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定位应该要有所区别。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双语的最终目的是为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服务的,因此不能也无需对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提过高的要求,而是要在教师教学投入和对学生的引导以及教材的建设上下功夫。以EDA技术课程为例,对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定位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双语教学;EDA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040-02
  自教育部2001年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以来,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设双语课程。但是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及评价标准有些盲目,选一本外文教材,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语,或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外文参考资料,都可定义为双语教学。为了开设双语课程,甚至在不需要或者不适合开设双语的课程中强行增加英语的部分,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仅达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反而使得课程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反感,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双语教学嗤之以鼻。为此,国内从事双语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对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1-5]有从双语教学的界定和意义进行分析,[6-9]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探究,[10]有从双语教材选取的角度进行思考,[11]有从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12]有从管理和决策的角度进行评价。[13,14]这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对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双语教学上的区别及各自特点的研究还比较少,往往是采取同一个标准和评价指标来衡量。比如有些学校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作为申报双语教学课程必备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语教学的发展。
  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公共课程一般是基础性的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基础知识一般是经过长期发展,相对稳定的知识点。因此对于公共课程可以选择优秀的外文原版教材,这类教材内容安排合理,逻辑性强,外语表述通俗易懂,地道流畅。电类专业课程涉及的是专业知识,而电类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另外不少专业课程均配套有相应的实验教学平台,如果和公共课一样采用同一个标准选择外文原版教材,则很难和国内的实验教学平台相配套,更别谈实验平台的更新换代所带来的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有区别地制订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准入条件和评价标准,对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对于电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其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科目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用外语的方式进行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强化外语学习。因为专业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升华,在课程结束后或者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自主地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且不仅仅局限于对中文专业资料的学习(中文专业资料一般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新技术一般没有相应的中文翻译)。而双语教学正是弥补学生的这个缺陷,掌握了外语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多数的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把关注点放在了教师和学生本身的英语能力上。人们往往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失败归咎于教师的外语水平差,学生理解外语的水平有限。当然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却不是主要的。不能指望所有不是外语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的外语都像外语专业的教师那么好(尤其是口头表达),毕竟这样的教师还是在少数。也不一定都要全用外语授课,只要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的即可。专业课双语教学过分强调英语的部分,容易让专业课教师将专业课上成专业外语课,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英语语法、句型和地道的口头表达的研究上,而忽视本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对学生外语思维方式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在这过程中如果教师还能够通过本身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地道的英语表达做到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外语那就更理想了,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毕竟那样优秀的教师资源极其有限。
  另一方面,大家容易将教学失败归咎于学生的外语水平。实际上很多专业课的英文资料并不需要有多高的英语水平,除了一些专业术语外,生僻的单词很少,句子也非常简单易懂。笔者长期从事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发现不少参赛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好,有些甚至到了毕业还没有过英语四级,但是经过简单培训,均能很顺利地阅读相关芯片的英文资料,并通过比赛最终获得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其症结关键在于如何克服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笔者发现多数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因为心理对英语的恐惧,而产生抵触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
  电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还与另一个因素密切相关,那就是教材选用。一般双语教学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中文教材加英文译注。选用这种教材意义不大,因为很多电类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本身就是通过翻译专业英文资料得来的,这个过程会有意思的扭曲和翻译的错漏,再次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只会造成错上加错,使得翻译后的内容晦涩难懂。
  第二,中文教材加英文教材的选段。这需要学生同时购买两本教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太现实,并且两种教材很难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会打破两种教材原有的逻辑性和承上启下的内容安排。
  第三,英文原版教材。这种教材虽然好,内容通俗易懂,英语表达地道流畅。但是不适合国内的学生使用,因为很多电类专业课程往往有配套的实践环节,国内使用的实验平台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内不同高校的实验平台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学生无法利用该教材在本校的实验平台上很好地开展实践学习工作。   以上几种教材选择都有一个缺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专业课程一般是以多门基础课程为背景,甚至和其他专业课程还有关联,具有承前启后的关系,选择以上教材很难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因此较为理想的双语教学教材应该是自编英文教材,可以根据本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综合多门课程知识点,结合本校的实验教学平台,并根据课程专业的发展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最新科技发展同步,同时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进行辅助教学。但这对编写教材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专业知识的正确性,还要保证英语表达规范,并尽可能地道流畅,这使得参编教师的工作量巨大。
  以EDA技术专业课程为例对专业课双语教材的选择进行说明。EDA技术这门课程涉及的是刚刚兴起的技术,是一门新颖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15]其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该课程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基础,内容跟单片机和C语言这两门课程相关联,其知识点的延伸又跟SOPC和嵌入式系统课程相关。另外,该课程中涉及的大部分EDA器件均由国外生产和制造,对于一些新技术,相关的一些中文学习资料不全面,但是,网络上已有很多专业的全英文EDA网站,提供了十分全面的学习资料和大量免费的IP核设计。此外,EDA课程中的关键技术VHDL语言和Verilog HDL语言中的关键字均采用英文代码编写,其软件运行平台也大多数为英文版本,这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专业英文资料的学习能力。虽然现已有很多EDA方面的中文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多数内容是根据相关的EDA英文资料翻译过来的,往往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汉语式思维,甚至翻译不准确乃至错误,因此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此外,很多教材往往针对特定的EDA实验平台进行编写,无法很好地结合本校的实验平台进行后续的实践教学。
  笔者在上EDA技术课程过程中亲自编写了一本英文教材,并利用该教材对8届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授课。由于本校的EDA教学实验平台已经更新了三次,EDA器件从最初的FLEX 10K系列到中间的Cyclone II代再到现在的Cyclone III代,自编教材内容也相应地根据学校所购买的实验平台及上面所设置的实验项目进行更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平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实验内容以及课程设计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充分印证,并且能够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得到升华和综合。与此同时自编教材及时地跟踪EDA技术的发展前沿,完善和优化EDA教学内容,将世界各知名EDA公司最新发展技术和软件平台引入到EDA教学里面来。由于是新技术,没有相应的中文翻译资料,因此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很好地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通过双语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并通过充分挖掘与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增加与学生的教学互动
  专业课程本身专业性就很强,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深度,再加上双语教学,会让学生内心感到莫大的压力,尤其是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第一次课的动员工作尤其重要,必须跟学生充分说明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好处,同时尽可能淡化在该课程中对英语的学习,并通过举例说明专业课英语其实很简单,很容易掌握,即便英语未过四级的同学也能很好地掌握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对双语课程学习的信心。当然动员的过程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应该长期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过程。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互动分为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课堂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用英语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描述,但尽量不要去纠正学生的英语语法,而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予以充分肯定。课外互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师收集到的专业课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共享,并在该平台上进行作业布置和在线答疑等互动,应该结合跟本课程相关的国外优秀网络资源进行作业的布置,并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这些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不能脱离专业知识学习这个根本,双语教学的目的只是为提供一种拓宽眼界,深入学习专业技术的手段而已,背离了这个根本,双语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就像学习一门外语,除了能够看懂外语资料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而满堂课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教师在说和写,教师往往通过海量做题来提高学生做客观题的技能。所以很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人连最基本的日常对话都难以进行,寒窗十余年,所得到的仅仅是一纸证书,严重背离学习一门语言的宗旨。也正是这种分数为王的教学方式下,才造成部分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和抵触情绪,极大地抹杀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因此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要将以教师为主导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淡化双语教学中的英语部分的学习,不让英语成为学习专业知识的桎梏。对于英语水平相对差的学生,要因势利导,为其提供一个友好、和谐、舒适、放松的课堂环境,消除其对双语课程的恐惧心理。
  各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英文原版教材和互联网上的优秀资源,编写适合本校校情的专业课程双语教材。要充分调动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和编写双语教材的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2]武敬杰,许世彬,赵新雅.影响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3]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教学研究,2006,(3).
  [4]张同乐,程鹂.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邹芝.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J].教育探索,2009,(10).
  [6]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7]陈志国,蒋玲.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
  2005,(2).
  [8]黄崇岭.双语教学核心概念解析[J].外语学刊,2008,(1).
  [9]徐国琴,何奕娇.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思考[J].教育探索,
  2011,(8).
  [10]彭启琮.从学生的角度看双语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11]赵新洛.双语教学教材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7).
  [12]闫蕾,詹思延,吴涛.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途径的初步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0).
  [13]曾明.高等学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
  [14]张萍,何丽平,陈继荭.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科学管理三位一体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15]程江华,杨力斌,库锡数,等.以电子设计竞赛推动“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技术,2012,(7).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初中生学习化学分化始终是困扰初中化学教师的难题,借此本文以如何克服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现象为核心,分析现下初中生学习化学造成分化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解决
本文探讨高中化学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分层教学.为了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并动态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样才能将分层教学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发
摘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建设是上海理工大学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以及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优质课程建设思路和实践过程。力图通过优质课程建设,为培养未来高层次研究或技术型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优质课程;课程建设;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生活化教学在近年来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注意,这种教学方式同时也给了小学数学教师很大的启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内容,能将抽
本文以地质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为切入点,就地质类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针对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5点建议.
班级管理作为中学老师教育学生的重要课题,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中学管理已经不能像以往那样,只由班主任进行综合管理,而必须是各学科老师将
摘要: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成效有重要意义。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培训、支持保障、制度建设等推进工作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课程改革政策执行不力,也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课程改革;推进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037-03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自启动之日起,争论之声就不绝于耳。改革推行不久,便有人为之“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新课改的理念,培养出更符合时代标准的人才,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本文
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矿山地质专业人才紧缺,担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矿山地质专业与现代矿山对地质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矿山地质专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