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中学习语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环境下,影视作为视觉媒体,追求直观形象,具有感性色彩,可以为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提供感性的视听觉体验。它的思维方式形象、浅显,主、客体沟通距离近,有助于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培养发散性思维,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影视语文教学 深化情感教育 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
  
  一部电影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关注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生活中的感动和快乐。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除充分占领常规教学主阵地外,还应深入开发课程资源,适度将优秀影片引进课堂,使学生在语文素养和人生成长两个方面受益。那么,什么样的电影适合学生观看?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观看电影呢?在周五的下午,我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室一起观看了电影《暖春》。这是一个平实又感人的故事,孤儿小花被农村老爷爷收养,老爷爷的儿子、儿媳却不喜欢小花,但是小花最终用她的善良、勤劳感动了他们。在观影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看完影片后,我和学生一起分享了观看影片的收获。
  收获一:抓住动情点,深化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剧情:
  1.婶娘喝药时烫伤了,小花赶紧去帮忙,婶娘却将她推倒在地,破碎在地的碗划破了小花的手,她却浑然不顾,急忙叫来邻居照顾婶娘。看着小花划破的手,想起自己对她种种的不好,婶娘心里开始愧疚起来。
  2.婶娘不经意地提起吃一百个蚂蚱能治好她的病,于是小花每天放学后都会去捉蚂蚱,后来,路上的蚂蚱捉完了,一直捉到后山上去才被爷爷发现,婶娘知道后内疚万分,终于打开心扉接纳了小花。
  3.别人问小花恨不恨婶娘,小花每次都说:“不恨!婶娘是因为生病而心情不好!”
  反思:把影视引进语文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形象感染、艺术熏陶,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最煽情的情节和镜头,渲染教学氛围,去打动学生心灵,促使其思想感情的内化。观看《暖春》时,学生不止一次为小花的言行所感动流泪,
  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在电影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了什么是“爱”,真正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学生在观影日记中写道:“小花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让我知道,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只要你用感恩的心去接受,用爱去回报,便会在黑暗中看见阳光,便会在寒冬中迎来暖春!”
  电影以其独有表现形式给学生带来的强烈的审美效应,深化了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收获二: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剧情:
  1.老爷爷用自己全部的积蓄给小花买了双新鞋,但是小花竟然还是光着脚走路,老爷爷问她为什么不穿新鞋,小花说,舍不得穿,怕穿坏了。
  2.放学后,小花找到老师,希望老师用铅笔给她批改作业,老师问她为什么,小花说,这样她可以擦掉再用,不用爷爷买新作业本了。
  反思:影视作品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形声并茂的精彩画面,扩大了学生感官的感受力,加深了对事物的感知,思维中艺术形象的成熟和完美,诱出其丰富的想象,提高了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暖春》中老爷爷苍老的面容、贫穷的家境和小花瘦弱的身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心中,加深了他们对小花美好品质的认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电影每一个细节都有深刻的见解,并能从电影中的情境联系现实生活来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有一个学生说: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小花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小花身上,我学到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懂得了回报。
  收获三:增强语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剧情:
  1.“小花舍不得爷爷,小花不能没有爷爷!”
  2.“我没有辜负爷爷、爹娘和全村人的期望,满载着知识的收获回到了芍药村,成了一名我期待已久的乡村教师。因为这里有着我抹不去的记忆和血色的童年,有过我太多的笑声和眼泪。有着爷爷对我和我对爷爷的寄托,有我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爱。是爱让我成长,也让我明白:生活中不只有血是浓的!我舍不得爷爷,舍不得这里的大山和一草一木,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和回报养育过我的这片土地……”
  反思:电影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势必对学生的语言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生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电影中对白的节奏、语气、语调、韵律等再联系当时的场景来理解和体会电影内容,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人物的动作及语言。由此可见,电影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是有积极影响的。同时,经典的台词会让人反复吟诵,在情感的表达和技巧的运用上都值得学生借鉴、模仿,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在看电影的“余兴”中受到陶冶、得到提高。《暖春》观看完毕,学生当场就希望我能将小花最后说的那段话重放一次,他们说,那段话很感人,他们想记录下来。
  情感的共鸣和爱的教育是我将《暖春》引进课堂的主要原因,电影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打动了学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了更多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与审美感知能力。不过,对于本次电影赏析活动,只是我将电影引入语文课堂的一次小尝试,希望以此探究电影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真正将电影引入语文课堂,让电影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真正辅佐于语文教学,我深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深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学的进程中,认真研究如何将影视教育向课堂延伸,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一步发挥影视的教育教学功能,是十分必要且很有意义的。影视教育之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园地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馥郁芬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强.高科技时代影视艺术价值的几点思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王雪飞.中国电影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浅析.网上资料.
其他文献
由于面对不同的需求和预期,公共艺术在当代的实践和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这也是艺术介入不同性质的公共空间的必然情形和趋势。尽管人们看到国内诸如城市雕塑之类的艺术中存在着许多似曾相识的面貌以及审美形态的均质化现象,但是随着艺术实践和研究的推进,公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其中对于艺术的形式语言、媒介方式和对于艺术与特定地域(空间)的关系的探索方面,有了诸多的探索与实验,从而在
摘 要: 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各种地域变体相继产生。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的产生发展历程,区分了其与“中式英语”的差别。继而以汉英新闻翻译为例,研究了中国英语的形式、表现、具体翻译处理办法。最后阐述了中国英语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文化观 中国英语 汉英新闻翻译    1.英语在全球的传播  英国人曾经自诩英语为自己的独有品。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英国人无奈地默许了美国英语的地
摘 要: 针对现阶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探讨了一系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建设精品课程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地位及现状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理论联系
为什么现今的学生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诸多的“挑剔”,认真备好的课吸引不了他们, 一上语文课就爱打盹。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我们深感教育教学的体内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重现语文课堂的的生命色彩,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高效课堂。以下我谈谈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与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其中,自我观察法是改善教学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观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课堂;第二种是延时观察,即“坐在自己的课堂前”,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自己的课堂,研究自己的课堂,最终改善自己的教学,一般采用录像、录音的方法,通过音像的回放来观察自己的课堂。
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动力,从而达到教师所期待的教育效果。这一效应就是“皮克马利翁效应”。本文结合普高学生的特点就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效应作了一番阐释,以期对当前的普高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皮克马利翁效应 英语教学 教师情感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代塞浦路斯岛卜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思考,经过半个世纪的总结和提炼,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精髓,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叶老对语文教学曾多次指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渐能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至善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父亲这句话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不可能永远依靠老师,他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终究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因此,老师不能总是对学
摘 要: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作品《等待》在英美文学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国内文学界对《等待》的研究目前仍然欠缺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根据艾布拉姆斯、布鲁克斯和沃伦等人的理论,尝试对《等待》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梳理,讨论并揭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认为,《等待》的现实主义品格代表着小说古典路线的回归,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客观超然的叙事态度。  关键词: 哈金 《
一、“序幕”设计类型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如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设计,是以学生为“演员”的一场“话剧”,作为“导演”的老师,如何拉开课堂的“序幕”对上好“话剧”的精彩上映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力状态、个性体验等。我认为好的“序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第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第二,启发思维,诱发思考,使学生思维围绕着本课的学习目标展开;第三,画
摘 要: 新时期的诗歌探索是诗人在二十余年间不同的社会语境下不断处理艺术创新和经验承传矛盾运动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对“五四”以来诗歌中“人”的线索一次链接和回归。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诗美理念的变异是诗歌流变新的根本原因。新时期诗歌在流变中既存在多种可能性,又处于地位失衡之中。  关键词: 新时期诗歌 人的回归 个人化 口语化    中国新文学从肇始至今已将近百年的历史了。中国新诗作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