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朗读情境 增强情感表达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地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了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创设情境朗读,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情境朗读,是增强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朗读训练中,如果能够创设出一种特殊的情境,不仅有利于“两情”(师生情)共振,“三心”(作者、教者、读者)共鸣,还能加深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也能促进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配音朗读,烘托情感
  配音朗读,是以美妙的音乐创设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方式。据有关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配音朗读,要比一般的朗读效果高出好几倍,在朗读训练中,教者可以根据课文的风格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欣赏的乐曲来配音朗读,效果堪佳。美妙的音乐能够直接刺激大脑皮质的兴奋,使之尽快进入情境,调节情感,读好课文。如:在教学课文《二泉映月》的朗诵时,我多次用了音乐,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我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让优美凄苦的乐声把学生的深思凝聚起来,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让学生被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空灵意境所吸引,更被蕴藏于文中但又淋漓尽致流露出的美所感染。在优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帮助学生奠定感情基调 ̄——对曲子创作者的敬佩。用优美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激起他们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开始自己的朗读。
  二、图片、视频创设情境
  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充分利用图片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让图片带着孩子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颂他们 、思念他们……如《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蔼、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势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不由的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绘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就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可以利用视频,创设情境,唤取情感,然后進行朗读训练。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可以先看这个教学视频,让学生一面聆听播音员高水平的朗读,一面观看奇丽的景色变化,已唤起学生心神的愉悦,形成深刻的印象,然后再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表达出对祖国大自然美景赞叹之情。这种真实的情感,有助于深刻理解榕树的蓬勃生机,表达作者对榕树的喜爱,“鸟的天堂”热闹的情景,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浓厚兴趣及愉快的心情;回头再看榕树,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喜爱和留恋之情;“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则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再次赞叹的情怀。这种以看教学视频来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使朗读层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一层。
  三、分角色朗读,激发情感
  分角色朗读,要在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提高朗读效果的时候进行。按不同的角色,各有分工,深刻体验人物的特点,使之真正地进入角色。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兴趣。突出语言表达效果。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进竞争意识,看哪一组或那个人读的惟妙惟肖,也可以随时点拨,调整情绪,使之产生激情。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可让学生分别担任狼、小羊和解说的角色,把狼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儿的三次借口读得生动逼真,表现出狼的狡猾、蛮不讲理的凶恶本性;小羊每一次都有根有据地驳倒狼的借口的理由读得诚恳准确,表达出小羊的文明、朴实而又善良的性格,进一步明确对狼一样凶狠的家伙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寓意,经过反复的训练,分角色朗读定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四、表演课本剧,品味情感
  表演课本剧,是一个新的尝试,极易创设乐学的情境,深层次地品味情感,在编剧排剧演剧的过程中,必然要着意地研究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及故事情节,使朗读训练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编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正式朗读之前进行(预习阶段),排剧要在朗读训练期间进行(实练阶段);演剧要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收尾阶段)。并让全班同学品头论足,从中体验思想情感。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教学前或者教学时通过活动、播放音像、展示图片、参观现场、课堂表演,与课文的主人公对话从而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领会课文意境,效果会更好。
其他文献
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线性不确定系数时滞中立型控制系统的一种新方法─—滑动模补偿器法。即当系统具有不确定系数时,引进一个滑动模补偿器,实现了完全的模型跟踪,从而克服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的多媒体,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获取和保留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从激趣、解疑、朗读、交流几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以及如何使多媒体技术真正切实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运用  现代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多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组在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芬太尼(0.001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并且有效的手段。正确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让学生认识并积极改正错误。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反之,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进而还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分析被批评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握批评的艺术。但一些老师对批评又掌握不住火候,常常使批评变成了学生与你闹对立的导火线,直至把师生关系搞的很僵化。那么,怎样在批评學生时既能照顾到学生的
摘 要: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其含义是十分丰富和宽泛的,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指给予、关怀、尊重,包含着对人类、对自然、对他人、对生命、对生活等等方面。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的道德完善做起,然后,才可以去帮助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拥有“爱”的教师,才有可能实施“爱”的教育。即以“爱”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爱”。  关键词:爱 感受 体会 德育 孝心  “爱”,是教育的根基;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的第10年,记得一个专家这样说过---当一个教师以其个性化的教育灵魂和魅力吸引学生、吸引同行时,他也就享受到了成功的幸福。和学生朝夕
问:黑麦草施什么肥比较合适?施肥和收割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草叶上有黑点是什么病,怎样防治?谢谢!浙江省舟山市王建成答:黑麦草种子细小,播种前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珍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生命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 渗透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应当充满
认识到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是我在执教“可能性”之后所深刻体会到的。教学之前我联想到两到数学题:第一题:在上学的路上2个同学捡到2角钱,问五个同学捡到多少钱?全班同学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生低年级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体育教学体会,提出一些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策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要使教学能取得成功,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而言,由于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管理,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而又可行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