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集入组患者微波消融前1周内与消融后1月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s)、NK细胞组成(%);用流式荧光仪检测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2、IL-2、IL-10和IL-4水平(pg/ml)。结果: 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比例与IFN-γ、TNF-α、IL-2、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差异;IL-12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31)。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能够显著升高IL-12,从而促进Th2/Th1偏移,参与免疫调节。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癌;免疫功能
  肝癌现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两位,手术切除率仅为10-30%,术后5年复发率可高达80%以上[1、2]。近10年来,影像引导下肿瘤微波消融治疗(microwave ablation,MWA)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是继手术、放化疗及生物治疗后又一种治疗临床肿瘤的有效方法[3]。国内外研究报道[4],MWA不仅可使肿瘤原位灭活或局部根除,还可促进Th2/Thl偏移,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但国内关于微波消融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报道尚不多。本研究拟探讨微波消融如何参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39例,其中经B超或CT引导穿刺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5例、继发性肝癌3例,无病理结果但依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5例、继发性肝癌16例;单发16例、多发23例;女性12例、男性2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岁;病灶直径1~10cm,平均直径2.4cm。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凝血障碍,无感染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无意识障碍及恶病质;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后1个月内未进行放化疗、手术及生物免疫治疗。
  1.2 方法及仪器
  1.2.1 标本采集及检测指标 采集患者微波消融前1周内与消融后1月晨起空腹静脉血3ml。采用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s)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组成(%);采用Luminex流式荧光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型:IFN-γ、TNF-α、IL-12和IL-2;Th2型:IL-10和IL-4)的水平(pg/ml)。以上试剂盒均为BIO-RAD公司生产,检测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
  1.2.2 仪器 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METI-IVB型微波治疗仪;东芝Aquilion Two CT扫描仪,美国Philips公司iu22彩色多普勒成像仪。
  1.2.3 微波消融过程:患者取适当体位,CT扫描或超声定位,标记体表穿刺点,消毒手术区域、铺无菌洞巾,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CT或超声引导下将微波刀贯穿肿瘤病灶。根据肿瘤大小、个数及位置调定消融功率及时间,采取局麻或静脉全麻的方式进行。消融达预定时间后拔出微波刀、压迫止血、消毒穿刺点、敷料包扎。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比例 治疗后Tregs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减低,NK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但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水平 治疗后IL-12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FN-γ、TNF-α、IL-2、IL-4和IL-10水平比治疗前降低,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力随着肿瘤不断生长而进行性下降,特别是晚期带瘤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肿瘤免疫抑制可通过抑制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继而抑制T细胞发挥功能,改变Th细胞因子的分泌谱,使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下降,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上升,即Th1/Th2型偏移。相反,Th2/Th1型偏移具有抗肿瘤效应。
  Alkozai等研究报道,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功能减低,发生了Th1/Th2型偏移。TNM分期越晚,外周血中Tregs细胞含量越高,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导致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缺陷,诱发肿瘤产生和发展。Th细胞主要通过活化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抗肿瘤免疫。IL-4、IL-10为体内负性调节因子,两者可以协同下调抗原递呈细胞及Th1型细胞活性,抑制IL-2、IFN-γ合成,不利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IL-12可调节Th1/Th2分化,诱导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增殖,产生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IL-2可刺激NK细胞增殖并活化,协同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MWA可以降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s细胞比例,减少IL-4和IL-10水平,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降低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水平,解除或减轻肿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参与免疫调节。MWA可提高NK细胞含量及其活性,显著升高治疗后IL-12水平,协同增加抗原呈递细胞数量,进一步提高抗原提呈效率,从而改善肿瘤免疫疗效。治疗后IL-12水平的显著升高,说明MWA灭活肿瘤的同时可刺激机体Th1型细胞因子分泌, 产生较为明显的Th1型免疫应答或Th2/Th1偏移。
  TNF-α不仅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诱导NK及巨细胞的毒性,诱导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成为机体抗肿瘤防御机制之一。而肝癌患者IL-10的高表达对TNF-α起抑制作用,通过抑制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表达降低其抗原递呈能力。IFN-γ只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可通过强化肿瘤细胞的免疫源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IFN-γ、TNF-α水平比治疗前降低,说明微波消融并没有显著增高肿瘤患者免疫调节功能。
  微波消融治疗以其局部肿瘤坏死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少,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肿瘤的转移与复发等优点为恶性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改变了某些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模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行微波消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机体免疫细胞因子的改变,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如何能使微波消融治疗与免疫治疗更好地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Chen MF,Jeng LB,Lee WC.Surgical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aiwan[J].World J Surg,2002,26(6):742-747.
  [2]Shimozawa N,Hanazaki K.Longterm prognosis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Am Coll Surg,2004,198(3):356-365.
  [3]Gillams A.Tumour ablation:current role in the liver,kidney,lung and bone.Cancer Imaging,2008,8(Suppl A):S1-5.
  [4]Quintini C,Hirose K,Hashimoto K,et al.“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is a misnomer:the cause is portal hyperperfusion,not arterial siphon[J].Liver Transpl,2008,14(3):374-3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为了探索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调查。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表》,对2014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3591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的调查。结果:3591例65岁以上老人经体质辨识问卷调查,平和质人数最多,共1311例,占36.51%;发生偏频体质居前五位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结论:根据体质辨识调查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资料,行DSM-IV中脑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诊断,其中,诊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8例(37.50%)为脑卒中后抑郁组,其他患者为非抑郁组,对两组患者行年龄相关白质改变(DWMHs)量表、Fazekas评分方法评价脑白质
期刊
摘要:目的:寻求指骨骨折无创、方便、有效的牵引和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固定钩用胶粘在指甲上或远端甲缘钻孔并用石膏并铁丝支架固定,复位后行无创指甲牵引治疗不稳定指骨骨折,并随时调整牵引力。结果:本组38例不稳定近节指骨骨折,骨折愈合率100%,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8%。结论:无创指甲牵引治疗不稳定指骨骨折,简单方便、实用、固定稳定,对指骨不稳定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无创牵引,外固定架,指骨骨
期刊
摘要: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成为医生前的必经阶段,其间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十分必要。因为医患沟通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且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减少医患纠纷,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基于此,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必须作为新时期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程。  关键词:临床教学;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实习医生在临床实习中无法避免医患沟通,为此加强临床教学中医患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硫辛酸与甲钴铵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研究收集到的12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成硫辛酸与甲钴铵联合治疗组即A组、单独甲钴铵治疗组B组、单纯对照组C组,每组各为40例。治疗结束后将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B组和C组,表现在:A组无效1例,B组无效16例,C组无效27例,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HFU技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DP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DPN组(n=51)、NDPN组(n=45)和CON组(n=35),进行HFU对比诊断。结果:DPN的HFU特征为神经束回声减低,“筛网状”结构模糊,神经外膜增厚、不平整,与毗邻组织的界限不清;患者多普勒彩超出现血流信号的概率较大(X2=8.624,P=0.014);周围神经左右径、内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修补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差别。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手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不同手术方式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妇女共86例为观察组,同期无肿瘤8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问卷发放方式了解高危因素的存在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广泛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的存在情况及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HPV感染、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ICU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纳洛酮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ICU诊断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24小时血清乙酰胆碱。(2)研究组和对照组达阿托品化时间、乙酰胆碱活力恢复时间及死亡率。结果:(1)研究组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根据患者用药剂型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混悬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溶液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药效持续时间为6.1小时,临床有效率为6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观察组药效持续时间为9.2小时,临床有效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观察组在药效持续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