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传播领域,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是典型的去中心化。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信息被海量信息淹没了,每天总有那么几条信息“上头条”,成为比过去中心化时更热的热点。这是不是去中心化所产生的中心化现象?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连接无处不在。如果物联网实现,那么一切皆可连接。当连接点无限分散时,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会越来越中心化。在中国,BAT越来越大,挤压得同业小公司很难生存。在全世界,互联网基础平台何尝不是如此?
  在互联网商业领域,淘宝、微商实现了“人人皆可商业”。然而,淘宝却越来越大,成为商业领域的巨无霸,年营收超过中国半数以上省份的GDP。
  上述现象,其实《长尾理论》中早就有预测。“长尾更长,大头更大”,可能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
  信息,使“去中心化”成就更大的中心
  早期的互联网还不是去中心化的,比如门户网站,虽然在技术上是基于互联网,但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大差异。
  现在的互联网,其内容已经不再是专业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人人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发表原创内容。美国的Twitter、Facebook,国内的微信、博客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从而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信息领域的去中心化,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1.人人可以成为信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源,即所谓的自媒体;2.除法律禁止外,信息源上传和传播没有门槛和审查;3.只要有需要,即使小众化信息,也可以通过无门槛的手段获取,如搜索引擎。
  信息领域的去中心化,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精神的结果。开放,意味着信息源的多元化,能以自由意志传播信息。共享,意味着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更低、更便利。
  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源是去中心化的,但每天真正吸引注意力的是少数信息,其中“头条”仍然是影响力最大的信息。不论任何时代,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永恒存在。正因如此,必然产生信息传播的筛选机制,并最终形成中心化的传播现象。
  注意力资源的稀缺包括两方面:一是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有无限多的时间接受无限多的信息。既然如此,只有在短时间内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媒体的资源是稀缺的。如果说传统媒体“头版头条”是注意力焦点的话,电子媒体同样如此。所以“上头条”仍然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
  对注意力资源和媒体稀缺资源的争夺,必然形成媒体对信息源的筛选,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
  信息筛选,包括网民个人筛选和媒体筛选。每个网民每天都能获取海量信息,但传播给他人的信息一定是经过筛选的。通常,对一个人有用的信息,对另一个人可能是垃圾信息。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朋友圈传播垃圾信息,就可能被朋友圈“拉黑”。如果一个人一天只传播一条信息,那么一定会传播自认为对朋友圈最有用的信息。如果传播多条信息,一定会把自认为最有用的信息“置顶”。
  媒体以传播信息为业,而电子媒体的显示界面,如PC显示屏、手机显示屏,比平台媒体更小,所以互联网的“上头条”比传统媒体的“上头版”更难。电子媒体为了把最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同样会对信息进行筛选。
  媒体让有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的信息“上头条”,“赢者通吃”现象再次发挥作用。因为“头条”信息有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而受众获取“头条”又能最便捷。如此,媒体领域的中心化现象就不可避免。
  整体“去中心化”,局部“中心化”更突出
  从整体看,信息传播去中心的趋势很明显。从局部看,中心化却更加突出了,比如“大V”、粉丝、群主等,都是典型的局部中心化现象。
  整体的去中心化,是以过去的信息传播高门槛甚至垄断为对应参照的。互联网时代,局部意见领袖的角色反而被放大了。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受限,意见领袖的声音传播也是受限的,要么是“高冷”的意见领袖,要么是小范围、小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互联网的出现,使意见领袖的声音可以超越空间,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所以,意见领袖比过去更多了。大一点的意见领袖,如“大V”、“公知”、“名嘴”;小一点的意见领袖,如群主、公众号。现在,微信群主的格局已经结构化了,比如家长群、社区群、兴趣群。
  这些借助互联网工具兴起的局部中心化的意见领袖,角色不容忽视。
  如果说去中心化将每个人的角色摊薄的话,那么局部的中心化将个体的角色又放大了。粉丝,就是互联网时代局部中心化的一个典型现象。马云、雷军、罗振宇、吴晓波等,他们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积累了相当大的粉丝量,形成了局部中心化现象。即使他们的传播带有强烈的商业化色彩,但相比过去的中心化传播,却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苹果的传播,同样也是利用了局部中心化的作用。苹果的一个新品发布会,没有给媒体支付广告费,但吸引了全世界的自媒体传播,并影响到传统媒体跟进,堪称一种传播奇迹。
  去中心化的思维,造就更大的中心化平台
  能够吸引最小的单元参与,就能做成最大的事情。这就是去中心化的思维,达成中心化的结果。在互联网的平台领域和互联网商业领域都是如此。
  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基础平台。互联网时代,如目前国内的BAT,国外的谷歌、Facebook等,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平台。它们既是商业化的,又是免费的公共平台。因为免费,所以参与者是没有门槛的,能够造就中心化的事业。
  美国的互联网平台,利用它的语言优势和影响力,甚至扩展成为世界的互联网平台。中国的互联网平台,虽然有语言障碍,但仍然持续向境外渗透。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平台,有着强烈的垄断色彩,一旦被认同,就会对同业形成高强度的挤压。比如: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百度几乎一统天下。   甚至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小型经济体,如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很难建立独立的互联网基础平台。这意味着,基础平台一定是中心化的,除非某个经济体是全封闭的。
  一般而言,平台门槛越高,参与者越少,参与者的规模越大。比如:如果搜索引擎是收费的话,那么参与者以机构和高收入者为主。然而,互联网的基础平台恰恰几乎是免费的,免费的背后,还要有盈利的商业模式。有些基础平台虽然免费,但没有盈利的商业模式,比如博客、微博等,在技术的颠覆与迭代中,就很容易被淘汰。有些基础平台,初期不是免费的,但后来逐渐免费了。如在360之前,杀毒软件是商业行为,现在被360转变成为基础平台。
  互联网的基础平台,现在看来都是流量入口。当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时候,掌握流量入口是关键。掌握了流量入口,就能控制流量成本,带来衍生的商业模式。未来凡是流量入口的平台,都可能免费,都可能成为基础平台,哪怕现在是商业化的。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商业项目,因为免费而成为公众平台。
  谁能为最小的经营单元提供平台,谁就能够做成最大的事业。
  阿里巴巴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它的第一批入驻的商户,都是无法跨越传统商业门槛的人,即所谓的C店商户。马云把这些商户聚集起来,做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意。但是未来的困境也在于此,因为阿里巴巴的门槛越来越高。
  Uber也是如此。Uber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巨型商业平台,平台的参与双方,专车是个体,租车客也是个体,是最小的经营单元。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矛盾体。
  像海尔这样的巨型企业,本来就是中心化的,却正在将自己变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企业。海尔倡导的“员工创客化”,是将庞大的员工队伍变成若干个“小微组织”,这是去中心化的表现。同时,“企业平台化”,将公司变成投资平台、付薪平台,这又是中心化的举措。
  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在用去中心化的思维达成中心化的结果呢?
  乔布斯曾说,普通岗位,一个人的效率可能是普通人的一二倍;创意岗位,一个人的效率可能是普通人员的几十倍。所以,苹果把普通部门都外包出去,只保留创意部门。
  互联网时代,凡是可以不依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东西,最终会被机器和计算机替代。对于创意岗位,创意与人员数量没有关系,甚至人员越少,创造力越强。所以,经营单元的创意化、去中心化是趋势。
  互联网时代,原来被忽视的小众需求,通过互联网工具(如微信、微商)有了“配对”的可能。商业的本质就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为发现信息不对称提供了工具。
  也许未来还会有类似Uber这样的商业工具,将消费者的需求与厂商的供给“自动配对”,那么将会造成一个更大的反差:用去中心化的思维,造就更大的中心化平台。
其他文献
编者按:对傅园慧一边倒的赞美,其实并不真实或至少不完整。当“傅园慧们”在电视上看起来很可爱时,他们在手下用起来也很得力吗?他们的“洪荒之力”,是给了自我,还是公司?作为文化导向,当个人铜牌一夜爆红时,谁再去追求组织金牌?当这些现实冲突不可避免时,老板们是顿足捶胸?还是开始反思自我,进而放弃以往理所当然的“金牌导向”?傅爷的“洪荒之力”,与女排的“为国争光”,贵司要哪一个?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20
期刊
这几年我参加了《中外管理》理事会以后,很愿意在“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听成思危老先生的课。只要有他讲的演讲,我肯定不缺席。另外我看凡是他演讲的那天,听众也总是最多的。  成老先生见多识广,从国外到国内,接触的非常多,对事物的本质看得非常准。具体来说,成老先生的一个观点,对我,包括对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总们,都有很大启发。那就是“管的事不要太多,要尽可能往下放。放下去以后,要比自己管的成效更好”。这一
期刊
2015年7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作为本刊多年领导的成思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7月13日上午,本刊杨光总编赶往成先生常年工作并深爱着的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与研究会的领导和同仁,以及成先生的全体家属,共同吊唁了成思危先生。研究会秘书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石勇先生,向成思危的夫人及到场朋友介绍了成先生在研究会的工作情况和他所珍爱的办公遗物。随后,成夫人在签到簿上深情地
期刊
真不像一个官  对成思危先生,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印象就十分深刻。  那是在香港,十年前,我作为香港理工大学的顾问去开会。正好成先生也出席了。我当时并不知道他是谁,给我印象却很深。因为他上来先讲的是英语,中间又讲粤语,中午和我们一起吃饭时讲的又是“国语”。然后,我才知道这个不寻常的人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而我对他的感觉,以及他谈论的话题,完全是个学者。  后面我们接触就稍微多了一些。我在微软时,有一次在
期刊
引领性的贡献  对成思危先生,我的评价是:直言坦诚,创新担当。  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懂得和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在全面系统地引进西方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的商学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先生做出了引领性的贡献。  他不仅仅深度参与管理学科的设立和构建,深度参与中国商学教育的设立和构建,而且还深入到中国企业的实践中,真正理解中国企业成长的问题和困难;他深度参与并创立了风投,推动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期刊
成先生,在我心里就像我的父亲。他和他夫人待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在1995年就认识成先生,一直跟着他,到现在整二十年了。  我被成先生挖回了国  我认识他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1995年成先生刚调到化工部当副部长,就想实现他的愿望——推动中国的管理科学。于是他就在国内找了一些年轻人,也在国外找一些年轻人,我就属于他在国外吸收回来的。当时,我还在美国工作,回国来参加了在北航举办的一个管理科学研
期刊
成思危副委员长辞世的消息传来,我倍感震惊,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和成思危副委员长相识已有十多年之久,且研究领域多有交集,无论是在风险投资方面,还是在创业板创办及组建的变革中,我都曾数次与他交流。在我的心目中,成思危副委员长总是那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仿佛永远处于工作和学习的状态。这样一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永远以敏锐、勤奋形象示人的成思危副委员长,他的音容样貌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对话》即兴
期刊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很高兴能够应《中外管理》杂志社的邀请,出席今天的晚宴。我首先要向《中外管理》创办者们和参与《中外管理》杂志的员工、顾问和各方面支持《中外管理》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地祝贺!  管理理念做到了国际化  我和杨沛霆先生是1997年在香港开会时相识的。因为我当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的主任,比较关注管理方面的杂志。当时我就跟他说:《中外管理》杂志有它的特点,一个是国际
期刊
预测永远都不准确,但是经济生活中又离不开预测。对企业决策者而言,对决策环境的判断,最重要的预测,莫过于思考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数量问题。  透视GDP  我国经济大约10年为一个周期。前两个周期平均都是以两位数在增长,即10.4%、10.3%。2013年为7.6%,今年(2014)一季度是7.4%、三季度7.3%,整体看来经济呈下行趋势。  如果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下大力做好经济转型的话,我们
期刊
年整八十岁的成思危同志,就这么过早地走了,留下深敬、深爱他的我,愕然,垂泪。  7月20日,在八宝山最后向成老的遗体三鞠躬出来后,杨光对我说他感觉好孤单,而成老离世这一周里,我心里也一直空空的,无所依靠。  成老曾经长期作为国家领导人,同时又被包括官方在内的各界广泛赞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其地位和贡献,已然不言而喻。但成老对于我,对于《中外管理》杂志来说,又有着别样的特殊意义与特殊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