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核心 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4-0023-05
  随着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我国教育进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新阶段。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职业教育如何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开拓新境界、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以下简称“教育规划”)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一、完善城乡协调、科学合理的布局结构
  教育规划从职业教育区域之间、校际的不均衡和差异性出发,强调在“十三五”期间要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强化地市级人民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根据城镇化和产业布局,调整完善职业学校布局;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二是鼓励产业经济发达地区做好县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规划。新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向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布局。三是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好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四是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科学定位。五是着力建设一批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领域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形成每一个国家重点行业都有骨干职业学校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围绕学校布局规划和调整要求,地方政府要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出发,将新增中等职业学校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建在产业集聚区。中等职业学校要确立战略意识,更新专业设置思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改变事实上以招生为专业取舍原则的做法,集中资源办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有条件的地区要尝试让职业学校更多地回归行业和重点企业,改变职业学校过多集中于教育部门的现象。
  二、发展规模相当、特色明显的中职教育
  教育规划基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思路,提出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要求。一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創新育人模式。二是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义务教育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保持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中西部地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四是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统筹招生制度和统一招生平台,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区域范围和招生规模。五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推进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业、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六是完善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制度,统筹职业学校教学体系和竞赛体系。七是分类制定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工程。八是创新职业教育供给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九是支持东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加强对口合作。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地方政府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区域内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推进举措和考核办法。二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文件,有效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三要出台相关政策,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基础,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四要激励优质学校更多关注、帮助、支持和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一要完善中职招生制度,鼓励学生从个人意愿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改变中职兜底招生的做法。二要统筹教育资源,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完善职业学校教学体系和竞赛体系。三要以落实办学标准为重点,推进职业学校提高基础能力。四要引导学校积极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强化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职业学校一要依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二要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建构发展目标和工作标准。三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准则,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以诊断与改进为抓手,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三、强化立德树人、立足于行的思政教育
  教育规划依据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科学制定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工作目标,实现“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二是广泛运用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四是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行为引导作用,建设好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师队伍。五是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教育全过程。六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七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格和担当精神。八是强化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按照教育规划要求,职业学校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要以学习和落实十九大精神为核心,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细化和丰富教育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二要改革教学方法,深化教材建设,创新教育载体。三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激励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行为引导做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深化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教育规划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二是深化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三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将学生体质改善情况作为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四是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五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六是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职业学校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将素质教育列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优化资源、建构组织、强化力量,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到实处。二要瞄准未来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拓展教育内容,做到教育规划提出的教育项目一个不缺、自主增设的教育项目扎实有效。三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重视实践育人载体的创新。
  五、建构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
  教育规划从职业教育特质出发,提出建构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要求。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进“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三是率先在大中型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试点,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四是鼓励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五是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六是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统筹规划课程与教材建设,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七是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岗位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八是推广“双证书”制度,统筹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九是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十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一要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激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标准建构、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二要激励、支持和引导职业学校主动深入行业、企业,在服务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要积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一要积极探索、创新与时代特质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学校专业实际,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路径。二要积极推进专业与相关产业的对接工作,深化社会调研,準确把握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上端、中端和下端特点。三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学校育人工作。四要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依据未来教育和学生发展要求调整内容、完善标准,优化课程结构。
  六、加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学校管理
  教育规划从学校管理现状出发,提出强化学校管理的要求。一是落实“一校一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依章办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二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纪律,树立良好校风校纪。三是深化学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拓展师生参与学校民主治理的渠道和途径,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四是扩大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设置政策引导,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五是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落实岗位管理自主权,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学工作、教师评聘、资源配置、人事管理、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六是完善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七是深化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教师广泛深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力度。教育行政一要依据现代管理要求,引导学校建立章程,依法依章办学。二要稳步扩大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落实岗位管理自主权。三要推进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职业学校一要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二要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三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构工作机制,搭建数据平台,编制诊改方案,做好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工作。四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合作办学中拓宽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七、营造风清气正、绿色优美的育人环境
  教育规划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提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一是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二是创建平安校园。加快学校危旧房改造,健全学校后勤保障机制,完善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推进学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及互联网应用工作,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制度。三是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开展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四是优化语言文字环境。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规范汉字书写等系列活动。五是着力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诚信考试管理体系,加大对失信违约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六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探索实行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评价,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鼓励企业、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等评价。七是开展绿色校园建设试点,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和监督评价,建立资源利用统计和报告公示制度。八是完善校园环境安全标准,严格学校的环保检测与管理。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需要地方政府、教育行政、职业学校共同努力。地方政府一要加强教育公益宣传,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要着力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建设。三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确保校舍安全。四要推动建设旨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广泛参与的开放式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一要加大对校园建设的管理和指导力度。二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安全检查,督促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网络管理。职业学校一要将平安校园建设列为学校的首要工作。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文化禀赋、专业设置,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环境。三要完善教育内容,建构激励机制,将诚信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形成考核体系。   八、发展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互联网 教育”
  教育规划要求积极发展深度融合、开放共享的“互联网 教育”。一是制定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推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入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互联网 教育”管理规范,建构教育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机制。二是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建设基于统一数据标准的信息管理平台,推动职业学校网络仿真实训环境建设,高职院校建立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科研协作平台。三是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四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协同作战、共同努力。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定标准、建平台、强管理,引领职业学校践行“互联网 教育”。职业学校要变革教学方式,重视信息化教育教学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做好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发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创新管理举措。
  九、履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学校使命
  教育规划从职业教育社会使命出发,要求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人才,要求加大职业教育脱贫力度。一是深化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二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加快培养急需工程技术人才,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规模,服务国家“互联网 ”行动、大数据战略,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加快培养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涉外法律、国际交流、旅游、健康、体育以及涉老等领域的新型专业人才。四是服务好国家终身教育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五是突出精准扶贫,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六是启动职教圆梦行动计划。七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需要职业学校做出新的努力。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二要进一步强化市场调研,依据产业发展需要定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三要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多层面的社会培训,主动参与教育扶贫工程。
  十、建设德艺双馨、管理有序的教师队伍
  教育规划立足于教育新时代,提出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首要内容,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二是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完善教师、校长培训体系,完善校企共建“雙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三是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及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兼职任教,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四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五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补充力度,优化高职院校教师结构。六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实行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办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
  落实教育规划要求,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要花大气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二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机制,建构和完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构和完善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和机制。三要通过对教师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教师专业标准落实情况的考核和检查,引导学校和教师强化师德和专业化建设。职业学校一要明确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将师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二是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做好从行业、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工作。三要建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教科研队伍建设机制,做好教师分类建设工作,引领教师通过自主建标、自我诊断、自主改进实现自我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不再做学习的奴隶,不再依赖教师,而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凭借自己就能做到会读书、会用书、会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为发挥主体最大价值的“形”在课堂,而“神”却在课前。如何做到“形神兼备”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扎实的备课为
新鲜习作素材的获得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与学生们共同走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的确需要扮演很多角色,用上很多法宝,去激活学生身边的人或事,引导他们的心逐渐敏感起来,捕捉到有意思的素材。  一名语文教师,在接到一个班级后,就应该逐渐谋划好一条教学之路,而不是把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变成一个个断点。教育或者说学习是需要有一条线索的。  一、习作之路,是一条随时喷发灵感的路  这一点是最适合“厚积薄发”这个词的
习作教学,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写什么?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当下的学生习作,堆砌、罗列、拼凑写作素材的情况较多,写出内心体验、表达出真情实感的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法表达出来,看似简单,实则很不易。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生活的体会也较浅。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更应该做个有心人,不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特别是要关注一些有趣的人或事,从而让
当下的写话教学,其现状令人担忧:教材上散落的几处写话提示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写话课堂远离情境,沉闷无趣;在被动与模仿中,学生只是简单应付和依赖,感受不到表达自我的快乐……  那么如何创设多元情境,让写话课堂回归生命,让学生在写话中真正听到自己的声音呢?  一、创设丰富的文本情境  1.一年级:说写结合,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练习使用一定的句式进行说话、写话。这样的练习意在丰富学生表达的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新生首先在语文课上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学生往往难以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书写以及音节拼读和其他特殊的使用规则。那么为了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教学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呢?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以儿歌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来教学拼音,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汉语拼音。  一、借助儿歌识记拼音字形  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没有特定内涵的字符,
所谓“边阅读边预测”,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前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对文本后面内容进行预测,并在结局中验证自己预测结果的一种阅读方式。为什么要运用“边阅读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因为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边阅读边预测的时候,学生会开动脑筋思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对学生来说,每一次预测也可以说是一次创作,每一次修改都可以使学生的预测更
习作表达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习作整体性教学效益却始终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只关注机械的写作策略的渗透,而忽略了习作教学的本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在习作起步阶段,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的本质特点,为学生习作顺利起步以及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入生活之源,滋润习作起步土壤  陶行知
大侦探找找看  十一只小熊端着手,一只小狗积木上走,雪白的兔子竖耳朵,顽皮的海豹顶皮球。  红色瓶子圆圆身,工艺木棒圆圆头,组成HAND的字母分散开,黄色橡皮筋扭一扭。  3.图中有多少小人?说说看,他们分别是什么人。你能将他们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统编本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编者基于语文能力生长体系,结合单元文本特质,精心提炼、编排的语文训练要点,是引领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更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但从当下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对语文要素的处理都陷入了一心为之但又机械生硬的泥潭。关于语文要素的训练究竟该刻意为之还是自然落地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要素真正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助力呢?  一、明要求:集中整理,了解语文要素“是什么”
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四篇课文中,《草船借箭》是根据原文改写以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形式呈现,剩下三篇均选自原著,略有删改,所以,学生在内容理解上会出现一定难度。但本单元课文编者在编排上十分用心,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