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罗屿作业区的外贸航运分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屿作业区利用罗屿岛围填造陆形成,规划为大型干散货作业区。规划码头岸线4 189米,码头区陆域面积约460万平方米,布置5~40万吨级大中型散货泊位15个,可形成综合通过能力8 800万吨。本文为推进罗屿全岛的开发,打造东南沿海大宗散杂货集散中心,重点为对台直航、辐射江西、湖南内地和保税区的建设分析,并对罗屿作业区的外贸航运提出建议。
  关键词:罗屿作业区;莆田港口;外贸航运分析
  1 罗屿作业区概述
   罗屿矿石码头在手续齐全性、码头设计等级、进港航道等级三个方面具备接卸40万吨船舶的技术可行性;腹地钢铁企业2017年外贸进口矿石总需求大约3.5亿吨,其中巴西矿石大约8 500万吨,未来仍将保持巨大的外贸矿石运输需求,罗屿码头有接卸40万吨船舶的巨大运输需求。在保税堆场淡水河谷的混配矿工作项目进度显示2020年共计接卸2条淡水河谷的铁矿船,混配矿量为19.59万吨,出库量为41.61万吨,3月份混配矿量达到14.59万吨。保税堆场对台业务工作进度显示2020年对台的吞吐量为143.12万吨,其中卸船量为75.6万吨,共计9条铁矿船,装船量为67.52万吨,共计14条船舶,3月份对台的吞吐量为28.55万吨,其中卸船量为4.4万吨,共计1艘次铁矿船,装船量为24.15万吨,共计5艘次船舶。而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吞吐量为152.44万吨,其中接卸台湾中钢14艘外贸船舶,共计接卸量为100.82万吨;装船11艘出口到台湾的外贸船,共计装船量为51.62万吨。
  2 莆田港口拓展内陆腹地互动合作优势
  2.1 东吴港区规模化优势
   东吴港区有东吴作业区和罗屿作业区、东吴作业区的八方港口和国投煤炭码头以煤炭为主,罗屿作业区以铁矿石为主。目前,八方和国投煤炭码头已有一定的规模化优势,特别是针对闽中闽北区域,2019年煤炭进口量占福州关区的六成以上;对闽南区域也有口岸优势,东吴港区的cape型船舶泊位(好望角型,15~20万吨级)达到了3个,而厦门口岸只有1个。罗屿作业区能够获批40万吨级码头后,其货物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0%~40%,同时对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建造40万吨船舶项目,可以确保长期合作及货运量稳定增长,便利淡水河谷扩大出口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势效应凸显[1]。
  2.2 政策优势
   一是从地理上看,莆田是江西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东南口岸有着先天优势,同时莆田需要江西乃至华中地区更为广阔的腹地。目前两地在闽赣合作默契程度和招商引资上,正趋于紧密。二是省署合作备忘录的签订,罗屿铁矿保税物流基地、支持推动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可以顺利落地。三是在已有的对台集装箱直航和台湾中钢保税转口业务基础上,国家及福建省将更加支持莆田市执行更为积极的对台政策。
  2.3 莆田港口后发优势
   连片开发中的罗屿作业区是莆田港口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列入国家40万吨级泊位布局规划后,成为省内已建成并投产唯一的列入布局规划的码头,是福建省规划布局的大宗干散货码头核心港区,主要承担中西部地区及东南沿海大宗干散货中转运输,是大陆离台湾本岛直线距离最近的港口,也是中西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直接辐射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相比宁波-舟山港以北港口,罗屿作业区在发展铁矿石混配矿中心和铁矿石中转基地上具有明显的运输距离、运输成本及地理区位等优势[2]。
  3 推动罗屿作业区的外贸航运的发展建议
  3.1 存在问题
   (1)罗屿作业区的大港口综合竞争力不足。规划建设的15个泊位目前已建成两个泊位和8-15#泊位的后方堆场,罗屿1-7#泊位受国家填海政策影响和投资主体不明确,未能难展开全岛联片开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严重制约推进罗屿作业区为东南沿海最大的保税铁矿石及散货基地和交易平台中心建设。
   (2)对台客运直航方式尚未确定。是直接成立企业购置船舶经营对台直航;还是将平潭直航的航线进行延伸。经营主体也尚未确定,未明确由哪家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或是与台资合作成立企业经营。目前莆田市没有可停靠的客运码头。客滚码头规划已调整到位但,建设和获得经营许可需要1~3年的时间。交通运输部目前要求得到经营许可后的客运码头具备《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中A类客运码头标准才能用于对台客运,近期实现对台客滚直航难度较大。对台直航经营航权审批尚存在不确定性。受台湾政治立场影响,莆田对台直航向台方申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确定的因素。
  3.2 发展对策
   (1)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对莆田“港城崛起”战略的政策支持和重大产业布局,推进罗屿全岛联片开发,加强莆田改革开放成果和名片宣传,强化港口融入城市和周边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发挥莆田地理、人文、特色产业和对台莆田优势,按照打造宜居港城、以发展港口经济为重点,以临港产业为支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以转型升级为抓手,充分发挥港口服务临港产业发展、中西部省份对外开放、对台交流合作、海丝沿线国家交流互通的功能作用,全力打造以“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海西产业集群工业港、世界妈祖文化旅游港”为核心的莆田深水良港品牌。
   以“三大港口”发展为基调重新定位莆田港口在服务临港产业、服务周边省市的功能和作用,摒除“两集两散”观念束缚,抓住核心港区开发建设运营主动权,以罗屿港列入第二批国家40万吨级泊位布局规划为契机,支持罗屿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建设铁矿石将交易平台,推动在莆设立铁矿石散货交易和交割平台,打造铁矿石中转基地和亚太混矿中心,提高罗屿港的市场认可度和专业度,充分发挥莆田港口在区域经济、城市发展中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的能动作用。
   (2)全力发展临港产业。以落实莆田市“336”产业发展布局为纲领,以发展罗屿作业区为大型散杂货基地为龙头,依托石门澳、东吴临港工业园区,打造临港绿色制造产业集群[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定位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对接、引进、落地一批符合重点产业导向的龙头企业项目,引导临港工业链条延伸和集聚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罗屿作业区的货种,建立相关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组建投资公司和商业性担保公司,吸引商业银行同步配套资金,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奖励,提高罗屿作业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区域合作共赢。支持港口企业公平竞争,进行跨行政区域的合作重组,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提升港口物流水平。支持港口企业在装卸仓储服务基础上拓展物流、商贸、信息、金融等服务,开展分拨配送、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等增值业务,发展多元经营。着力加快临港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罗屿散货物流园区和混配中心等。加快发展航运业、水路运输辅助业和船代货代、船舶拖带、船舶物供等港口服务业,推动与金融、保险等融合发展,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与铁路部门、高速公路沟通对接,推动形成铁路运输“一口价”、高速运输“点对点”,协作共赢,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强化港区路网互联互通。
   (4)构建大宗散货交易中心。推动港口企业开展大宗散货交易服务,鼓励码头企业进一步发展保税仓储、交割仓储、粉配、选矿、金融服务等业务,丰富大宗散货交易方式。加快建设港口航运总部经济大厦、东吴港区商务大楼等,吸引大型物流服务商、水路运输辅助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入驻。加快海丝核心区交通发展。继续按照“海丝”核心区建设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成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罗屿作業区为东南沿海最大的保税铁矿石及散货基地和交易平台中心。
  参考文献:
  [1]黄博建,李家铭.高雄港发展自由经济示范区物流作业重要性与有效性分析-从海运承揽运送业观点[J].航运季刊,2016,25(4):1-22.
  [2]陈晓,陈昌锋.镇海区发展航运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以海洋经济为视角[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2):11-15.
  [3]周跃,吴先孟,浦伟庆.湄洲湾港罗屿作业区8#~15#泊位总体布置[J].港工技术,2019(3):41-44.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遂宁地区铁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成达万铁路、绵遂内铁路、遂渝城际、遂广黔高铁等4条铁路的引入,以及铁路客货运量预测,对遂宁地区进行总图规划研究,确定遂宁地区“兴”字型总图格局,规划形成遂宁、遂宁高新站“一主一辅”客运站格局、“1+1”两级铁路物流节点网络布局。  关键词:遂宁地区;铁路总图规划;研究  1 地区现状概况及主要车站说明  遂宁地区既有铁路主要有达成线、遂成线、遂渝线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多种行业拔地而起,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汽车逐渐普遍到了千家万户,因网购的流行,物流等行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高速公路正是促进时代发展的关键途径。高速公路作为物流与人口流动的路径之一,服务区也随着高速公路出现,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民。本文从服务区的改扩建项目管理中进行研究,探索该项目的管理工作细节,为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经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两互通合建为复合式互通立交,两互通间采用贯通车道连接。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要求,需对两互通间交织区通行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织区;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1 概况  婺源枢纽互通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城西,是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赣皖界至婺源段新建工程(以下称“本项目”)的终点,也是本项目与景婺黄(常)高速公路连接的重要节点工程。  婺源枢纽互通
期刊
摘 要:广西沿海铁路马皇至防城港段由既有南防铁路和钦防铁路组成,近年来由于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经铁路至防城港出海的运量与日俱增,部分货物列车经由钦防铁路运输,既有铁路通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通道既有铁路运营现状和需求预测,对两线各区间通过能力适应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客货混运通过能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为厘清相关铁路通过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铁
期刊
摘 要:目前,对于智慧交通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对于智慧交通的建设,会融合更多的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智慧交通建设的现在和未来给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智慧交通;建设;现在;未来   智慧交通,具体来说便是在交通领域,将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当做前提基础,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等,全面构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对于该系统
期刊
摘 要: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建设向运营过渡阶段施工管理工作经历了六个阶段,本文从各个阶段的重点及难点工作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总结出过渡期施工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  关键词:建设;运营;过渡阶段;施工管理;计划申报  1 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开通前都会经历建设向运营过渡的阶段,该阶段存在时间紧迫、作业量大、各专业交叉作业多、现场情况复杂等特点。车与车、车与人、接触网停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机动车的总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交叉口区域频繁发生右转机动车、行人冲突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延误人车的通行时间,为维护交通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本文将信号交叉口区域发生的右转机动车、行人冲突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设计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问题。  关键词:右转机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城市交通当中的应用不断增加,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通畅,就需要认真做好客流组织和突发情况下的客运管理工作。为此,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与突发情况下的客运管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突发情
期刊
摘 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势复杂多样,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特点设计合理的公路路线。目前,我国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山区地理、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山区公路路线区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公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存在漏洞,部分山区公路路线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危害了该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还增加了公路使用中的安全风险。文章通过分析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问题,提出山
期刊
摘 要:车窗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零件之一,其设计除了美观要求,还要满足采光,通风,密封,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足够的视野功能。布置位置有前后风挡,侧窗,还有天窗。车窗造型设计往往对司乘人员的视野,驾乘感受,美观,空气动特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车门可移动的侧窗通过车门玻璃升降结构及玻璃导槽实现其稳定运动及密封功能。本文通过对车门侧窗及其周边环境件的设计的研究,围绕结构设计,简单介绍侧窗作为车门系统设计输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