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治疗临床探讨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使用相应中药治疗并配以外敷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9例,治愈率为48.75%;27例显效,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5%;6例无效。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中药辨证疗法,治疗效果良好,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治疗;疗效
  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内的舌、唇以及软腭等出现如豆粒大小的溃疡,多呈白色或浅黄色[1]。复发性口腔溃疡容易造成患者局部疼痛或刺激痛,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不适,影响其身体健康。本文通过研究中药辨证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症状的效果,以期寻找临床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2.4±2.6)岁。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均在1.5年以上,发病频率由3~4个月/次到0.3~0.5个月/次;每次发病时间为3~6d。
  1.2  诊断标准  患者的唇、舌、颊、软腭等口腔黏膜部位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浅表性溃疡,覆有灰白或黄色假膜;周边有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患者出现灼热痛感,且痛感在遇到刺激性食物时加剧,溃疡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沟通以及饮食,且症状发生半年以上,出现反复发作。本文所选8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对8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胃热阴虚型、阴虚火旺型、心脾积热型、脾胃气虚型四大证型。
  表1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表
  1.3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的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使用相应中药内服药方进行治疗,并使用外敷药物配合治疗。在服用中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用药期间须戒烟、酒,慎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胃热阴虚型,方选用玉女煎加减,药方组成为:熟地黄15g,石膏20g,知母10g,麦冬10g,牛膝15g。阴虚火旺型,方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24g,干山药12g,山茱萸12g,去皮茯苓9g,泽泻9g,黄柏24g,知母24g,丹皮9g。心脾积热型,方选清胃散合导赤散加减:生地黄12g,黄连15g,生甘草梢10g,木通10g,金银花12g,竹叶12g,牛蒡子10g,桔梗10g,牡丹皮10g,升麻10g,当归身10g。脾胃气虚型,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5g,当归10g,炙甘草15g,柴胡12g,陈皮6g,升麻6g,大枣6枚,生姜9片。所有药剂均使用500ml水煎剩至150ml,每天服用1剂,7d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外敷药物组成为:青黛6g,薄荷3g,儿茶3g,硼砂3g,冰片1.5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末,所有药物均匀混合后用棉签蘸少许药物涂敷溃疡处,根据溃疡的面积大小涂抹药物。每天3次,10d为1个疗程。
  1.4  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2],将此次研究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4个等级。患者的口腔溃疡停止复发时间超过1年为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复发的间歇时间较长,且复发次数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减少为显效。患者的口腔溃疡复发的间歇时间延长,但其复发次数相较治疗前未减少为有效。患者的口腔溃疡复发次数以及复发间歇时间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出现加重为无效。
  2  结  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本组80例患者中治愈患者为39例,治愈率为48.75%;27例显效,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5%;6例无效。
  3  讨  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较多,如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疾病的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自限性、周期性、复发性等特点,能在10d左右自愈。但因复发性口腔溃疡多伴有局部疼痛或刺激痛,影响患者进食、说话,严重的可以并发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我国中医学研究中口疮的范畴。中医理论研究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多因内伤七情、劳倦内伤、外感六淫等导致体内的脏腑器官功能失调[3],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心脾积热型、胃热阴虚型、脾胃气虚型、阴虚火旺型4种类型。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其临床治疗症状明显,且患者出现强烈疼痛感。中医理论认为舌为心之苗,心火盛则烧灼口舌;脾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上攻所致。因此,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会热灼口舌,心脾积热证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黄连等苦寒药物,可以起到直泄胃火的作用。同时使用升麻,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黄麻与升麻配伍,泻火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胃热阴虚型口腔溃疡的治疗需要采用清阳明之胃火,养阴生津为治法,可选用玉女煎加减[4],治疗药方中加入石膏,可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牛膝可以导热,起到降火消炎的作用。
  脾胃气虚型口腔溃疡常见于体弱多病的患者,其中医治疗方法多采用益气健脾的药物,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方中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药物,起到良好的健脾作用;当归、升麻、陈皮等药物可以起到良好的益气作用。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滋阴降火,选择知柏地黄汤加减。药方中可以加入黄柏、知母等药物,此类药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山茱萸具有滋养肝肾的作用,熟地黄等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综合上述药物,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患者要以滋阴降火为主,辅以健脾补气,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本组研究中,根据患者的溃疡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通过针对性治疗后,有39例治愈,2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其中治愈率为48.75%,总有效率为92.5%。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口腔溃疡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17(3):209.
  [3] 沈秋瑾,杨茜.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4(12):56-58.
  [4] 魏子刚,罗秀莉,张玉荣.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10):210.
其他文献
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践出发,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念,建立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创设激励学生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摘 要】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根治手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选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疗法对光气染毒家兔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家兔50只,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UBIO治疗组及UBIO联
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已成为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和教育信
结合当前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广州市教育局建立“农村教师专项培训工作室”。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完成农村教师专项培训,有效的措施是运用网络与农村教师进行协作教学研究。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相继颁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新媒体新技术正在不断促进和推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老年糖尿病合并真菌感染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感染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分析患者的病情。结果:在CT扫描下采用二维多平面的重建,能够在平面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观察,并可以对周围组织进行相应的观察;采用三维重建能够对病变的位置进行空间的理解,使其更加立体和准确。结论:对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
【摘 要】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胸部外伤后行X线平片与DTS后明确诊断的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经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验证,DTS扫描后诊断肋骨骨折134根,检出率为95.0%;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107根,检出率为75.9%。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