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作品人物的归属感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lo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人类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群体,大则国家、民族、部落、军旅、阶级、阶层、集团;小则机关、学校、工厂、企业、宗族、家庭等等。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各种群体彼此发生着物质的和精神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冲突,于是人们对所属的社会群体就产生一种意向所归的社会心理取向,这种社会心理取向就叫作人们的归属感。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形象地描写人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研究人们群体生活中的归属感,有助于文学创作理解生活、揭示人物行为的科学依据,从而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革命是其变化发展的基本动因;"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是其变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性因素;苏联东欧的剧变是其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共产党和工人党认为,尽管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它仍然无法解决其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且这一新的发展变化还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
期刊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1月5日,来自理论界的百余人聚会中国社科院,出席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致开幕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金民卿研究员作"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价值和当代思考"主题演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原主任赵智奎研究员主持会议。
本文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导致"美式民主"模式运转失灵入手,剖析了五种广为流行的"美式民主"运转模式,系统地揭露了这些模式在实践中的扭曲和误导作用,并从平等、自由、人权和民主的关系等角度,揭露了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为本国少数特殊利益集团服务这一非民主的本质特征。文章最后指出,民主和人权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正的民主和人权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
环境问题是"天灾",贫富分化是"人祸"。天灾人祸的根源是由资本的逻辑所主导的财富及其副产品(环境问题)在人间的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根本对立。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中才能实现。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对未来中国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新形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高登、爱德华兹和瑞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SSA)的核心前提是SSA结构化的动力在于劳动过程,这一核心前提提供了一个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独特视角,而SSA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却偏离了其关于劳动过程转化是每个SSA的定义性特征这一前提。本文试图恢复劳动过程转化的中心地位,在三个方面发展了SSA理论。本文认为,世纪之交的美国经济处于SSA的空间化阶段,其前提是劳动过程和控制技术系统的空间结构重构,每一个SSA都带有一个劳动控制系统,全球化和SSA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关联性。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和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4-25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及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20年前的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20年后的2月21日,"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承办。
▲(采访者简称▲,下同):邵教授,您好!我们注意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前后,您曾先后发表过几篇有关创新问题的文章,并主编《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实录》。我们想先请您谈谈对创新的理解,以及研究创新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