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和探究是选修课的两个关键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诞生以后,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便应运而生。根据选修教材编辑成册和课程标准精神所指可以看出,探究和积累是选修课的两个重要关键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两个主要内容。
  一、积累——开启教材的宝库和钥匙
  积累,就是逐渐聚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整合”、“收集”、“搜集”、“梳理”、“归纳”、“归类”、“整理”、“增加”等。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集腋成裘等,都是“积累”意义的高度概括。教材里有多少瑰宝,怎样打开这座宝库,积累是最好的钥匙。我们知识的增长,问题的发现,科学的发明,事业的成功,学业的进步,甚至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都是积累所致。从小学到高中,是年龄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正因为这样,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梳理”,通过“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时机,主要在课堂,积累的对象,主要是文本,积累的内容,可根据课文特点、编者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积累的角度,重点是新鲜知识,要因课文和模块而易。值得一提的是,选修教材中可积累的新鲜知识甚多,更是积累的最佳领地。例如《中国小说欣赏》模块中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伟大作品,其中涉及的各种知识极为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即使是入编的这则节选,也同样传达了多种知识。根据课文实际,可从如下方面积累:
  一是“积累”人情口语:将养、望候、常法、中用、形景、添养、素日、多心、往日、受用、方才、兴出、新文、要紧、多事、情分、用度、多嫌、只管、烦难、多情、难得、应候、说不得、禁不得、怨不得、背地里、正经人
  二是“积累”频繁成语:天翻地覆、虎视眈眈、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同病相怜、惊师动众
  三是“积累”文化常识:春分、秋分、礼数、太医、五谷、杂书、丫头、燕窝、嫁妆
  四是“积累”人物特点:
  ①林黛玉:聪明无比、内慧外秀、迷离梦幻、多病柔弱、动静交融、才华横溢、天生丽质、多愁善感、多才多艺、孤独高傲
  ②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掘、大家闺秀、热情诚恳、世故冷峻、圆滑玲珑
  五是“积累”保健常识:添养、精神气血、益气补神、平肝健胃、滋阴补气
  六是“积累”文言俗语:①食谷者生,②死生由命,富贵在天,③司马牛之叹,④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这样积累,分类呈出,科学整合,使文本主要知识清晰化、明朗化,优势显著,梳理恰当,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当然,积累的前提,是为了知其然,终极是为了运用,仅仅罗列封存,束之高阁,还是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如人情口语“将养”应怎样解释,“礼数”知识在古代有哪些,人物特点在文中有何表现,保健知识有无道理,与今天的保健理念是否矛盾,文言俗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在文中有何作用。这样思考诠释应用所得,积累就是动态的主动的积极的,不仅有助于消化文本,增进理解,而且可以熟能生巧,转化为应用,上升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知识,就是在积累智慧、积累能力、积累财富。
  二、探究——开拓教材的宽度和深度
  有了丰富的积累,就有了探究的基础和资本,可见,积累是为探究服务的。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探寻”、“探索”、“探讨”、“研究”、“研读”等。选修教材与必修文本一样,都是以文和图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系列、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容量都是固定的,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动态地“研读”教材,积极“探寻”其中的真谛,用多色多棱的眼光来阅读,它们又是不固定的,是无限的,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文一乾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探究”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探索”的眼光,积极“探讨”其中的奥秘,让教材膨胀放大,从而发现新问题,步入新境界,获得新知识,享受新成果。探究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层次主要是指纵向开拓,正向妙思,逆向求异,多向联想等。无论何种课文,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渠道的探究,都会使被探究的内容和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深刻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以“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项羽之死》为例。
  《项羽之死》节选自《项羽本纪》,篇幅很短。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则文言作为选修文本,笔者以为,最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值得探究的东西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带着为课标“探究”理念服务而坐客于选教材的。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文本内容,以“探究”为主要解读途径,在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
  “探究”环境背景。项羽出垓下,过淮河,误入阴陵,困于东城,死于乌江,一路损兵折将,形势急转直下,这就为项羽的悲剧提供了极为具体的背景,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呢?由此展开探究,形成如下要点:①说明项羽大势已去,英雄再无用武之地;②被阴陵农夫欺骗而误入沼泽,说明已失去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失天下;③不听亭长建议,说明他刚愎自用,虽已无力回天,却还要沽名钓誉;④水与泪有关,以乌江为项羽自刎之所,使他的下场显得更加凄凉悲惨。
  二是项羽为什么要死在这里?
  “探究”刘项之争。项羽起兵八年,势不可挡,随后与刘邦形成争霸之势,“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之后,这种争霸就更加激烈,鸿门之宴,是这种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坐失良机,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便决定了项羽以失败告终。八年之后,项羽被追至东城,最后自刎,这一结果,实际上从鸿门宴就已经开演了,刘项之争终于以项羽彻底失败落下帷幕。这样探究,因果相关,追根溯源,长时间,大跨度,使学生对这段汉初历史有了高屋建瓴的深刻印象。   三是项羽是怎么死的?
  “探究”悲壮情景。史家给项羽的盖棺定论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之死,当然有“英雄”的气概和特点,根据文本可知,他的死悲壮激烈,惊天动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探究因此生成:①项羽动作,第一组:惊—起—饮—歌—泣,第二组:呼—驰—斩,第三组:嗔—叱,第四组:驰—斩—杀—亡。②项羽的语言:惊呼、歌诗、回顾、总结、赠马、赠头。可见,项羽身陷绝境,托身无所,却大义凛然,面无惧色,勇猛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但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在这里,项羽的泪是“英雄之泪”,项羽的歌是“英雄之歌”,项羽的死是“英雄之死”,项羽的败是“英雄之败”。这样的典型,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人们不曾忘记他,并成为众多文学艺术家宠爱的创作素材。这样探究,既忠于文本,又扩展开来,居高临下,准确到位,对项羽之死的悲壮情景,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四是项羽为什么要这样死?
  “探究”人物性格。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他死在江边,死在战场,死在自己手里,与这个落魄英雄的性格密切相关,从而有意识地启迪学生,从项羽身上寻找矛盾,矛盾越多,个性就越鲜明,形象就越突出,于是形成这样几个探究要点:①项羽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七尺男儿,又是个柔情似水、在美人面前“泣数行下”的普通男人,表明了他勇武刚强、多情善感的特点;②项羽既是个一呼百应、勇猛善战的西楚霸王,可是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又不愿意“东渡乌江”,东山再起,认为是“天之亡我”,显示了他勇猛英武却又自负伤感、相信天命的性格;③项羽既是个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杀敌如麻的猛将,又是个见了敌方“故人”愿献“头”颅、成人之美的义士,表现了他勇武过人、知耻重义的品格。这样探究,使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眼前这位“失败的英雄”,众多矛盾集于一身,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血肉丰满,极富立体感。
  五是项羽的死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历史意义。项羽的死已成为历史,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意义。教学时,让同学们带着评判的眼光,纵横思辨,正反兼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旁征博引,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形成如下探究观点:①项羽不能重用人才,不分好坏,不辨真假,如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②项羽不能屈伸,不能忍辱负重,不听亭长劝告,如杜牧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胡曾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③项羽有节气,有骨气,不向刘邦求和,宁可战死疆场,也不苟且偷生,堂堂男子,铮铮铁骨,赢得千古真名,李清照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项羽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谋略,没有治国才能,司马迁曰: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⑤项羽以武服人,常年征战,不知安抚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阴陵百姓将其指向沼泽,就是明证。⑥项羽的死顺应了历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统一的作用,如果他此时过江,势必东山再起,中国又要分裂纷争多年。⑦项羽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当初坐失良机,放走刘邦,犹如放虎归山,毛泽东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⑧项羽刚愎自用,自作聪明,错误在身,却不自责,归咎天意,司马迁曰:“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⑨项羽以敌为友,忠奸不分,生死关头,自刎献头于敌,虽重义气,却为后人所耻,茫茫史海,唯此一人,实在愚蠢之至。
  可见,探究是开拓教材深度和宽度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文本韵味和意味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激发同学们求新、求异、求变思维的催化剂,特别是像《项羽之死》这样的作品,更是这样。选修教材中的大多数篇目,也都充满着探究的因子,甚至可以说,选修教材都是为探究而选的典范精品,我们应该有所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否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愿意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的课堂。本文试从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嘴、动脑的角度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有效教学 情境 兴趣 课堂活动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改革,教学的重点也在不断地进行转移,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也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波动。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而习题的讲解不仅是对旧知识的温习,更是实现学生学科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以初中化学习题课的高效讲评为题,从笔者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几点化学习题课的高效讲评环节。  一、重视化学习题选择科学性  进行化学习题课的设计与开展,是
第Ⅰ卷  一、(9分)  1.【命题点密】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该进行定向分析,确定相关信息在文章中出现的具体位置,然后将文中的信息和题干表述进行认真比照,在比照中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入手,确定错误属于哪种类型。干扰项的设置比较固定,包括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体颠倒、无中生有、混淆或然与必然、表述绝对化、夸大其词、限定不周密等,考生只有做到心中有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诗歌因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艺术境界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璀璨明珠。诗词的语言凝练精辟,情感抒发的委婉含蓄,值得我们咀嚼回味。  但随着社会思考的变化,文化现象也不断更新,学生浮躁的学习心态以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等都导致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
【内容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时刻,笔者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教师、师生互动环节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有利作用作一简单论述,以期对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奋进 教师努力 师生互动  英语是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从而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社会分工,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
吉尔哈德裴尔德在《课堂活力》里说:“班级里要充满了欢乐、友谊与合作”。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是一个优势。下面我就合作学习的优势谈谈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恰当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组。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生思维辩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初中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对于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开展基于思维辩证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辩证能力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维辩证研究,促进学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TPR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学习英语口语,从而获得相关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TPR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TPR教学法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TPR教学法是受到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启发并随着英语教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由于教学方法,在国外已有数年的教学实践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笔者进行过多次探索,将问题的铺垫归纳为三种,这就是“情景铺垫”、“内容铺垫”、“学生铺垫”,力图将课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达成高效课堂之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景铺垫 内容铺垫 学生铺垫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问题的设计与提问,问题一旦被设计提出,便要施之于,促使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这里,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却又有诸多问题,比如,问题怎样提出?问
一、案例的背景  1.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打造  近几年,连云港市教育局继续贯彻“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从三年前提出了“三案六环节”课堂,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再到如今的“建构式生态课堂”,不断改进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生态课堂的灵魂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教学过程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音乐剧人贝多芬》这堂观摩研讨课也正是在大的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