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本课堂”中政治选择题答题效率的提高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以来,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中作选择题为重要的基础题型,它题目简洁、答案简明、解法灵活,其分值占有66分。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解好选择题,获取更多选择题的分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成败。本文从规范做题、合作析题、对话讲题、刻意练题等策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答题效率。
  关键词:选择题;小组合作;对话文化;刻意练习
  新课改以来,选择题在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中是重要的基础题型,它题目简洁、答案简明、解法灵活,其分值在总分中占有一半左右,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解好选择题,获取更多选择题的分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成败。“自本课堂”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会做选择题,提高做选择题的准确率,也成为政治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效率谈几点策略。
  一、 培养习惯,规范做题
  政治选择题从题型来看有很多种:现象题、归因型、意义型、认识型、启示型等等。虽然题型多种多样,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差不多。在学生一开始做选择题时,就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选择题,规范学生的解题,每做一道选择必须留下对题干、题肢的分析。俗话说:一个人的幸福来源于他良好的习惯,习惯能够塑造一个人。在选择题的解题上也是如此,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准确率的提高非常重要。
  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和题肢。题干一般由情境和设问组成,在分析题干时要求学生把情境中的关键词、句画出,把握情境的立意。在审读设问时,也要画出关键词如“范围关键词”: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制度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以及正误型关键词。
  对于题肢的分析同样要做好标记。第一步,排除错误项,对于本身错误的题肢在错误处要求学生用“×”标出。第二步,结合材料和设问的分析,把干扰性的题肢用“\”标出。
  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求做好相应的标记,不仅有助于做题时准确率的提高,在将来的复习中也可以一目了然明确答案的缘由,提高复习的效率。但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教师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更需要教师严格的要求。当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解题习惯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小组合作,探究析题
  新课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求从“生本课堂”走向“自本课堂”。即从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进入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第三种教学关系”,在教中学、做中教的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小组成为自组织,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选择题的讲解过程其实也可以成为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式学习。分别就自己错误的题目在师生的合作之下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作解题的过程也使学生很好完成了知识学习、方法感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 师生对话,讲解错题
  传统的选择题讲解过程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接收信息、存储信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对话文化”,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形成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选择题的训练中进行思维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明确正误,而且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把错题讲解给老师或者同学听,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许多同学在做错选择题时经常性地认为是“粗心”造成的,其实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好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或者存储很有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面对这样的错误,可以试着多采用“对话”性质的选择题讲解方法去讲解题目,因为当自己以为很明白的事情,当给别人讲解时,有时说的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顺畅,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和解题思路上的问题。如果针对错题,学生可以讲解得非常透彻,说明对于这个题目,学生已经真正掌握和理解了。
  四、 变形训练,刻意练题
  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认为:“决定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既不是聪明,也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在政治选择题训练中,我们经常做题海战术,题目做了无数套,可是准确率却没有提高,原因在于只是简单重复的做题目,甚至在很多相同的题目上重复犯错,正确的方法就是把错题集中起来,主攻错题。同样可以采用“刻意练习”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刻意训练过程中,教师把选择题变成判断题这种题型进行练习和巩固不失为一种妙招。判断题相比较而言,它有着选择题和主观题无法比拟的优点,容量小,耗时短,知识点广,识错率高等,只要教师能合理、灵活地运用判断题,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解完选择题后,教师可以把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改编成判断题,在课前或课上前给学生做简短的限时训练,例如:
  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顺应这种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相比4G每秒100MB的峰值速度,5G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这表明: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消费意愿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③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④科技含量高低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本题中的每个选项以及材料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一个判断题加以练习,这种刻意的变式训练有利于教师更迅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消除知识的盲區。
  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好这部分题目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做题习惯,正确的解题技巧,以及准确的逻辑思维,希望以上的策略可以帮助同学提高解答这类题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红顺.2017年课堂改革的六大趋势[N].中国教师报,2017(1).
  [2]顾明远,佐藤学.课堂的着力点是什么?[M].基础教育参考,2017(1).
  [3][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美]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著. 刻意练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
  作者简介:莫冬娟,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科技不断地发展,在教学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物理教学中,是当前物理的教学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使物理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有助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分析了信息技术、物理的教学相整合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信息技术于物理教学当中具体应用,并对两者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设计;探究  一、 引言  物理课程是具有
摘 要:与初中物理直观性相比,高中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物理课堂成了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媒体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初中知识的迁移,将初高中物理有效地衔接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改变,幼儿教育主要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形式,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不仅是思维上还是身体上都表现得很活跃,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增强幼儿的体质,构建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需要做好学生的运动知觉能力培养。本文主要从幼儿阶段的体育游戏教学入手,探讨了培养幼儿运动知觉能力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实现幼儿身体素质
摘 要:我们都知道当今这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它使我们的更多畅想成为可能。现如今,多元信息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们逐渐探索出更高效、更便捷的发展方向,例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美术的教学当中。当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声情并茂地传授美术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
摘 要:政治作为高中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目前高中生人文素养比较低,因此,高中政治老师必须采用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對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目前素质教育并不只是知识的教育,
摘 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对任何民族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当今素养教育的要求之一。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培养历史兴趣,抓住学生的“心”,不忘初心,方得创新;二、营造活跃氛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三、小组合作互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四、培养创新动机,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五、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看待历史,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多方位综合考虑,才能更有
摘 要:当下阶段,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要想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就需要寻找新的辅助教学方式,例如,微课教学。微课渐渐进入课堂,走进我们的视野。借助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还可以用来巩固知识,课后预习。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一、 引言  目前,微课在初中教学课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地理微课就
山东某预备役团三营七连预备役排长刘吉坤,在部队学过大棚种植技术,复员后又到寿光、临沂、莱芜等地参观大棚蔬菜种植。通过申请新农村助农贷款,他投资25万余元,建起了5个冬
摘 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地图技能是高中生地理素养的核心,包括绘图技能、读图技能、用图技能、析图技能。学生的绘图技能作为地图技能的核心组成之一,应当给予重视,并进行培养。  关键词:绘图能力;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地图技能就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是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動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这个整体的角度不仅单纯指的是从地理学角度的综合分析,而应该从更广阔的领域,包括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科学与地理学科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多学科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