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途径破解重建轻管老难题

来源 :三农中国·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分级养护、建养并重、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群专结合、确保长效”的原则,不断创新思路,强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途径,破解了农村公路重建轻管难题,促进了农村公路管养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2008年9月19日召开的河南省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现场会上,与会代表和河南省交通厅领导对漯河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理顺养护体制,明确养护责任
  
  一是科学制订方案。漯河市制订下发了《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了以县区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强化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明确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扎实推进改革。严格按照河南省编办制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机构编制的批复》,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名称、规模、职责、编制人数和科室设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市县两级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分别组建了法人企业,企业自负盈亏。自主发展。
  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对所组建的农村公路养护企业给予扶持。
  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漯河市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体系,由市政府与县(区)政府、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逐级考核。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了4个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组,长期进驻县区,对分包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管养体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拓宽筹资渠道,落实养护资金
  
  一是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漯河市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定分级补助政策,积极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明确养护资金五大来源: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补助资金。
  市级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总收入扣除合理征收成本后,按不低于80%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市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7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和县乡公路日常维护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财力的增加,不断增加投入。
  各县区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统筹安排村道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还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水毁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
  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二是节约养护资金。为节约农村公路养护投入,降低农村公路管理费用,漯河市从2008年起所有农村公路修建水泥路。
  凡修建4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通村公路,市政府每公里奖励3万元;修建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5万元,修建7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7万元;所有危桥改造项目,在省政府补助基础上,市、县(区)两级各配套不足部分的50%。
  三是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
  
  创新管养模式,健全管养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网络。漯河市建立了由市、县(区)、乡(镇)、村、村民组组成的五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以市交通部门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以县级政府为责任单位,由乡政府、村委会全面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
  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项工程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逐步吸纳社会公路养护管理队伍,通过定路段、定报酬、定标准、定责任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家庭道班”和“农民道班”,对道路管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扩大农村公路管养范围,提高管养质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
  二是实行管养群专结合。指导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探索。
  各县区交通局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具体负责县道的管理养护。各乡镇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站,站长由乡镇副科级干部兼任,具体负责乡道、村道的管养。
  乡道按照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聘养路员;村道根据里程,每1-2公里配备1名养路员,养路员由村推荐,乡级养护站认定,报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备案;对每条管养道路,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养护工作与奖罚挂钩。
  在养护标准上。对路基、路面、桥梁构造物等方面确定了硬性指标,并统一制作版面上墙,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目前,漯河市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畅通
  
  一是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为了更好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漯河市将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合二为一,组建了近200人的路政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配备专用车辆和检测专用设备,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采取安装固定的宣传牌、刷写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宣传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有效遏制了超限车辆和侵占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行为。
  二是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漯河市严格按照省农村公路县乡道创建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创建的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在养护工程中,着力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致力打造公路绿化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
  目前,漯河市所有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按省政府要求,统一规格、统一名称,实行管养分离,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了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管理分类运作机制。
  全市50个乡镇全部建立起乡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农村公路领养员1189人,投入养护资金2446万元(省级下拨80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7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946万元),养护里程3235.2公里,县道好路率达84.7%。
  
  (作者单位 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其他文献
一、优化《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必要性物流是一门研究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物理性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
1.打免疫针之前,针头、针管要通过高温消毒后凉置使用,严防各种因素造成疫病的交叉感染。
雏鹅喜水,但却怕潮湿。事实证明,湿度是各种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调节系统还不健全的雏鹅,一旦湿度不适宜,往往会造成畜禽生长不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引起死亡。
近年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降低成本的宝库"、"国家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猪细小病毒:1.传播途径: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受污染的栏舍,空栏3个多月仍有传染性。感染后3~7天,病毒可以从病猪口、鼻、粪便,公猪急性期的精液排出,经口、鼻或配种感染。2.诊断: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日前作为金山软件的合作伙伴,因所谓的欺诈收费被维权人士王海举报到了国家工商总局。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及接受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
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既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行性。黄山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妥善运用,以加强教学效果,
2006年春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下,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做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这一喜讯犹如春风化雨沁入华夏文明腹地河南、湖北、山西、安徽、湖南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没有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师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