不是单一的,意象组合出现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的叠加组合形成独特的诗歌意境,照应诗题中的“早”字,将诗人羁旅之凄凉表露无遗。所以,我们应学会整合诗歌中的意象群,透过整体意境来品析诗歌。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 敞 苏 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和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应着重抓住诗中意象特点。如刘诗中的“雨映寒空”、“重楼”、山树、“江南水墨图”,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清淡、优柔,自然体现出一种“优美”的审美情致。苏诗则不同,“横风吹雨”“雨过潮平”“紫金蛇”等这些意象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显出一派壮阔的景象,自然是“壮美”的写照。同学们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些意象的特点,并且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整体感知,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金竟陵入蜀
  崔信明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
  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
  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1)请结合全诗,概括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崔信明的诗作几乎没有流传下来,仅存名句“枫落吴江冷”和这首《送金竟陵入蜀》。诗中“月彩落江寒”一句与“枫落吴江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1)从诗意看,友人金竟陵远行去四川担任要职,而诗人自己辞官回乡。诗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流露自己仕途坎坷的辛酸。
  (2)“枫落吴江冷”一句,把萧杀晚秋的浸肤冷丽,写得无可匹敌。寂寞深秋,吴江岸边,似火枫叶,片片飘落,最后一丝暖意,也随风而逝。“枫叶”这一意象将萧瑟之感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利用枫叶的色彩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将枫叶落下时的点点“红”放在广阔的冷色调背景中,尤其显得孤独无助,更突显深秋吴江之“冷”。“月彩落江寒”一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月彩”指月的光华,月华本来还有点温暖,但一洒落在江面上,就透出阵阵寒意,与前句“猿声”相呼应,辛酸落寞之感倍增。
其他文献
数学课后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与技能有效巩固与延伸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课后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及作业的要求上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紧扣生活,让作业
“最美”善举 感动国人  2012年7月2日凌晨,在一场大火中,“富二代”总经理周江疆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返回火场,逐个拍门唤醒睡梦中的员工。最终,10名员工全部获救,年仅28岁的周江疆却不幸遇难。他的英勇壮举感动了公众,被誉为“最美高富帅”。(《人民日报》2012年7月9日《道德高富帅,人人皆可为》)  2012年6月30日上午,因连夜大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夹杂大石和树木,砸在村旁的铁道上。不远处,一
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经济激励政策是运用公共资源(包括补贴、减税、减费、贷款、容积率激励、土地出让金减收等)的公共政策手段,是政府介入市场的干预行动,政府有责任也有必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正在对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理论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 As a management theory and managemen
“新的信息技术把多样化的成本推向零。因此,知识取代了生产过程中一度是高昂的改变产品的成本。新知识还导致创造出从飞机的复合材料直到生物制品等种种崭新的材料,而增强
问:我的儿子2岁7个月,有点胆小,但脾气却很急,常常反复无常。比如:他要一个玩具,你不马上给他,他就哭,你给他了,他又扔了,还哭着让你捡起来,来来回回好几次,不知他到底想干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了无数的先进模范人物。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范。他以一名普通的战士的身份,引起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的教育方法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而效果则极佳。本文采撷数例,以飨读者。 Educating children is an art.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of m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体现或渗透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同时,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知识结合起来,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