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更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更是个多面手的匠人,砌墙、盘梁、顺瓦、拉大锯、垒猪圈,他样样都拿得下。生产队死头老牛,不用去请屠夫,派人去把满更找来,他手持刀具,瞬间从牛脖子划拉到牛的水门那儿,随之刀口往两边皮肉之间深掏时,就听“啵——啵——”一声声脆响,不大点工夫,一张毛茸茸的牛皮,就被他给剥下来了。
  接下来,给牛开膛、翻胃、倒小肠子,他都干得有板有眼。之前,生产队请来屠夫宰杀骡马时,他曾跟着人家打过下手。很快,他就学会了。
  在盐区,满更属于那种见什么就会什么的主儿。小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织毛衣、打手套、补袜子,他看上两眼,弄明白对方是正手扣儿,还是反手扣儿,随后,他拾起针线来,就能飞快地帮人家织补了。乡邻的大妈们修鞋口、剪花样子,手持剪刀思量半天都无从下手,他接过剪刀来,剪出的花朵能闻香,剪出的蝴蝶、大青蚂蚱,好像是一松手就要飞走了似的。
  满更心灵手巧,只可惜他不识字,但他会造字。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西医在盐区盛行,家里人头痛感冒了,他去药铺买来西药片,医生告诉他早中晚病人各吃多少片,他怕自己记不住“医嘱”,便在西药片的纸包上,画上初升的太阳,表示那是早晨要吃的药物,而“太阳”旁边的几棵小树苗,便是早晨所吃的药物数量;晚上的药物,他画一个弯弯的月牙儿来做标记,而“月牙”旁边的几颗星星,就是晚上要服用的药量数。
  满更脑子好用,凡事都难不住他。公私合营以后,他几乎没有到生产队的大田里干过活,大队部的门窗坏了,牛屋、场院里少把木锨或短个喂猪的水勺子啥的,他找块木料来,斧头、刨子地修修弄弄就行了。生产队找个匠人来凿石磨,他跟在旁边搬磨盘;公社兽医站请来个劁牛蛋的,他陪着人家吃小炒,即便是乡间来个割生牛皮、拉绳索的,也少不了他忙前忙后地打下手。
  有一年麦收时,生产队从老河口那儿请来一对打铁的父子。家家户户把割麦要用的镰刀都收上来,准备淬火以后开镰收麦子。可炉灶支好以后,铁匠的儿子忽然感冒发烧,不能抡大锤了。
  而铁匠炉上的那活计,必须是师徒两人配合来完成。情急之中,有人想到了满更。
  满更没玩过铁匠炉上的营生,但他也很想试试。
  铁匠问他:“你干过石匠?”
  满更说:“干过。”
  铁匠说:“那好!”
  铁匠说:“这打铁,如同石匠手中的锤子一样,同样是打点儿,只是你抡起大锤时,看准我手中的小锤垫在哪儿,你的大锤就落在哪儿。”
  满更说:“好。”
  铁匠说,等我小锤在铁墩的耳朵上连续空擊两下时,就是告诉你大锤可以暂时停下休息了。
  满更说:“懂了!”
  接下来,铁匠又在铁墩子上,与满更现场演示了“急急风”和“叮咣叮”的基本打法,满更表示他懂了。
  “急急风”很好打,大锤跟着小锤走就行。而且,小锤打得急,大锤跟着打得急,两锤之间,如同两只斗鸡似的,对着炭火中钳出的那块血红的铁快速击打;而“叮咣叮”的打法,多少带点学问,其声调是“叮咣叮,叮咣叮”,而看热闹的众人笑骂那锤声是——
  你当鳖
  当就当
  满更那“鳖”当得十分卖力,并很快掌握了“叮咣叮”中师傅手中小锤空打墩耳的技巧。但是,铁匠在最后一道工序,即刀具打成以后准备淬火时,就不让满更上手了。满更很想知道那个“激铁成钢”的奥秘,他为此问过铁匠,铁匠笑而不答。事后,满更似乎也悟出一些道理。
  第二年,再到麦收时,满更跟生产队长商量,干脆别去老河口请铁匠父子了。满更就地起灶,所打出的刀具,尽管没有铁匠父子所打的那样光滑耐用,但也能勉强凑合,一家伙给生产队节省了好多钱。
  至此,庄稼人的活计,没有哪一件能难住满更了。
  然而,过“粮食关”的那一年,满更着实栽了一个大跟头。
  当时,全国人民都在饿肚子,有道是“工人师傅七级工、八级工,不抵农民半垄葱”,可见粮食紧缺到什么程度。其间,生产队喂牛的瘸三,偷吃了喂猪的糠菜,把肚子吃胀了起来,用当今的说法,他那是便秘了,或是肠梗阻,屙不下屎来,用开塞露,或是倒灌肥皂水的办法就可以解决。
  可当时人们不懂那些,且瘸三胀肚的那天夜里,风雨交加,不便进城求医,家人们用擀面杖顺着瘸三的肚皮往下擀,半天也擀不出一个响屁来。无奈之下,有人建议去问满更有没有办法。满更跑来一看,瘸三的肚子胀得跟鼓似的,心想能把他肚子里面的气体排出来就好了。随之,满更找来给牲畜们用的钢针,往火上烧了烧,一针下去,正扎在瘸三的心脏上……
  满更为此蹲了“局子”,且背上了坏分子的骂名。
  事后,有人提到满更,都说他太能了!后面的话,大家就不说了。
  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人家》获连云港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第16届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入围“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风吹乡间路》获“花果山”文学奖;《忙年》获“冰心图书”奖;连续六届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偷盐》入选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结集出版了《盐河旧事》20余部作品集。
其他文献
石奂云起小就和南院邻居李振宇要好。童年过去是青年,李振宇总是在石奂云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比如石奂云推磨累了,李振宇恰好路过,拐进磨房推一阵子,磨妥了才离开。又如大冬天早起挑水,石奂云不会摆筲,只好预备一条细麻绳,把水筲挂在井绳下面的铁钩子上,再用细麻绳拴紧,才敢卸下去大胆摆筲。总是在她还没踏上井台,身后就响起了李振宇的声音:“奂云,我帮你打水!”再如磨镰刀、磨菜刀、磨剪子,石奂云老隔墙喊李振宇,好
期刊
阳光明晃晃的。风,有一阵没一阵。天说热便热了,仿佛一步踏入苦夏。  一转眼,又是夜了。夜是白夜。台扇的风竟收不住汗。一急,他走出门,在相邻几家空调外机呼呼响的声音中踱了一圈。定了定,感叹:还是空调好啊!  转回家,心里的红章一笃:安一个!  家里有空调,那是在楼上儿子的房里。  儿子大了,那是他们的空间。  端午节,儿子一家从深圳回来了。临走时,儿子向他枕头下塞了一叠钱,说:“天热,你会受不了的,
期刊
刘奶奶住在后院那个动迁楼里,有时领着条狗在附近溜达。 老的少的都喊她刘奶奶,我认识她那年,问她高寿了,她瘪着嘴回答:八十了!手还打个“八”的手势。过几年问她多大岁数,她还是告诉人家:八十了!还是那个手势。大伙儿谁也不知道老太太到底多大了。  刘奶奶的狗儿唤作板凳,是条京巴,白色的,有点脏兮兮,短腿敦实,的确像个板凳。也老的不大爱动弹了,不管啥时候问老太太板凳多大了,老太太都说:八岁了。也是打着“八
期刊
1 水亭门  “前面就是水亭门了。”船家老宋道。  秋属金,宜刑杀。白露夜,水上俱浓雾,是杀人的好天气,这是师父常说的话。  师父说:“比起锦衣卫缇骑,你更像一个杀手。”又說:“比起杀手,你更像诗人。”  师父说:“总有一天,我会把绣春刀传给你。”  其实,我只想做自己。  码头上有人,远远地招呼:“可是阿先生?”  是个青年捕快,提灯在丈外,白面无须,笑容可掬。忽然纵身过来,掌风凌厉。我侧身让过
期刊
外婆一直坚称,立夏丸是要比我们这些孩子都懂事的,它只要会说话,就会是这个世界上最乖巧聪明的崽儿。  在小丸子来家里之前,是没想过他们俩可以相处得这么好的。毕竟,我外婆非常强势,上到我外公,下到我表弟跟我,都是在她的绝对领导下活下来的。小的时候不怕爸爸妈妈,一看我外婆变脸色基本就知道大事不好。  小丸子接来家前一天,外婆跟我商量,能不能不要定金了,猫也就别抱回来……如果知道之后发生的这些故事,大概这
期刊
重出江湖  依山傍水远离尘嚣的枫林深处,有个人迹罕至的处所,江湖人称红叶堡。  林间斑驳的阳光,慵懒地透过窗棂,映在一张病榻上。  几乎无人知晓,榻上那个嘴唇乌紫、昏迷多日的女人,便是十年前闻名遐迩的“武林第一绝色”叶绯琼。  阿珍忧心忡忡地凝视着主人,眉头紧锁。突然,外面传来“嗒嗒嗒”的马蹄声。阿珍眼眸一亮,霎时燕子般掠身而出。  山路上,一英武少年策马狂奔渐行渐近。与他同行的,是个白发银须神采
期刊
太子年方二十,气宇轩昂,卓尔不群,早到了大婚的年纪。而太子自幼好武,终日在东宫与四大侍卫切磋武艺,心无旁骛,但每逢皇后提及大婚之事,便以皇儿年幼为由推托。现今太子年及弱冠,皇后说什么也不顺从其意了。  皇后百般物色,相中了户部侍郎的千金,待择吉日纳彩。  这日,宫女禀报,太保夫人求见。皇后眉头一蹙,这个太保夫人素来会嚼舌根子,尤其户部侍郎的千金被选中后,屡次有意无意进宫诋毁。皇后知其本意欲将其女代
期刊
春分。黄河岸边的柳树吐出娇嫩的新芽,丝线一般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着。  连日春寒来袭,片片飞雪掩门,原本熙熙攘攘的集市冷冷清清。没有人注意到街头多了一个人,那人步履轻巧,足尖生风,地面积雪上竟无一个脚印。  大侠沈天要赴一个约。  街尾一间低矮的茅屋中炉火正旺,一缕药香从柴门的缝隙中穿过纷纷白雪,沁入沈天的鼻腔。  是药王褚一峰?沈天深吸一口气思索着,双脚弹地,披风鼓起,脚下雪花四溅,那溅起的雪花还
期刊
中午,店堂里仍然空空荡荡。厨师无聊地对老板说,耍两把?老板说,好吧。  可是牌局需要四个人,于是厨师唤来两位女子。  玩的是一種“推棋”的赌局。赌具是普通的象棋,一人做庄,三人押钱。厨师掏一把铜钱,分给两位女子。他说你们先去洗洗手,洗出好手气,让我多赢掌柜点儿。  两女子说好。垂了眉,去厨房洗罢手,回来,再垂眉坐下。  当然是老板做庄。他开始分棋,每人四颗。厨师把分给自己的四颗棋子反复地看,配成两
期刊
桃生与莫莫是高中同学。莫莫当然不叫莫莫,是桃生给他起的名字。桃生说做她的男友就应该像她的狗莫莫。与狗同名,让男友既耻辱又荣光。  在小镇,莫莫是一条有名气的狗。小镇位处荒山,无田可种亦无水域可谋生,但是有一所非常出名的高中。全镇的男女老少大多依靠这所中学过活:劳务,餐饮,住宿,租房,中介……将学校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男友高二时考学转过来。在这所中学不住校意味着两种人:要么学习差,要么很有钱,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