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篇文,读一类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做了较为细致的要求。但就语文教材来说,其能提供给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做拓展,补充相关阅读,让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还对读此类文章的方式有较为到位的掌握,为课后的自主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要求,“群文阅读”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群文阅读强调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理念。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几篇与教材课文有关的文章的学习,为学生营造趣味性、丰啻f生的阅读情境,使其在多样的阅读资源的阅读中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其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狼和鹿》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写了狼、鹿、森林与人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故事告诫人们:自然界各事物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逐句逐段的赏析,最后得出甚至是给出一个道理,让学生牢牢记住。这样的教学明显过多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极为容易将一节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若借助一些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以课文为契机,同时提供几篇类似的文章,展开群文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给予一定的阅读方法的指导,相信能真正达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精编减阵。留有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节课可以有40分钟时间来教一篇课文,而当文本内容较为浅显时,对于处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凭借自主阅读是可以基本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教师无须过多赘述,只需对课文重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即可。但还有那么多时间怎么办?如若教师将接下来的大量时间进行咬文嚼字式的无效提问,学生也只能跟着被动地答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还使他们教学主体意识缺失了不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决不能墨守成规,为“教文”而教文。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在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丰富的阅读信息量的基础上,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了更多的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表格、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内容直观简洁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主朗读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消化。这样的教学将文章进行精心编排,对字里行间一些烦琐无用的细枝末节进行删减,仅对重点部分进行点拨启发。这样学生不仅对重点把握到位,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节约下许多时间,进行补充阅读,让学生在正跃跃欲试时进一步体验自主学文的乐趣,享受阅读的愉悦。
  二、求同存异。提炼中心
  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无数的文学作品从类型、题材、主题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这体现出文学创作难能可贵的独创性。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应在选材中秉持“求同存异”的理念,不仅立足于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之处,同时又要有所发展与延伸。这样引导学生从面上掌握群文品读与赏析的方法,从点上发现内容的不同之处,进而对以教材为主题的一类文有更广泛深入的认识,对赏读这类文章的方法有更全面的领悟与掌握。
  如在《狼和鹿》一文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时,教师适时进行板书总结,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明白森林、狼、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状态。但人们却因为恨透了狼而大肆捕杀狼,这一行为破坏了原先的生态平衡,最终造成了狼死鹿亡、森林萧条的惨剧。在此基础上补充阅读《蛇和庄稼》《青蛙和庄稼》两篇文章,通过阅读学生能发现第一篇农夫是真正的功臣,因为他维护了生态平衡;而第二篇中,人是真正的祸首,还是最终的受害者。同样与生态平衡有关的几篇文章,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最终的结果也有着巨大差异。学生在“同”的驱使下兴致勃勃地进行朗读,在“异”的比较中水到渠成地提炼中心。
  三、由扶到放。巩固操练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能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感受同类主题的文章的魅力,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要让学生以这几篇文章为蓝本,学会并掌握一定的方法,让他们在课后甚至今后的人生中遇到类似的文章都能更好地选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阅读。所以教师在补充阅读时对任务的设置可以有一个梯度,逐步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
  如在补充阅读《蛇和庄稼》《青蛙和庄稼》两篇文章时,就可以是带着学生一起读第一篇,一起画关系图,借助关系图理清关系,明白内涵;而第二篇则可以以阅读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凭借之前的阅读方式自己去读,去画关系图,去理解文章。这种以一定议题为依托,遵循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去阅读,去感悟发现文字中的奥秘,还能让学生在巩固操练中习得一种阅读方式,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四、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这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能对与课文相关的一类文章产生阅读兴趣,并能运用所学方式课后去自主阅读一系列的文章,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只有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作为广泛迁移的基础,才能使自己在阅读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游刃有余。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
  群文阅读以创新的方式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它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学生母语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打破以往对单篇课文的深探细究、品悟精读的教学范式,通过教师点拨式的阅读指导,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学生走入阅读的生活情境之中。群文阅读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体系,给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学主导的教师一番新的利于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在这片广阔的领域中,学生学一篇文,却会因此而爱上阅读,自主地去读一类文。
其他文献
位于牛津郡的布鲁恩修道院无疑是个极具魅力的地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雨变迁塑造了它的独特景观。故事始于1147年,一座西多会修道院在此处拔地而起。据记载,由于历任院长贪污腐败,修道院长期债务缠身,直到14世纪才最终兴盛起来。1536年全体修道士解散后,修道院也被拆毁。如今坐落在修道院旧址上的房子建于1710年至1720年,与原来的宗教建筑已经毫不相干。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房子多年来一直都是Micha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教育心理学表明: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阶段适时提高,加以抽象,并及时加以归纳和概括,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 结论性语言的归纳呈现较少。这虽然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知识,避免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不管什么方法都是从学习内容及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内在的心理需要出发,做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才能“贵在得法”。以下是我执教的《整万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片段与剖析。  【片段一】  (屏幕呈现计数器,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等知识。)  师:我们都知道,利用计数器,我们可以拨出大小不同的数。不过,每一数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子?  生: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探索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我做班主任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总有些问题困扰着我。随着我们班《论语》教学的开展,我发现《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做法对我们的班级管理很有启示。  《论语》教学实验两年下来,我、学生、我的班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细细想想,是《论语》这部著作帮助了我们。  一、透彻了解每一位学生  现在的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假如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碰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数学的学习也是需要课外阅读的,它可以让学生从课堂外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同时增强学生自觉克服困难的信心, 形成优良品质。笔者认为,一个人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从小培养,使其学会独立的阅读思考,为其后续
【摘要】通过教师示范吟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初教吟诵,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随时进行;网上吟诵教学,网下自主学习,及时反馈,互动互评,保证学习的持续进行;通过动员家长,亲子读经,达到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的目标。学校创办诗文背诵考级活动,推动经典积累的持续深入。  【关键词】诗经吟诵 诗文考级 亲子读经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应该把传统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
Lady Arpels情人桥系列墨彩珐琅腕表(日、夜款)均为Van Cleef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呢?我认为:对于一篇文章,学生不仅要知道它“写了什么”,更要弄清楚它“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也就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更要教师带着学生从文本的语言
近年来,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标准的模式逐步发展变化,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式逐渐代替了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新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改变了过去基础教育重书本和接受,轻实践和创新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目标,通过激励学生参与一个个研究性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表达等各项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