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国领先的“家门口”养老 如何叫好又叫座?

来源 :家庭服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老了,怎样养老?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国,受经济收入的限制和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的影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依然是多数老年人的选择。青岛一直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领全国之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表现在机构养老方面,是普通床位大量闲置与护理型床位一床难求形成的鲜明对比。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更加突出。过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多由居(村)委会提供。居(村)委会为健康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尚可应付,为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医养结合服务,则显得力不从心。如何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如何把专业医养结合服务精准推送到老年人身边?
  日前,青岛60家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集中开业。至此,青岛已建成并开业运营这类养老服务中心82处,签约家庭养老床位4 949张,吸引了40家知名養老服务品牌参与运营。到2020年年底,青岛市将建成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8处,覆盖全市所有城区街道。这是以家庭养老床位为切入点的“大胆破题”,让医养结合的养老床位从“有限”变成“无限”。而在推进过程中,如何让这一好事“叫好又叫座”,也亟须进一步调动基层治理力量,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打破“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怪圈
  过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绝大多数由社区居委会运营,既无服务资质也无服务能力,只能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地,而面对真正需要刚性服务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却束手无策。青岛市民政局局长王哲用“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为此,青岛市出台了指导新一轮改革的统领性文件《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转型”等目标任务。随后,又陆续出台行动计划、用房规划、服务补贴、队伍建设等8个配套性文件,构成青岛养老服务业发展“1+8”新政体系(以下简称新政)。根据新政,只要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属或监护人与街(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订服务期1年以上的服务协议,并从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生活照料、助餐送餐、精神慰藉、助洁助浴等项目中选择3个以上的服务内容,每床每月消费金额达到350元以上,即可视为一个“家庭养老床位”。
  同时,根据新政,青岛市在街(镇)一级引入具有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资质的养老组织,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一级将原有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转型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中心作为整个街(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牵头者和提供方,可以提供助餐送餐、助洁助浴、康复护理、康复辅具租赁、长短期托养等服务,同时,对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质量开展信息化监管。中心对服务站实行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运营和管理,并通过服务站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入户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对于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政提出由街道社区提供600~1 000平方米免费用房政策,可以是街道社区闲置房产、新建小区配建设施等。确实无法解决的,由街道负责租赁房屋,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全额补助。
  青岛是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程度高、高龄化态势突出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6.6万,老龄化率达22.2%,8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31万。全市失能失智老年人有10万人左右,但在养老机构中入住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只有1.8万人,也就是说,约有4/5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没有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因此,青岛市鼓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进行签约服务,一旦确立签约关系,认定为家庭养老床位,政府会根据家庭养老床位每人每月给予街(镇)级养老中心350元运营补贴。”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说,为了让8万多没有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到政策红利,青岛市制定了两年行动计划。2020年要在每一个街道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即98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在2021年覆盖到农村36个镇,建成36个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把专业医养结合服务“搬回家”
  表面上看,签约家庭床位相当于把机构床位搬回家,但更深层含义是把专业的医养结合服务搬回家。要想改变过去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零敲碎打、良莠不齐的供给方式,就必须围绕家庭养老床位,理顺供给机制。9月11日,记者走进青岛市辽源路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据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贾海燕介绍,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依照五星级标准打造,面积近1 0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活动室、社区食堂、康复护理室、长短期托养室、医疗保健室、助浴室、输液室等空间,并配有中央厨房,可为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老年人提供个人照顾、保健康复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午吃饭时间,中心食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年人。现年80岁的鲁秀妹就是其中的一位。炒洋葱、四喜丸子、一个素包子加一份玉米粥,她的午餐花了12元。因为中心开业前期,她的女儿做了充分的“调研”,并将已经在即墨某养老院住了两年的父母接回,与辽源路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养老床位,让父母又重新回到了已经离开两年的家。在康复大厅,记者见到了今年72岁的李万瑛。因为老伴在一个多月前突发脑梗,出院后去哪里康复一直困扰着她和孩子。按照原来的打算,李万瑛想带老伴到医院康复,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十分容易的七八公里路,却成了老两口的“拦路虎”。“直到我们楼长找到我,和我说就在离我们家200米不到的地方开办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做康复,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李万瑛说。
  贾海燕介绍说,虽然中心刚刚启用不久,但是已经有6名老人预约了长期托养,中心将根据老人的状况进行评估后收费。“如果只是白天托养,收费标准在每天26元至116元不等,晚上居住的话最低每天50元。有的老人想白天在这里托养,晚上由子女接回家。我们也正在做调研,不断拓展服务内容,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记者了解到,随着青岛市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陆续开业,一些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也都享受到了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送餐、保洁、喂药等基本服务以及洗浴排便、褥疮护理、药物管理等基础护理服务,遵循就近就便的原则,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派驻在服务站的养老护理员提供具体服务;而临床护理服务则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病专科医护人员根据约定的时间入户开展。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街道82岁的吕身敬老人由于患有心脏病,且近期得过心梗,让因工作原因无法在身边照顾他的女儿、女婿放心不下。得知街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后,吕身敬的女婿专门回青岛为老人签约了家庭养老床位。每周一至周六中午,合肥路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会派专人给吕身敬老人上门送餐。青岛市市北区台东街道福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辖区87岁的老人孟庆贤,除了预约午餐送餐服务外,还预约了上门理发和保洁服务。工作人员董伟华拎上理发工具箱,熟门熟路地来到老人家中为其理发。   据介绍,为有效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青岛市民政局对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的250多个项目统一了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对服务人员进行了上岗前的标准化培训。对每位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政府在给予1 000元的适老化改造补贴的同时,还会在他们家中安装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终端。除了可通过服务终端下单预约养老服务外,服务终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当养老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时会自动开启,对服务流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录音录像除了街(镇)级养老中心智慧养老平台的后台能够看到,由质量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外,老人的家属也可以观看。此外,青岛市还将建立区级、市级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确保通过该中心大平台,让全市每家每户签约老人的服务流程都能得到有效监管。
  养老供需对接亟待基层发力
  記者了解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这一有利于老年人和养老组织的“好事”,在推进过程中也曾遭遇尴尬。“现在老人都有防备心理,担心遇上骗子,更让入户难上加难。以入户介绍政策、调研需求为例,我们中心的社工一天敲20户老人的门,开门的老人不到一半儿,能让我们进到家里仔细介绍政策、了解需求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有防备心理的老人中就有鲁秀妹。“我和老伴从养老院回来后,心里就一直打鼓,会不会这个中心开两个月就倒闭了?这里的康复理疗等服务是不是非法行医?我们俩和孩子也都一度怀疑中心的正规性。但是后来社区主任和楼长到家里给我们介绍了青岛市政府制定的这个好政策,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鲁秀妹说。怎样把好事办好?社区、楼长的基层治理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年64岁的赵桂芝是青岛市福安小区4号楼1单元的楼长。对于楼里36户住户的情况她了如指掌。她曾到楼上有60岁以上老人的20户住户家里进行耐心细致的宣讲,有7户老人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约,享受到了舒心的养老服务。
  由于刚刚试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精准化上还需下更多的功夫。通过入户调研发现,居家养老服务老人的需求有很多。“比如有的老人表示,子女都在外地,自己是空巢老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有没有陪聊这个业务?这也需要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让志愿者的作用在其中充分显现。”一位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此,青岛市民政局正在建设青岛市养老“时间银行”,2020年年底之前将上线运行。“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小程序推出后,将发动更多养老专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换取服务时间存储于养老‘时间银行’中,从而推动政府制定政策扶持、市场专业化运作和志愿者参与的相互补充的养老‘青岛模式’。” 青岛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来源:半岛网)
其他文献
近日,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杭州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的实施意见》,这意味着杭州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正式开始了!家政服务行业企业将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利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又将享受哪些福利?快来看看吧!  2019年底,杭州市作为首批32个试点城市之一,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杭州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赴1
期刊
甘肃万城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城养老)是万城集团投资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清洗家政、电子商务、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万城养老是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会员单位,是甘肃省最早创立居家养老(虚拟养老)服务模式的企业之一。  万城养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清洗保洁、保姆月嫂、康复陪护方面形成了庞大的客户群,家庭服务项目扩展到200余项,服务项目日趋完善,目前已成为甘肃省家庭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企业
期刊
两年的时间里,从带有“年轻”标签的“80后”CEO到圈内知名的家政产业互联网运营“老兵”,张浩成熟了很多。這份成熟既是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使然,更是靠在家政行业的摸爬滚打淬炼而成。采访过程中,张浩反复强调,6 000万元的市场融资只是江苏斑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在发展过程中迈出的一小步。未来,他将继续加大在帮助家政企业和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数字化方面的战略投入,继续扩大斑马的市场覆盖面。
期刊
2020年9月20日,哈尔滨市报纸投递员张正红用她的细心和爱心及时挽救了生命垂危的88岁独居老人。人们在被她热心救人的暖心故事感动的同时,也急切盼望尽快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困难重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春节之后大部分社区日间照料及社会养老机构都处于停业状态。记者日前走访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几家助老服务中心,他们正按照相关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陆续恢复运营
期刊
西式早餐在品种和内容上比较注重营养搭配,科学性较强。西式早餐中多为选料精细、粗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如各种蛋类制品、面包、各种饮料等。这些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从合理膳食的角度讲,西式早餐是非常适合作为早餐食品的。  本期宋小编厨房栏目,教您做几道西式早餐,为您冬日的餐桌带去一抹暖阳。  蘑菇煎蛋卷  煎蛋卷是西式早餐中常见的蛋类制品之一,形状有呈椭圆形棱状的蛋卷和呈半圆形或扇形平面状的蛋卷两
期刊
每天8时30分,林莉准时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年7月,林莉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王府管家高端家庭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府管家)工作。入职近4个月,林莉已成为服务7个家庭的管家,通过与王府管家派出的驻家服务师的配合,她和服务团队可为各个客户家庭提供清洁、育婴、老人陪护等基本服务,也可提供家宴、理财等高端定制服务……  这正是中山市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新趋势的缩影。在广东“南粤家政”工程实施的背景下,中山家政服
期刊
让婴儿拥有水嫩嫩的皮肤可以说是每位妈妈的心愿。虽说婴儿皮肤的状况由遗传基因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后天合理保护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状况,而护理婴儿皮肤要从婴儿阶段开始。那么,婴儿皮肤应该如何护理?婴儿皮肤护理的要点是什么?  婴儿皮肤如何护理  保持婴儿皮肤酸碱平衡。婴儿出生不久,皮肤尚未完全发育,皮肤无法自我实现酸碱平衡。因此,婴儿洗澡时需要使用婴儿专用的温和纯净的肥皂和沐浴产品。质地温和的肥皂或沐浴
期刊
2020年10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风采大赛总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代表队共160名选手参加了家政服务人员、家政培训人员、家政经理人3个类别中家务料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家政培训、家政经理5大项目的技能竞赛角逐。  10月19日早上7点20分,各地选手4人一组,依次进入备战室。7点30分,在率先进行的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比赛中,选手
期刊
平时提到月嫂,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上了年纪的阿姨,但看到孙玉珍,你会改变固有的认知。49岁的孙玉珍年轻、时尚、大方,长相一点不像这个年龄段的人。孙玉珍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在没从事月嫂职业之前就特别喜欢跟小孩子打交道。因为有爱心,加上她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所以她在月嫂这个岗位上越做越好。孙玉珍说:“现在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年轻人的观念也跟大城市同步了,很多产妇选择雇用月嫂,就是看好了月嫂的专业性。”  2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WT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由此可见,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定义。通常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