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教”是为“学”服务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本质,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目标”。老师不仅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而“学”也离不开“教”,“教”引导“学”。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会受到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个体差异、校园文化资源、课堂评价和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教学策略紧密相连,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主人;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转变
  在一次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结束时,评委老师在评课时认为:参赛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和对课堂的把控,未能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及时调整预设,引导学生深化对某一主题的探讨。但有老师则提出質疑,认为跟着生成走,会导致知识无法落实、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教学要面对现实,不能只讲情怀……
  从表面上看来,这一争论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其实质是“教”与“学”的矛盾。要问答这一问题,我们先得搞清楚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谁是教育教学真正的主人?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更多关注了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比如我们有的老师经常这样埋怨:我都教了很多遍了,学生还是不会。殊不知“学习才是教学的本质,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目标。”“教”是为“学”服务的,老师不仅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要用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才符合教学的本质。
  一、关于对学习方式的认识
  1. 基于自主学习:设计合理的认知建构与德性生成路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原有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的传授不同于物品手递手的传递,它必须基于学习者主动的建构。一句话,知识从来不是老师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悟得的。为此,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强调自主学习。知识的建构必须基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为此,教学必须了解和尊重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找到最近发展区。只有当学习者能够建构知识的意义,即基于原有认识结构对新的信息给予合乎逻辑的解释,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为此,知识教学必须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必须通过合理的建构路径的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刺激的简单重复。
  2. 基于合作学习:建立个性化表达与磋商机制。100个观众就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都会融入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为此,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并给予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表达的机会。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的具体情境、情感存在特殊性,以及个人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
  3. 基于探究学习:明确教育者和学习者各自的责任。基于探究的学习是一种教和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学生的问题、观点和观察放在学习经验的中心。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创设一种文化氛围,在此,学生的观点受到恭敬的挑战、检验、再提炼,并当作可改进的观点,推动学生从欲知状态到已知状态和进一步质疑的状态。在这种方法前提下的观念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各自承担着学习的责任。
  二、教学策略的改变
  (一)处理教材的策略
  1.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依据课标,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标高;其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即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思想实际,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习目标(新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能够同化的适当的知识基础,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即在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学生特点,并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个性化目标;再次,教学目标要全面,应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2. 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合理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是处理教材的基本方面。同时,教师既要运用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处理教材时表现出创造性。
  (二)实施教学的策略
  1. 情景导入。优化情境设置是进行有效课堂探究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挖掘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并且情境设置要有时效性、地方性、趣味性,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问题设置。问题设置是否合理是课堂探究是否有效的关键。一是要基于情境,具体明确,即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解剖麻雀”。二是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能力展开探究,并能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化理解。三是要指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使设问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四是要讲求几个设问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层次性,体现引导性、富于启发性。学生基础越差,设问层次越丰富。
  3. 共同探究。师生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基于设置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探究。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经由磋商达成共识,实现建构),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在经历具体情境的探究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升华,将矛盾的特殊性上升到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对学习主题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4. 情景回归,学以致用,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表现为三个层次:能发现和识别语言变式,并用自己的话解释知识;能在不同的情景下迁移、应用知识,解决相关具体问题;能联系社会实际,解决综合性问题。
  (三)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驾驭课堂,体现教学智慧。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是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教学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它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是重要的课堂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对接,因势利导,完成教学任务。
  (四)课堂评价的策略
  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成果及时、中肯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尊重和赞赏,增进学生的自尊、自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内驱力。教学中还应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把学生互评、小组评议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
  总之,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围绕学习方式的优化开展并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兰珍. 研究性学习与基础型课程教学的整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9).
  [2] 周峰. 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32.
  [3] 王升.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
  [4] 谭继文.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D]. 湖南师范大学,2004.
  [5] 余文森.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2(1).
其他文献
广州市36所中小学在2015年9月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近一万人。广州成为国内首个将金融理财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地方课程体系中的试点地区。让孩子学点金融“酱醋茶”,这是广东省率先尝试金融知识进课堂的初衷。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阅读目标上要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感受性。学生要悟出味来,要获得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就是一个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读书成为语文课堂的一大特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给教师的建议》上册)。
【摘 要】 教育“减负”,为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带来了福音。“减负”不仅要关注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经济负担、过重的心理负担,更要关注由此种种负担“孵化”出的“差生”。  【关 键 词】 教育观;“差生”;转变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精神负担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前提。“减负”不仅涉及学校,还涉及教育体制问题、社会问题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多方面的问题。著名
【摘 要】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拓展延伸,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能够掌握丰富多样的阅读技巧,在阅读实践当中提升感悟和理解能力,真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关 键 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
【摘 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没有了拼音这个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拐杖”,我们该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呢?本文根据汉字“形音义”相统一的特点,挖掘汉字文化内涵,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从“循‘音’而教,在诵读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韵律美;循‘义’而教,在看图识字中感受漢字的意蕴美;循‘理’而教,在字理识字中感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中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让这些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交流中,听懂、理解教师的话语和同伴的交流,尤为重要。同时,学会倾听,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 倾听;精华;课堂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
【教学设想】 《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是一篇日本童话,主要讲了狐狸妈妈与小狐狸之间的感人故事,从中能感悟到母爱的伟大。为了能让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读是一个关键。起初,让学生初读课文,能初步感悟课文,读出自己的体验;接着,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段,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狐狸妈妈寻找食物的艰辛,及在危机来临时的奋不顾身。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悟母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动画片——《猫》、影片片断
职业电竞的两面:高光与至暗  职业电竞的不确定性,17shou(17战队《绝地求生:大逃杀》职业选手)深有体会。2018年的PCPI S2(《绝地求生:大逃杀》中国区邀请赛第二赛季),17shou成功举起冠军奖杯,这个本该在PCPI S1时拿到的冠军奖杯并未给 17shou带来更多的激动情绪。在PCPI S1上,17shou带领的17战队在领先的情况下失误,将冠军拱手相让,17shou在赛场上失声
【摘 要】 汽车马力足自然开得快。学生学习动力足,学习自然就有劲头。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学生群体中以游戏作为一种方式,以竞争、合作为手段,以奖惩为催化剂,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加足油,鼓足劲,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进步。  【关 键 词】 PK;学习心理;学习动力  学校、社会的舆论导向,父母家庭的过高期望,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不少学生难以承受。于是在学习中,他们产生了各种各
【摘要】看一个教师称职与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能否教好学生(教书育人),只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就能够基本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即:一、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二、储备严谨的科学知识;三、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坚持饱满的教学热情;六、掌握精彩的讲授语言。本文就浅述了怎样做到这六个方面。  【关键词】教师;教书;称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六个字,看似很简单,有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