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教育和乐校园和乐人生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红旗镇中心校提出了“和乐教育”培养模式。和乐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它是教师以爱生的情感,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求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作用,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进而使“教”与“学”产生和谐共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促进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和乐教育的含义和理念
  和乐教育的含义:和,有融合、和谐、平和之意;乐是快乐健康发展。和是环境、是氛围、是条件;乐是追求、是目的,是过程。和乐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和谐快乐,彰显特长。和乐教育的理念:让每一名师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健康成长。其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是和谐统一,共生共乐;二是和而不同,各得其乐。
  和乐教育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小学生身心素质均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上的任何偏差和不均衡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用和乐的思维认识教育,用和乐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和乐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崇尚和乐、促进协调发展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首先,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等规律、原理,因为这都是“和乐教育”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和乐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积极互动、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协调发展。微观教育系统应建立起“良性循环”,重要的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人格、情感、环境的关系,必须建立“教学做合一”“真善美统一”“德才识统一”机制,以达到教学中概念、问题、方法的统一,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统一。
  和乐教育的主要特征
  突出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通过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精神风貌,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创造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人生。
  强调乐趣性建立和乐教育体系,就要狠抓学生学习乐趣的培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取新知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重视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由于先天禀赋、后天教育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认识和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和自身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渗透情感性要让“教”与“学”产生和谐共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情感的交融就是教育的基础和契机。
  关注协调性和乐教育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七个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各科教学之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的和谐;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和谐;教育与教学的和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和乐教育”以营造教育的和乐为出发点,通过和乐的教育,达到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乐发展的目的。这是和乐教育模式的本质所在。因此,和乐教育应该是主动教育、乐趣教育、差异教育、情感教育、协调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统一体。
  和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和乐教育的目标“和乐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和乐教育”的实施要力争达到“三个一”,即教师隊伍和乐向上一股力,搭建“相互包容、互为引领、快乐合作、共同成长”的平台,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为主要特征,统一于工作实践;教师学生和乐互爱一家亲,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平等、互动、激励、合作为主要特征,统一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家庭、学校、社区和乐参与一体化,成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以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为主要特征,统一于学生的教育需要。
  和乐教育的任务“和乐教育”整体教学改革的主要构成是“和乐教育”管理模式、“和乐教育”德育模式(和乐少年、和乐班级等)、“和乐教育”教学模式(和乐课堂、和乐教研等)、“和乐教育”幼教模式(和乐晨操、和乐共育等)。通过这四种模式的打造构建一个和谐的育人体系,让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教师得到充足全面的发展。
  “和乐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按照继承发展、整合提炼、规范实践的原则,通过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创建和发展,并最终实现“和乐教育”的全面实施。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红旗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7月1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党组会,学习传达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方向目标、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开创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
读罢《教师网》上《智慧型教师观》一文,让我对教师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文章阐述的是“以人为本”、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智慧型教师观。  教师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递和传播人类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应当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们的品德,这是自古以来教师同时肩负着的两项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
21世纪的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和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自从资讯的发达而使地球变成平的,年轻人未来竞争的对象,不再是邻坐的年轻人,可能是身在地球另一角的异国人。  而今更是互联网的时代,以前什么不知道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可以轻易的查到,要孩子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大家挤破头了要挤进名校,甚至拼爹拼妈的也要为孩子争取一席之地,只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进入名校是否能够保证孩子的未来呢
我校自2012年10月搬入新校区后,办学规模的扩大给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在内部治理机制上实现创造性的变革。  确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我们把原有的“金字塔式”的多层级线性管理改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实行分级管理的“年级部主任负责制”,年级间的管理各自独立。每个年级部配备年级部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主任助理两名,团支部书记一名,各学科设科组长。年级部正副主任由
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然而,当今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一个脆弱的学科,现状堪忧:  一是音乐教师奇缺。  尤其是村一级小学,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音乐老师。一个老师素质决定着一门课程的前途。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年重,很少有老师能胜任音乐教学,会识谱
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港府注册32221109-002)、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组织机构代码566790750)是国际性质的专业权威机构,均各拥有一支国内外教育界专家组成的强大的科研队伍,长期以来致力于教育新思想与新方法的研究推广。随着中国加入WTO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了进一步拓展本两院与教育界同仁的联系,促进海内外教育成果的交流与合作,本两院决
近几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各奖项陆续揭晓,但中国媒体对它们的得主及他们的贡献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报道显得不温不火。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人的日常话题中也对奖励自然科学领域重大发现的这几项诺贝尔奖鲜有讨论,更说不上对科学发现本身做出讨论。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所以中国人没有热情。这是实话,当年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人的兴奋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相信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不能持久,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反应
世事沧桑,人生百年。一所学校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而如何在孩子们人生画板上绘出最美的第一笔,是教师一直在追求与探索的问题。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始终秉承以“尚真求美,启智新德”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打造一所尚真求美而有遠见、有韵味的学校为目标,构建“尚真教育”课程体系——德课程、智课程、美课程、真课程,塑造进步课堂,培养知行合一的美少年。为了这起步的第一笔,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可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为同学们举行高中毕业典礼,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出色地完成了三年高中学习任务,即将迈向人生新起点的全体高三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所有曾与这一年级相处过的教职员工表示真诚的敬意!  十几载寒窗苦读,即将撷取硕果;几百日同窗共读,将要分手告别。我此时的心情和同学们一样,有难耐的激动,更有深深的祝福。  在你们就要走出母校走向远方,放飞新的理想和希望的时候,我想从“衣、食、住、行”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