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糊时间窗的有容积约束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lyztr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实配送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参数模糊化与车辆容积限制问题,利用梯形模糊代数、有符号距离和区间数距离公式,构造出一种较高精度的提前/滞后惩罚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以最小化服务点提前/滞后惩罚、最小化配送总里程以及最小化配送车辆数量为目标的、具有模糊时间窗的有容积约束配送车辆调度问题模型。在问题求解方面,结合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引入遗传算法思想对粒子进行交叉、变异操作,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操作的混合粒子群算法,以解决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人眼对反射样品颜色在恰可察觉小色差辨色阈值水平上的颜色视觉特性,对印在半光相纸上的17个CIE基本颜色中心区域,约1000对颜色色样,采用心理物理实验方法中的固定刺激法,在CIE1976a*-b*平面上分别测得16名色觉正常的观察者在不同颜色区域的辨色阀值,并以色度椭圆表示辨色阈值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处理和分析表明,等明度a*-b*平面非视觉均匀,人眼对一、二象限的色宽容度普遍高
期刊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坝下游分组悬沙输移特点发生改变,不同河段冲淤过程有所差别。基于1999—2018年坝下游实测水沙资料及固定淤积断面地形数据,分析汛期分组悬沙输移的沿程调整特点,建立分组悬沙输移及河床边界条件双重影响下不同河段河床累计冲淤量的计算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汛期各组沙输沙率远小于蓄水前,且中沙输沙率降幅最大,在各水文断面平均降幅为85%;沿程上细沙输沙率基本不恢复,而中沙和粗沙恢复距
期刊
多指标综合评价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决策理论方法,在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部分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类和介绍,结合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提出了这类方法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期刊
为了高效提取罗布麻韧皮组织中的罗布麻纤维,利用化学-生物酶联合脱胶工艺除去罗布麻韧皮中的果胶和其他杂质。分析预酸、碱煮、酶处理在不同温度、浓度、时间条件下对罗布麻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场发射高倍扫描电镜观察罗布麻脱胶前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化学结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脱胶条件为:在对织物质量1.75%的硫酸溶液,温度65℃,时间55 min的条件下预酸,在对
期刊
本论文探讨了磷石膏与赤泥在环保建材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潜力。首先介绍了磷石膏与赤泥的来源和性质,以及其在环境影响和处置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其在环保建材中的可行性,包括资源丰富度和可获取性,以及环境影响分析。接着通过案例,阐述了磷石膏与赤泥在水泥生产和砌块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最后,提出了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平衡环境与经济可行性的建议,以及展望了磷石膏与赤泥在环保建材领域的未来前景。通
会议
为了对农业废弃物香蕉茎秆进行综合利用,采用化学法脱胶工艺提取香蕉茎秆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以NaOH质量浓度、碱煮时间、碱煮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香蕉茎秆纤维的拉伸强度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其优化组合。结果表明:碱煮时间对香蕉茎秆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NaOH质量浓度,最后为碱煮温度。当NaOH质量浓度8.76 g/L,碱煮时间3.98 h,碱煮温度8
期刊
选取荆山水文站2006—2021年16 a共192份实测输沙率及其相对应的单样、断面平均含沙量、水位变幅等资料,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制定合理的悬移质输沙率间测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同类测站泥沙测验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煤基超硬质沥青(简称SHA)是煤直接液化工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残渣,约占原煤的30%。煤直接液化工艺因其绿色环保,转化率高,已经成为主流煤炼化技术,但同时也了产生更多的残渣。这些残渣的堆放处理带来严峻的环保压力,亟需妥善处理。经调研发现,将其应用在道路领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了实现煤液化残渣的大宗环保利用、提供性价比更好的沥青改性剂与改性沥青技术,本文主要开展煤基超硬质沥青用于道路沥青
学位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就业、税收和社会创新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尤其注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问题,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石,助力中小企业的融资责无旁贷。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也都给出了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本论文聚焦B银行PX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质量,在信贷配给理论、逆向选择、7P理论和对等点-差异点理论的
学位
采用液态与湿润结合发酵的生物脱胶新技术对苎麻进行脱胶。该方法采取原麻过磅、装入吊麻架、原麻发酵池液态发酵、原麻装笼湿润发酵等措施。与现有方法比较,苎麻脱胶的工艺流程更短、发酵效果更稳定。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方法所得的苎麻纤维性能符合精干麻生产的要求。制得的精干麻单纤维平均强度为5.29 cN/dtex,平均残胶率为2.34%,平均含油率为0.61%,达到GB/T 20793—2015《苎麻精干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