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习新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标准下,如何采用新模式教学初中生物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本领域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开放式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和转化式学习模式,探析自己对高效课堂的构建的见解和思考,希望能给该领域教师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新模式;高效课堂;开放式模式;探究式模式;转化式模式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本文探讨和提出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具体模式,开放式学习模式发掘学生创新潜力,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转化式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变迁能力。三种学习新模式不仅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满足课堂教学要求。
  1.开放式学习模式
  开放式学习课堂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和愉悦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看待问题的环境和机会,使学生正确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并达到知识点与学习技能的同步。初中生物开放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把已学的生物知识点与新知识点合理地整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建立学习思路及创新意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讲解“呼吸作用”时,往广口瓶中的萌发的种子中放入一些燃烧的蜡烛的气体,结果蜡烛熄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广口瓶中产生什么气体?”,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互相讨论,最后给出解释说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了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蜡烛灭了。通过开放式学习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考,产生求知兴趣,培养探究问题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再如,教授“血液循环”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形式为学生展示血液在动物体内流动过程及相关器官,之后设计一个类似迷宫的血液系统图,让学生扮演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角色,并考虑会遇到哪些器官或如何输送氧气等任务,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理解知识点,使学生具有有进一步探索精神。
  2.探究式学习模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基于现实生活或学科领域提出的研究问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定条件或环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一些探究活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仅使学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而且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初中生物的一般方法——发现、认知及解决问题。如进行“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学生可以选鲜香菜、花心萝卜、马铃薯等多种材料,教师提供有不同溶度的盐水和糖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实验思路及预计结果,对实验条件进行确定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真理的能力。如“观察植物叶的结构”的教授中,教师帮助学生准备常见的菠菜叶、夹竹桃叶、大叶黄杨叶、蚕豆叶等多种叶子,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各自特点分组,使得学生之间优劣势能够进行有效互补,避免小组中能力的不均衡。可以把6个人分为一组,这样效率也较高,每个人知识资料利用合理,成功率较大。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在小组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并与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从而总结出自己的实验是否操作合理和结果正确。再如教授“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利用溶液培养法准备不同的营养液——蒸馏水、全营养液、缺K营养液和缺P营养液,其用于相同健壮的大豆幼苗的培养中,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并展示其成长状况,引起学生讨论和思考。
  3.转化式学习模式
  转化式学习模式是基于教师的诱导下,采用多种形式把新知识点转化为已学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新学知识正确的理解和深刻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教师采用转化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该方法适应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要求。如教师在教授“生物生存的环境”时,可以首先展示几幅不同生物生存环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出其中不同,引发学生兴趣,,进而为新课程学习做足准备。再如,“营养物质的吸收”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小肠壁结构图,教授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转化思想,以小组形式模拟出小肠壁的模型,并让学生介绍本小组模拟的小肠壁模型中各个部分,进而让学生了解该节课的知识点,最后学生很简单地获得小肠的内表面积大有利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作用这个重点。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再如,教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时,学生了解到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后会变弯曲。之后,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气球,利用气球模拟保卫细胞,并往里吹起,可是学生观察到气球并没有随着膨大而变弯曲,这时学生想办法如在气球上涂有胶带等,可以看到气球表面自动弯曲,这样理解了气孔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4.结语
  教授初中生物的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改变教授课程。生物教学应该采用新模式,激發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思,探究精神和变迁能力,同时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及竞争合作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凯.初中生物实验课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25):152.
  [2]徐凯捷.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08(45):176-17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其中学习方法的引导比知识教授更重要,因为学生掌握了地理学习方法,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知,提升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兴趣;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给予学生的是鱼,而很少授予渔,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大量习题的训练下,认知是“清晰”的,但是离开了学
【摘 要】高中物理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物理课程标准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得到实现。本文进行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体验式课堂活动应当具备丰富、活泼、有创造性等基本元素。当前高中物理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一直备受高考关注。在学科地位日益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所以要重视课堂活动的丰富化,着力构建高效优质的高中物理学习体验式课堂。  【关键词】探究活
每到一个幼儿园参观,发现他们的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及想法,有的教师回去便急着模仿,可是却不能为自己班的孩子所喜欢。作为农村幼儿园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不能照搬别人的,应该创设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喜欢玩,并能在区域游戏中能得到好的发展。  一、营造农村特色氛围,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适应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
【摘 要】校本课程是一种学校课程,属于课程管理的一个方面。目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算顺利,主要制约因素有许多。本文简要分析了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以学校为中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网络为纽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美术课程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旨在发掘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
2003年10月29日,骑士对国王,勒布朗·詹姆斯迎来了NBA的第一战。第一节进行至8分58秒,他在底线附近,中投出手,生涯首分入账;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成为了联盟历史上第七位“三万分
概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要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提供创新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信息资源的规划与采集方式。
21世纪,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学习竞争的社会,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衰的灵魂,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吸纳、应用不断出现的新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可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的指导;重视结论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