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基础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创新 基础化学 运用
  
   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展开,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获取知识”转为“探究知识”,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化学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第一:事物间的联系是广泛的,普遍的。在教学时多思考,多探索,为自己的教学另辟蹊径。关键是能把学生从对深奥难懂的知识恐惧的心理中解脱出来。同时把所学知识反作用于学生相对熟悉的事实和理论,也会加深对相对熟悉的事实和理论的理解,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关于元素周期表知识时,我们学习到有关铝元素性质时,分析一下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从横向看,铝在镁(金属)右面,在硅(非金属)左面;在硼(非金属)的下面,在镓(金属)的上面。因为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具体表现形式,而元素周期律的两大特点就是递变性、相似性。所以就在此时,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大学生思想撞击出知识的火花,铝由于在周期表中特殊位置可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所以铝表现出一定金属性,又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在此时告诫学生要向好人学习,不要与坏人接近,否则将有近墨者黑的结果,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铝元素性质的理解,又可对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作出指导。
  第二:生活中的哲理与化学知识有惊人的类似,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探索、合理运用,对改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规律多而复杂,一不注意就记混了,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分布情况:非金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部体现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即金属元素位于其左下方,而非金属元素位于其右上方,既然存在递变性,不难得出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时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了解大趋势,跟上新潮流,做改革的坚强后盾;把各项改革推向深入。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这样做要比空洞的说教好多了。
  二、基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作为高职高专化学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并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设疑要具有新颖性和深刻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提出,不能只是对课本的简单重复设问,而要联系课本中的多个知识点,要对课本的知识深化和延伸,使学生感到既新颖,又有深度,从而唤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有效地拓展了横向思维能力。
   例如:(1)在学习了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后,可提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吗?
   (2)学习了乙烯、乙炔的性质后,学到乙醛性质时,可提出:乙烯、乙炔和乙醛都有不饱和键,它们都使溴水褪色,那它们的反应原理一样吗?
   其次,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我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等等。
  再次,在课堂小结处设疑。结尾设疑,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例如:在教完“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关系”后,在课堂小结时,笔者讲一个“屠狗洞秘密”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最后,让学生思考回答,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这一故事的设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溶洞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形成的原理。
  三、基础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设趣激情的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等教学环境激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授课过程这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把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化学改变为“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且互相补充,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学习了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因为故事中会提及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并组织成元素周期表的,还会提及到其他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的补充。这样,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与开端,又让学生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因为书中所讲的一些规律已经被他们在搜索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能给他们一种收获感。此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化学课件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置形式多样的板书,如设置多样的字体、字号,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置背景音乐、设置文字出现形式等。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节省单调乏味的老师板书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曾仁权,钟国清.高职高专化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吴珞,徐继红,汪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6
  [3]金光德.关于农林院校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其他文献
军供站是保障部队处置突发事件遂行非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军供工作面临的又一重大任务。$$ 针对不断增多的突发事件,如何
报纸
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可以肯定,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开发创造潜能,激发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
本文介绍了一种静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一拖二”技术方案的应用,通过分析、实践得出此供电方案(一台高频电源同时为两个供电分区供电)很好的弥补了当一台高频电源出现故障时,另
国家卫计委公布了101味药食同源类中药,这些中药既有药理作用,又可作为食物服用,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
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使用少、需求低、评价难、体验差等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定位不断发生变化,在线课程应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正>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病魔,卫生系统的表现、功过外界评论很多,但卫生系统内部自我深入剖析和总结应对SARS危机特别是早期防治中的教训,是非常必要的,更是当务之急。通过
会议
摘要:美术教学在提高人的美术素养以及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时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一直探讨的话题。作为初中美术教师的我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苦苦冥思着,寻找
“数学理解(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继“问题解决”之后,越来越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数学定理是中学数学教材的基础内容,是数学知识的骨架部分,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对数学定理的理解直接影响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角形是几何学最基本内容,对学生几何学习以及数学推理能力发展意义十分重要。为深入理解初中生对几何定理的理解状况,本文将理解分解成工具性理解、关系性
本文尝试以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为理论依据,对《身着狮皮》的话语主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互相交织,《身》是一部极具新历史主义颠覆与抑制特征的权力话语新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越来越完善。进度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的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路建设规模增大、复杂化的趋势,传统的进度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的需要,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项目信息丢失现象严重、工程进度编制的不合理、工程进度跟踪监督困难、难以协调进度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等问题。BIM技术以其可视化、模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