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态度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一味被动地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仅一年级就要求识字量达到1800个,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识字。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识字,与识字教学零距离已成为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这期间,我也做了不少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趣课堂是学生识字的源泉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
(一)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每天要认识十多个生字,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心理和年龄的特点,开展一定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要想记得牢,就要多次重现生字。比如让学生给汉字组词或造句,同桌互提生字,把相同偏旁或部首的字总结在一起等等。在教学“奶,妈,姐,她,妹”字时,就可以按照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按偏旁部首和独体字分成不同的卡片,把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组合,把卡片上的偏旁部首和独体字组合成新字,组合完了还要再给新字组词。对于这样的识字方法,学生就很容易找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会对这些字有很深的印象,识字效果非常好。识记一些字,老师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诸如学习“徒”字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又比如在教“灭”字时就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在一个小盒子里点燃纸,然后用一块儿木板把“火”盖住,用“一”块儿木板盖住“火”,火没有了就是“灭”了。引导学生借助会意字特点识字,不仅符合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而且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二)在猜谜中快乐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呀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一口咬掉“牛”尾,在石头上讲“故事”是什么字?久而久之,学生自己都会编谜语了,比如学生说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就是“照”字。字谜识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记忆就是在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学生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很轻松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识字效果很好。
(三)在动画中快乐识字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动画识字,是解决学生与识字零距离的有效方法,如教学“舟,竹,石,燕,泉,川”这六个字的象形文和现代文字时,我先展示一幅美丽画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把学生引入大好河山之中,然后放大这六件事物,相机出示其象形文字,又慢慢转化为现代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电脑把两者的共同点用相同的颜色标注,并反复闪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文字演变的规律性,产生对学习文字的浓厚兴趣。
二、广阔生活,是学生识字的沃土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的课堂也无限大,如孩子到商店买东西时看商品标签,小食品上的食品名称,大路边的广告牌、观看电影电视时、进行课内外阅读时等。语文课程的资源是广泛、丰富的,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累,把课外认识的生字真正识记下来。我让学生自制卡片,每认识一个新的汉字就写在卡片上,读给父母听。每到一个月,我让他们把自制卡片拿来学校,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如果读对了,记得最多,我就发给他一颗学习星,并把同学们制作的卡片定期贴在展示台上,供全班同学交流。一个学期过后,谁获得的学习星最多谁就是本学期的“识字标兵”。通过这项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创造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那么识字将不再枯燥,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一、情趣课堂是学生识字的源泉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
(一)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每天要认识十多个生字,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心理和年龄的特点,开展一定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要想记得牢,就要多次重现生字。比如让学生给汉字组词或造句,同桌互提生字,把相同偏旁或部首的字总结在一起等等。在教学“奶,妈,姐,她,妹”字时,就可以按照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按偏旁部首和独体字分成不同的卡片,把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组合,把卡片上的偏旁部首和独体字组合成新字,组合完了还要再给新字组词。对于这样的识字方法,学生就很容易找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会对这些字有很深的印象,识字效果非常好。识记一些字,老师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诸如学习“徒”字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又比如在教“灭”字时就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在一个小盒子里点燃纸,然后用一块儿木板把“火”盖住,用“一”块儿木板盖住“火”,火没有了就是“灭”了。引导学生借助会意字特点识字,不仅符合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而且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二)在猜谜中快乐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呀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一口咬掉“牛”尾,在石头上讲“故事”是什么字?久而久之,学生自己都会编谜语了,比如学生说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就是“照”字。字谜识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记忆就是在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学生在这个游戏中,可以很轻松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识字效果很好。
(三)在动画中快乐识字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动画识字,是解决学生与识字零距离的有效方法,如教学“舟,竹,石,燕,泉,川”这六个字的象形文和现代文字时,我先展示一幅美丽画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把学生引入大好河山之中,然后放大这六件事物,相机出示其象形文字,又慢慢转化为现代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电脑把两者的共同点用相同的颜色标注,并反复闪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文字演变的规律性,产生对学习文字的浓厚兴趣。
二、广阔生活,是学生识字的沃土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的课堂也无限大,如孩子到商店买东西时看商品标签,小食品上的食品名称,大路边的广告牌、观看电影电视时、进行课内外阅读时等。语文课程的资源是广泛、丰富的,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累,把课外认识的生字真正识记下来。我让学生自制卡片,每认识一个新的汉字就写在卡片上,读给父母听。每到一个月,我让他们把自制卡片拿来学校,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如果读对了,记得最多,我就发给他一颗学习星,并把同学们制作的卡片定期贴在展示台上,供全班同学交流。一个学期过后,谁获得的学习星最多谁就是本学期的“识字标兵”。通过这项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创造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那么识字将不再枯燥,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