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中忽视法制教育及由此引起的负面影响,促发了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加强高校法制教育迫在眉睫,我们要将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普及法律知识,注重法律实践,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
  关键词:高校 法制教育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a)-0007-01
  高校法制教育是我们较忽视的问题,随着高校中与大学生犯罪率的上升,并呈现出犯罪人群高学历化,犯罪手段高技术化,犯罪缘由多样化等特点,引发我们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关注。高校法制教育直接关系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1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紧迫性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建设是构建民主法治的手段,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具有紧迫性。这表现在:
  (1)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法制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特点。高校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在:高校是法制建设的前沿阵地,以往法制建设仅是围绕司法部门,政法机构为中心的法制体系建设,高校是既是学术前沿地,也是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没有对高校成员法制建设的重视,势必会出现未来犯罪的人员高学历化,犯罪手段科学化等。这既增加了校园的不稳定因素,也增添社会发展的隐患。
  (2)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是应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不断出现犯罪的客观要求。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犯罪现象愈来愈突出,犯罪数量增多,如大学生暴力案件,偷窃,抢劫等恶性行为。另外,大学生犯罪也逐渐“高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的发展,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病毒传播、偷窃他人信息或是利用网络进行钱财诈骗,传播淫秽音像等。这些新型犯罪途径和比较严峻的犯罪情况,迫切要求高校教育阵地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做一名维护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公民。
  (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高校法制建设程度直接影响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高校的和谐稳定,大学生的遵纪守法,不仅要靠高校成员内在道德约束力,还要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对个体行为的硬性约束。高校健康发展需要大学生行为由国家法律约束与道德软约束作保证。
  (4)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是大学生要求提升自身法制意识的强烈要求。当前多数大学生普遍存在大学生法制知识缺失问题,当面对就业、工作、家庭等涉及法律维权问题时,他们往往手足无措,于是开始意识到法律的作用。然而,当前的教育往往脱离实际,只注重专业知识,法制教育课程、机构、教师队伍等方面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这往往导致大学生一是因法律缺失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二则因盲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如何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在促进高校稳定,大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略作分析:
  (1)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应将高校法制教育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因为对大学生普法教育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通过高校中正在开展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课程,可以促进普法教育的进行,积极作用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有利于整个高校和谐稳定。
  (2)结合多种载体在高校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工作。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载体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教学进行《法律基础》的课堂教授模式,这种模式脱离实际,往往使学生只是理论上了解法律知识,而未形成主动的、深刻的、能运用于实践的法律知识体系,要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教育,不仅仅从理论着手,更要结合多种载体联系实际。例如,借助模拟法庭增加学生实践力;借助法律问题现身说法讲座扩展学生视野;借助法学知识宣传展板提高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视度;利用校园广播开展法律栏目等。
  (3)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投身法律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知道所学理论的正确与否,要不断的参加社会实践,检验所学理论。高校作为教育的承担者,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将正确理论转化为真理,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法制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体系的完善,个体不了解法,会脱离社会,脱离国家建设。因此,高校法制教育要强调对学生法律实践知识体系的完善,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运用于就业、工作、及生活中。
  (4)高校法制教育与高校道德建设相结合。法律与道德各自作用看,法律具有强制性和规定性,法的效力表现为“权利被行使、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责任被承担”。法律要实现其作用,需要成员遵守法律的自觉道德力。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其守法意识的强弱。“健康的守法心态,是社会道德要求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和积淀,其实质内容主要是对法律遵守的义务感和对违反法律的羞耻心。”法律运用其强制力对大学生行为进行规范,但大学生自身的知耻心才是规范其行动最稳定的、最持久的约束。因此,高校法制教育与高校道德建设相结合,两者软硬兼施,综合运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5)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要强化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尽管此提法针对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而言较为超前,但我认为这是高校教育者、乃至高校大学生有必要树立的理念。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些大学生因不懂法,或是缺乏正确的信仰观,而走上歧途。强化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在我看来是将对法律的认识追崇到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高度,将法作为人生行为的标杆,指导生活、学习、工作乃至作为整个生命的导航仪。以法律为信仰引导公民遵纪守法、诚实做人;以法律为信仰引导公民坚持正义、公正廉明;以法律为信仰引导公民权利与义务并行,用法维法。因此,强化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一劳多逸,带动整个法制教育的建设进程,促进个体和谐,校园和谐。
  参考文献
  [1] 杨丽娟.培养法律信仰之于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理论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8:46-47.
  [2] 牛书成.教育、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117-119.
  [3] 孙冕.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74.
其他文献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许多城镇临海而建。沿海岸线不仅有着丰富的海产资源,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常常由于沿海边地质条件较差,或是烂滩荒石、
穿行在淮海路上的双层巴士,因载客量大,倍受市民欢迎,可是双层车在路当中违章上下客的现象,又令市民皱眉生厌。 车身高达4米左右的双层巴士,在繁华的商业区停车成了麻烦事。
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铁电动车组第一次进入地下隧道试运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在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中,作为现代
目的 探讨腹腔内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共收治妇科腹腔内出血13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采取了手术治疗,依据病变情况和部位,分别选
一、以人本管理营造和谐美,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学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我校在办学理念中提出了"人本立校"的口号,致力于建设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文化.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没有差的学生,对于我们,应该有的,是发觉每一名同学闪光的眼睛,这是我们每一名
泰州市把培育自主创新企业群,作为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一批利税超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脱颖而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成为自主创新的“领
在农村,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正处于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抚之际,但由于生活的需要,他们的父母不得不长期在外打工,使得这种需要成了他们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于是有人将这
汽车列车俗称汽车挂车,通常由一台主车和一至二个挂车组成。目前在汽车运输中较为常见,因为汽车列车能提高他们的经济效益。但是,汽车列车在性能上与单车相比差别较大,所以在
我院于2003~2005年收治26例延期就诊胃肠破裂病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临床体会整理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