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书香,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gdf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香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因其散发出的香味能杀死书虫,爱书如命的读书人就把它夹在书中,对其飘散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 品味呢就是仔细体会。“品味书香”其实就是用心灵仔细来体会书本里的文字。作为小学生如何去品味书香,我认为就是我校现在所倡导的“六年读100本书”行动计划——课外阅读。
  吕叔湘先生提出:“学生获得的知识百分之七十来自于课外阅读”,朱永新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这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素养方面,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其能吸取精华,扬弃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很多语文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1.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品质     阅读品质决定着阅读质量和效率。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品质:
  首先要专注投入:阅读时能全神贯注,自觉排除外界干扰,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沉浸在书中所描绘的情境中。
  其次,要善于质疑,善于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思考、审视书中的内容,并会质疑,敢于质疑。如在指导三年级学生阅读我校“六年读100本行动计划”配发《一百条裙子》这本书时:课堂上,我深情地给学生读着旺达的信,(旺达是书中的主人公,因为贫穷最终忍受不了同学的嘲笑,奚落,默默离开,转学后她在圣诞节来临之前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着她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想念。)信刚读完,忽然,有位叫王文俊孩子站起来问:“人们为什么总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那天,正好陇东学院继续教育培训的三四十位老师前来听课,顿时,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但我被他的质疑先蒙住了,短暂的思考后,我说:是啊,“人们为什么总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你所质疑的正是生活中值得我们每个人所深思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富人需要开心,穷人也需要开心,这也是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所在......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个刚满十岁的孩子通过阅读、质疑,他已经睿懂了生命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阅读在学生美好的童年岁月已经精心撒播着一粒粒种子。若干年后当他们真正经历了这一切,他们的生命中定会绽放出朵朵珍藏的幸福之花。质疑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只要长此以往地坚持,相信学生乐于探索、富有创意、敢于超越的萌芽定会悄然成长。
  最后,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说:“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学生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课外阅读质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经常主动读书的习惯;勤查工具书、查找资料的习惯等。
  2. 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阅读情景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能激发学阅读的热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
  2.1 课前3分钟演讲训练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好句佳篇、故事等作为内容,上讲台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同学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阅读。
   2.2 开展阅读竞赛。通过组织各种阅读竞赛来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如组织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办读书小报比赛,每学期评比“读书大王”等。
  2.3 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我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成长记录袋,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的读书笔记、好书介绍、所编的读书小报等读书资料收藏在内,每学期组织交流展评,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历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省,发现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它恰如生命中的阳光与空气,为潜在创造力的种子的萌芽与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 阅读是一盏灯,它能照亮孩子的人生;阅读是一艘船,它能带着孩子驶向成功的彼岸,阅读将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带给他们一个书香人生。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这些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求索来找到解决问
期刊
自古以来,想象力一直是人类创新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创新。绘画时常常需要想象、创新,绘画要追求独特性,因此绘画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达芬奇不但是伟大的画家,他还是想象家、设计师,他画了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和陀螺仪……的设计图,他在手稿中绘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他还曾有过无数的发明设计:乐器、闹钟、自行车、照相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去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信任我们的学生;二是对学生充满爱心;三是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体会  在多年的政治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于政治课程学习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政治是最枯燥的学科,政治不用记忆、不用复习,即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近几年的班级管理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即把角色扮演融合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表演。使学生对角色进行扮演体验,以无批评的形式接受批评,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明白道理,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本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故事及创设有趣游戏等多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创设情境,会给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以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小学数学;低年级  Talk a new course an implement lieutenant colon
期刊
【摘 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等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主要可以通过小实验、陈述故事、借助生活实例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如果做一件自己很感兴趣的事,那么你必定会竭尽全力去做,才有更大的机会去做好这件事。学
期刊
小语大纲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最终形成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期刊
【摘要】: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使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无穷乐趣。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者,应给予学生留下自由思考、想象的空间。师生共同参与、合作、鼓励表扬,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好学,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即是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差异,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教学,又要遵循学生学习音乐心理的特征,关注学生审美体验,陶冶他们的情操。鼓励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进而为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快乐,全方面提高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体
期刊
【摘要】校园学习、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群体交往都是学生生活范畴,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多彩的空间,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独特的感受力;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鼓励学生品读文学作品,加大获得信息资料的吞吐量,让其在阅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深体会与领悟,让书中的文字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灵活运用的语言,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指导孩子坚持记周记,养成看、听、想、练的生活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