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爷爷·小人书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家到镇上有十里多路,有时候,爷爷会带我们去赶集。弟弟5岁,我8岁,我们边玩边走。到了镇上,爷爷给我们每人5分钱,让我们去买烧饼。每次我都费尽心机地说服弟弟,让他把钱给我去买小人书。一本小人书要7分到1角钱。
  爷爷是木匠,手艺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只是年纪大了,已经70多岁,不过偶尔也有老主顾请他,打两把凳子、修补一下桌椅犁耙什么的。所以过年的时候,他还会有点钱,给我和弟弟压岁,大年三十,每人给1元。这可以买十本小人书。这么个大数目,弟弟是不会给我的,他给妈妈攒起来,妈妈会给他买一个书包,等他上学时用。爸爸妈妈也给压岁钱,可是过完年就会收回去。
  只有爷爷给的,才是真正的压岁钱。
  对小人书的狂热,使我最喜欢夏天。先是可以采桑叶送给伯父,他养蚕。等到蚕“上山”了,卖了茧,他会给我几角钱。我还可以摘桑葚,摘满一篓了,放在河水里洗,洗出桑籽,桑籽也可以卖钱。
  平日里挣钱就不容易了,捡牙膏皮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我把捡来的牙膏皮卖给修锅匠。修锅匠不仅用烧熔了的铁水补锅,还能把牙膏皮熔化了补脸盆、補碗、补搪瓷缸。因为常常跟在修锅匠后面转,村里人竟给我起了“修锅匠”的绰号。
   我把挣得的每一分钱都买了小人书,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收集了一百多本。
  父亲很讨厌我看小人书,说这是不务正业,影响学习。所以我是偷偷地买、偷偷地看。所有的小人书,我用一块布包着,藏在一缸大麦的深处。装大麦的缸比我的个头还高。只有在确信无人的时候,我才会取出来,摊开,一本一本贪婪快活地翻着。大多数时候,上学时,或者放学回来,我站到凳子上,飞快地把手伸到麦子深处,摸到包裹了,随便从里面抽一本,飞一般跑掉,躲到一边再慢慢地反复地看。每一本我都喜欢。
  小学即将毕业,同班的同学借了我一本小人书,我已经向他要了好几回,他不肯还。终于在一天放学之后,我们打了起来。
  我们在一块成熟了的麦地里扭打成一团,麦子一圈圈倒下,无数的麦粒被踩踏进泥土。远处同学的父亲闻讯赶来的时候,同学正被我死死地压在身下。他把我拎起来给了我两个耳光。我疯一样朝他扑过去。他一只手揪住我,一只手去解我的皮带,想脱下我的裤子羞辱我。我两只手死死地抓着皮带。挣扎当中,他的手被我劣质皮带的铁皮龙头划破了,鲜血直流。
  他一脚把我踢倒,捂着手,领着儿子朝我家走去。我绝望地坐在地上。我知道,我完了。从来,只要有人到我家去告状,父亲不管青红皂白,总是狠狠地揍我,表明他不是一个“护短”的人。
  天黑了。我刚进家门,就被父亲一把揪住头发,在门上乱撞。我一声不吭,倔强地站着,既不讨饶,也不逃跑,只是因为疼痛和委屈,无法忍住眼泪。
  父亲突然放开我,跑进房间,几乎一秒钟后就拎了装着小人书的包裹冲出来。他扯开包裹。我的心停止了跳动。
  他把所有的小人书倒在地上,拿起一本,撕掉,再拿起一本,撕掉,嘴里朝我吼道:“我让你不学习!让你看!让你打架!”
  从他撕掉第一本小人书时,我心底像有一根弦,突然就断了,大脑一片空白。接着,像被凉水浇过,浑身冰冷。我听不见父亲在喊什么。我抬起衣袖擦了擦眼泪,迷蒙的一切变得清晰了。一百多本小人书,变成了一地碎纸。
  整整一个月,我不跟任何人说一句话,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吃饭、睡觉。
  那天放学回来,爷爷背对着我,坐在夕阳底下门槛外的小板凳上。在他的左脚边,是一堆已经撕碎了的小人书的碎片,右边是一盆糨糊。他的膝盖上放着一块木板,他把撕碎了的小人书的碎片在木板上拼好,然后用粘着糨糊的小纸条贴上。一页一页贴好之后,按页码排好,再用针线缝上。他已经做好了一本,他还在做着。我呆呆地站在他的身后。爷爷弓着腰、低着头,拼着、贴着,用粗糙的手指细细地抹平,不肯留下一个皱褶。
  “爷爷。”一个月来我第一次开口说话。
  爷爷抬起头,一脸慈爱的笑:“放学啦!”
  我没有拿爷爷做好的小人书。我再也不看小人书了,小人书永远离我而去。
  (选自《现代阅读》2015年第6期)
  品读
  小人书,也就是装订成册的连环画,是过去的年代老少皆宜但可能尤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读物,今天的小朋友们未必见过。这篇文章围绕小人书展开,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爱小人书,第二部分写父亲撕“我”的小人书,第三部分写爷爷为“我”拼小人书。当然,爷爷在第一部分就出场了,作者写他给“我”和弟弟买烧饼的钱、给“我”和弟弟“真正的压岁钱”,固然表现出他对“我们”的爱,但更重要的用意是表现自己对小人书的痴迷。“我”不仅将爷爷给的钱全部用于买小人书,而且想方设法自己挣钱买小人书。这为第二部分写父亲讨厌“我”看小人书、撕小人书做好了铺垫。父亲肯定也是爱“我”的,但他的爱是不是过于粗暴了?我们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描绘中体会到他的小人书被撕碎之后内心的痛苦和绝望。第三部分爷爷的慈爱与父亲的暴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难忘。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叙事讲究,引人深思。
其他文献
写写文章,搞搞文字工作,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上苍对他的恩赐,一笔还不错的文字救了他。我时常这样想。  翻检父亲李克因先生的文稿时,耳朵边老响起先生苍老的京腔:“狼舞蹈起来是要吃人的!”  “怎么办?”  “赶快跑!”  克因先生如此教导我。克因先生的一生似乎总有一头狼跟在身后,如影随形。因此先生好多时候是痛苦的。当然,狼也有休息的时候,这位京戏票友就也停下脚步,唱一唱“空城计”,表示自己并不张皇失
从我身边抽样调查的结果可见,世上的已婚女子80%以上都会患上一种悔不当初的通病,后悔当初上对花轿却错嫁了郎。  先从我接触的第一位女性——我的母亲说起。从我有记忆开始,每次父母为生活中的鸡零狗碎犬牙交错后,从母亲嘴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我真是后悔,不该当初没听姐姐的劝告,被你哄骗到这个兔都不拉屎的山沟沟里来。”一次次被这样的言辞磨砺得已经麻木不仁的父亲,每遭此境遇,或转身离去,或拉长着脸默不作
1968年底共有四千多北京知青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姜傻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叫姜一凡,21岁来到内蒙古锡盟,21年后死在内蒙古锡盟。  他虽是高二的,“文革”中我们却来往很多。早在长征去狼牙山时,我们就一起从棋盘坨悬崖上吊着往下爬了一小段,体会体会悬崖的滋味。他的故事很多。他拉二胡非常棒,全校数一数二。小学时就常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表演拉二胡,还与马连良等著名艺术家一起参加过春节茶话会。“文革”
“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由于春节前后新冠肺炎迅速蔓延,我们的假期变得不同寻常。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小朋友拿起了自己的笔,或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礼赞,或写下对普通百姓的敬意……本刊第一时间推出此习作小辑,希望能给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人们带来一束亮光。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编者按  我家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方向的一个乡村小镇。1月22日,人们普遍还没有意识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
世界甜美的那部分,  布谷成群飞过。  晨雾弥散时,  睡眼蒙眬的那部分,  麋鹿成群跑过。  因为第一天流淌而欢悦的,  小溪呀,  因为第一天鸣叫,  而得意揚扬的知了呀。  世界纯真的那部分,  孩子般的心经过。   (选自《最远的地方》,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版)
邦博的口香糖复原是如何做到的?黑皮一连两招揭露了邦博的骗术,口香糖变石头、女變男是怎么一回事呢?  丑女变身 1.邦博先准备好了铝箔纸、道具口香糖(正面贴有包装纸,反面贴有铝箔纸)、未开封的口香糖等道具,表演的时候左手拿着嚼过的口香糖,右手掌心藏着道具口香糖,恢复“原形”时只要快速将嚼过的口香糖藏进掌心,把右手掌心藏着的道具口香糖展示出来就行了。2.黑皮拿过口香糖包时,偷梁换柱,用包着石头的假口香
1. 下定决心去中国  佛罗里达四季阳光明媚,没有冬天,冬天也是春天。这个春天,尼可十八岁了,即将高中毕业,面临着大学的选择。父母好言细语,同女儿商量:“就读本州的大学吧,你人在佛罗里达,想回家就回家,我们随时也可以去看你。”  尼可微笑着摇头,眼睛望着窗外,窗外椰影婆娑,高大的棕榈树外,是碧波浩瀚的大西洋,海上白帆点点,时不时地,一两艘豪华邮轮会撞进视野。父亲说:“你要去外州也可以,只要你欢喜,
“葡萄也开花吗?”  在早晨  你轻敲我的窗子追问  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站着  回答不出  外面下雨了我去开门  听见你门檐下的自语  “别哭,别压弯了葡萄树。”  昨夜星星散落着再没有结成满窗水凌  我打开门  你站过的地方一地簇白的葡萄花  就算作我迟到的回答吧  可是已辨不清你来去的路  假若有一天黄昏  一个顽皮的孩子摇落我结满期待的葡萄  尝尝一定会说  “真苦,真苦。”  岁月在我头顶
一  2015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七)凌晨5点47分,父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0岁的父亲,带着他对这个世界和诸位亲人及乡邻们的不舍与爱,就这样去了,永远地去了……  这天是星期四,一个我再也走不出来的黑色日子!  前天夜晚(也即刚从县医院回来的那个夜晚),是我和姐睡在父亲房间对面的床上照看,中间弟弟不放心,几次进来探望,已经无法进食而且喘息得很厉害的父亲没有出现更为紧急严重的情况。昨夜
父亲的一生与牛相依相伴。    我的祖辈很穷,没饭吃,父亲7岁了,无钱上学,只有给地主放牛。天真无邪的父亲年幼无知,稀里糊涂将牛绳捆在自己腰上,牵着牛在田塍上吃草,突然,大水牛看到对面来了一头大公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它兴奋地昂起头,“哞嗯嗯”地叫着,扬起四蹄狂奔过去,可怜的父亲被那头公牛拖着横过几条田塍。对方严阵以待,顶起牛角支撑四肢稳如泰山。“砰——”的一声,脑壳对着脑壳,牛角碰着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