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从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探讨出发,对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模块教学 问题
  
  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改变,作为一线教师更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下面我从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探讨出发,对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和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
  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更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在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的陈述顺序上,它把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前面,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放在后面。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可以看出,模块教学要同时满足“社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把“个人发展的需要”放在了首位。
  (二)更加注重过程性目标
  出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看成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所以,加强调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是模块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例如:对于“双基”,板块教学的培养目标只是指明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畴,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还强调“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其中的“理解、体会、体验”等动词都明确说明了这一点。
  (三)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人文价值
  作为最具理性精神的数学课程,由于人文精神的融入而表现出浓厚的时代特征。板块教学的培养目标中就曾提出“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模块教学的培养目标中进一步阐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把对数学的认识延伸到科技、文化、哲学、美学和人类精神的广阔领域,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观和世界观。
  二、模块教学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注意的重点并不在教材上,而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
  高中课标课程下的模块教学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由于模块教学顺应了建构主义理论,因此高中课标课程下实施模块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更有效。
  虽然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不适用于高中学生,但对刚刚从儿童状态走出到了青年状态的高中生,仍然留有儿童的部分心理特征,又具有青年人判断清晰、思路敏捷、向往社会、敢做敢为的心理。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不仅仅需要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会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课标教材按照“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要求,精心选取了作为数学学科中基础而必备的知识,作为所有高中生最基本要求。
  对一些传统的知识,如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换等,只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关系性质,尽可能地放低要求,删减了过于传统中过于复杂的内容,另外增加对于现代社会非常需要的知识,如算法、信息安全与密码等这些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内容。新课标把课程结构模块化,分散知识难点,使能力形成分散,关注学生学习心理。
  三、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模块教学与知识体系问题
  螺旋式上升,设想美好,但实施不尽如人意,有的因为科学是知识体系,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更有其鲜明特点,课程章节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衔接关系,必须循序渐进,不成体系的知识是难于学习的,只有了解了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模块教学要求小步走,螺旋式上升,知识体系被打乱,一种知识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分散于不同模块,不成体系,导致跳跃式地讲授知识,各个模块难以整合。
  例1.课标课程把解析几何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必修2》和《选修1-1》(文科)或《选修2-1》(理科)中,割裂了直线、圆和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关于解析儿何的思想方法上。新教材在讲解解析几何的两个部分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遗忘和能力发展的间断,也对教师授课带来不便,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模块教学中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
  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按规定每周上4个课时,但教师都感觉到不易完成教学内容。即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掌握得也不好,回圈吞枣。跟以往相比,现在一个学期学两本必修,普遍认为课程内容增加了很多,上课赶进度的现象更加突出,很难对知识点进一步深入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如“蜻蜓点水”,学得不深入,掌握不牢固。
  (三)学科渗透与学科协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数学与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正如《课标》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课标教材确实凸显这一理念,强化学科间的融合,基本上达到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激活学生学数学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关学科问题的目的。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学科不协调的问题。
  例2.数学中用到了物理知识,但学生往往还没有学过,课程教学进行得很困难。物理学习中也反映出三角函数不讲授,物理课程不能进行。因此出现了数学课上讲物理、物理课上讲数学的怪现象,这样必然会导致后面的重复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
  模块教学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适当加强不同知识模块的关联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段青.选修模块教学带来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5,6.
  [2]陈小红.关于新课程必修模块不同顺序教学安排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5.
其他文献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孩子对知识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这就需要充分的有质量的阅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很多因素造成农村孩子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目前正面临着一些难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方式单一。对于这些现状,我们应作出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兴趣,提供保障,提高质量,营造氛围,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
摘 要: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问题,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有效教学的前提;二是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有效教学的关键;三是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有效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课程性质 主体教学形态 文本语言训练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争论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而且高
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一段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设计导语。  一、故事导入法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讲故事、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教师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
文书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是办公室文档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公司工作的整体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文书档案收集与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推动了人们整体生活方式的转变,给社会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当前全民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加,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改善,为国家整体
摘 要: 本文巧妙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借助于数学软件Mathematica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使欧拉四面体这一著名的数学问题显示出新的活力,并为今天的人们所利用。  关键词: 欧拉四面体 Mathematic 数学模型    如何用四面体的六条棱长去表示它的体积?这是著名数学家欧拉(LeonhardEuler,1707—1783)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四面体的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
为准确客观反映新媒体时代我国图书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选取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自2015年以来收录的相关文章,综合运用CiteSpaceV和excel等数据
犬乳腺肿瘤是兽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犬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分享着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发病机理、肿瘤组织学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都与人类的乳腺肿瘤极其相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