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学奥赛看创新人才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他从1984年开始参加计算机普及活动,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作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和领队,吴文虎教授连续15届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堪称国内信息学奥赛的领军人物。在带队过程中,吴文虎教授发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十几岁即在计算机领域有潜质和才能的青少年学生,并卓有成效地引导这些孩子走上了计算机专业发展之路。
  当我们走近吴文虎教授时,看到的是一位“多面”的学者形象:作为国内最早涉足计算机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吴文虎教授不仅问鼎专业领域,并且擅长体育、音乐,兴趣涉猎广泛,其风范涵养令人高山仰止。作为教师,他鼓励创新,因材施教,从不把学生束缚在课本和课堂上;而在他眼中,能实践、会创新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作为多年来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践行者,他在不同场合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开放的平台”。
  当我们怀着崇仰的心情与这位导师谈学生、谈教育、谈经历时,始终被一种如沐春风、温暖备至的感觉包裹着——这恐怕就是大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记 者:谢谢您接受我刊专访。您为计算机教育和普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40多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您所带领的信息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更是赢得了辉煌成绩!作为计算机教育界的泰斗,您当年是如何选择进入本领域的?
  吴文虎:我出生在国难当头的岁月,童年是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度过的,记忆中只有屈辱与艰辛。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了继续求学的机会。从此,感恩报国就成为我做人的基本准则。1955年,我怀着报国之心,考上了清华大学。1958年,我服从组织调动,从电机工程系转到自动控制系学习尖端技术。1961年,我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如今。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同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就开始组织“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这为当时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打下了基础。我从那时起就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承担命题、评测的任务。
  1987年,保加利亚的Sendov教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24届全体会议上倡议举办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与此同时,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在国内酝酿。我被学校推荐去参与这项工作,从此便与这项国际青少年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 者:作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和领队,您在培养这些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过程中,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吴文虎:首先,强化实践是学好计算机的突破点,也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突破点。学习计算机一定要动手,不动手是学不会的。我在第一堂课上就对学生讲,你不是听会的,也不是看会的,你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机器上动手训练才能掌握,如果不这样,你就会是零分。实践是创新理论的土壤,没有良好土壤的话,它就不可能创新。其次,探索研究也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很主动地学习,富于探索精神,我们的格言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从一道题目、一种方法开始。再次,我们强调注重优化、协同合作和总结提升。做一个好的程序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和同伴共同协作。我的许多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对人对事都十分谦和,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什么天才,都要学会踏实地工作。
  记 者:您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塑造有怎样的见解?
  吴文虎:创新人才培养决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集中精力培养一项专长并不困难。但在这个专长领域能否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能否使专长不断发展,持久保持下去,离不开广阔的知识背景,否则肯定行之不远。
  我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实践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庄严承诺。当时,我还是校田径队优秀运动员,多次在1500米和3000米越野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此外,我还连续担任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团长。反观现在,我们全面培养学生的意识还不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忽略“创新”,只看重孩子的“智”。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缺一不可。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没有能力也不行,升华一步就是要有素养。总体说来就是要具备以下几种素养:一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强的民族就没有办法谈富国强民。二是道德素养。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求学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法制意识。我认为青少年们要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求知、怎样健体。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宽松的环境,开放的平台,而我们现在很缺少这样的环境和平台。爱因斯坦在26岁时质疑牛顿力学,提出了相对论,而中国人26岁时在干什么呢?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学好课本才算学习好,所以他们根本不敢也不会质疑。而不质疑怎么能创新呢?我们一直强调打牢基础,所以学生的课程从来都是安排得满满的。打基础本没有错,但这个“基础”绝不是建筑学意义上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象地道出人才培养的科学:人非砖石,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像建楼房那样先打一个广阔而牢固的地基,再向上发展。人的培养应该像树苗一样让根和枝叶一起生长,一颗种子刚种下地时是没有根的,我们从没有见过一棵小苗下面会带着一个硕大的根。所以,基础要打,但同时需要阳光雨露,教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论,让他们在实践的土壤中不断成长。怀有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工作,一定可以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就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记 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您认为我们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位为什么角色,它们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吴文虎:首先,我们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定位于一种文化。当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它们就是一种文化。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它不仅仅是代替人类体力劳动的工具,而且是人脑的延伸,是辅助人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所以我把它叫做“人类通用智力工具”。所谓“通用”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人都可以使用,另一方面是事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可以说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人必备的文化基础、技术基础、素养基础,这不就是一种文化吗?我国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有待加强。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到根本的决定作用,它将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养,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建设速度。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支持教育观念创新变革的工具。步入信息时代,传统教育体制需要改革,教育观念的变革无疑首当其冲!我们应该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对先进科技的向往,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记 者:听说您本人也曾经给本科生上过程序设计基础课,为人师者,您在教授这门课时最看重的是什么?
  吴文虎:2000年,清华大学要求名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当时我教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比较抽象、难学,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来的学生,从未用过计算机,要学好这门课,难度极大。为了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我就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重点讲思路和方法,强化上机动手实践,构思很多引人入胜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和我互动。一堂课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课前我却要思考和准备好几个星期,反复琢磨该怎么讲,怎么给学生搭台阶,怎么才能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这门课第一年就被清华大学评为精品课,第二年被北京市评为精品课,第三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首批精品课,三年上了三个台阶。
  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150人的大课堂,我让学生有问题站起来就问,对那些有创新想法的学生,我会将自己的课堂让出来给他们展示。我把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上,加大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力度。
  记 者:请您最后对中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吧。
  吴文虎:我十分赞同温总理讲过的一句话:“教师是全世界最阳光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要负责任,让我们的孩子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我们的责任重大。我提三点建议吧。第一,教师的教育意识要创新。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的、内化的过程,其根本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所以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做人,然后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把它传授给孩子们。教师要放下“面子”,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学习和交流;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错误,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并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二,教育观念要创新。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论”认为,人应该有七种智力(编者注: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行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而通常我们只重视逻辑——数理智力,认为只有数学好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而“体育生”则是教师眼中的“差”学生。其实,我们所看重的“智力”只是一个人所应培养智力的七分之一。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第三,教育手段要创新。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智力工具。这个工具可以使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形象、准确的教学。现在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的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把抽象的学习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这也为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挑战。信息时代,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学习。
其他文献
目前,作文教学可能是整个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以信息储备量大,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为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写作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带来了教学环境的变化,也给写作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在布置写作
创新型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吗?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先天的,有人认为是后天习得的,大家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尝试,也有很多著作,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实施上少有可信服的案例。虽然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在创新力本质的认识上仍没有达成一致。  当今的教育
什么是靠谱COP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TOCOP”或“COP”,中文简称“靠谱”)是指由中小学教师、大学专家及助学者所组成的一种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将教师学习、研修、培训、资源建设等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教
英语有一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作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是如今,大多数学生想到写作业,总是会与“烦恼”“厌恶”“枯燥”“乏味”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老套的抄、背等作业,将学生的兴趣一点点地消磨掉了,剩下的唯有“应付”,哪里还能乐做、乐学呢?利用英语作业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是每位英语教师的愿望与追求。由此,我们改变作业方式,在不忘知识巩固的同时,
昌平区教育信息化现状与挑战  1. 现状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信息化2001年起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资源积累,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四个中心两个平台一个门户”的教育信息化架构,为昌平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1)基本建成组织体系,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已经成立了由区教委引领,区教育信息中心进行统筹规划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学
课程目标  小学阶段Scratch趣味编程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验,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感受信息技术基本的思想方法。  1. 知识与技能  感受编程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体会学习生活中的程序设计思想,认识常见的编程工具(Scratch)、传感器,知道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并根据项目进行程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 谢尔 · 希尔弗斯坦  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是在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五次集中培训名家大讲堂上,由朱永新教授朗诵的。朱教授告诉我们,新教育人自称“擦星族”。尽管在此之前,我不了解“新教育”,但从那一刻开始
编者按:“地平线项目”聚焦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与发展趋势,在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有着一定影响,我刊曾经多次追踪报道。《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基础教育版)》中文版近日由北京开放大学翻译出版。该报告内容丰富、翔实,严谨、科学地预测和描述了未来5年全球范围内可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和趋势会有很大帮助。本期,我们选摘了其中部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与此同时,面向基础教育的北京数字学校、C20慕课联盟
【摘 要】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目的性不强、缺少合作、评课简单而笼统等弊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评课,则通过课前制作量表、课中观察记录师生教育教学行为、课后依据材料分析和研究提出如何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团队和个体的发展。为此,本文从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评议三个环节入手,结合《表格制作》一课,对如何通过课堂观察重建听评课方式做了具体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观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