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用于译者主体性的可行性探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式理论侧重根据先前知识或认知进行思维或行动反映,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主要用于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活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必然会受到原先知识结构的影响。鉴于鲜少有学者将图示理论用于翻译活动的研究中,本文将试图探索图式理论用于翻译活动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期对图式理论的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可以从新的视角来解读人们的翻译活动。
  关键词:图示理论;译者主体性;可行性
  图式理论在英语研究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英语教学领域,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理解、英语听力和二语习得等方面,在翻译领域也有应用,但是相比其他方面略显单薄,且主要用于口译、翻译习题等一些翻译练习活动当中。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译者主体性分析的研究更是少于涉足,只有极少数人进行过分析。杨晓梅的硕士论文《从图式理论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率先尝试将图式理论运用到文学翻译当中,探索图式理论与译者主体性的联系,并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展示译者主体性对译者图式的反作用,开创了用图式理论进行译者主体性分析的先河。
  一、可行性探究
  (一)图式理论概述及新解
  McCarthy[1]168提出图式理论表明新的知识和信息只有与现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才会得以处理加工,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2]125曾提过过去的经验是组织好的并且易于驾驭的机构块,而这种结构块总能在任何有机的、相适应的交际应答中起作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在脑海中形成的既定的图式结构,而这种图式结构可以对理解新的知识或信息提供参照和指引作用。显而易见,在实现原有知识与现有认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实现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二)翻译的本质及新的释义
  1.图示理论下的翻译。有关翻译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给与了不同的观点,因此关于“什么是翻译”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明东教授基于图式理论,给翻译做出了一个全新的释义,他[3]指出“从图式的角度来理解,翻译则是译者正确理解源语中的各种图式并将其成功地在目的语中加以再编码”。因此可以将翻译理解为“图式翻译”。同时刘明东[4]提出主要指将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体图式和文化图示在译入语或目的语中展现出来,最后,对译入语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再编码,并获得上乘的翻译作品。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的信息时,需要将输入的信息或知识与译者自己已经存在的知识或信息联系起来,然后再对新输入的信息或知识进行解码和编码,而这种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结构,换言之,这个过程需要译者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激起自己已有的知识图式来对新信息、新知识进行解码和编码,以便帮助译者更好的完成这个过程。
  2.翻译过程新解。因此根据图式理论,翻译即源语信息→译者大脑→激活译者现有图式结构→译者重建图式结构→最终译作。这一过程及体现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正如查建明[5]曾在中国翻译上提出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于翻译的全过程,他指出译者要完成翻译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三)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过程的关系
  1.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查建明[6]教授曾道 “译者主体性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他还还表示过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于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要完成翻译任务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换句话说,译者主体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包含译者的自身的一些意识,即译者内在的或通过后天习得的一些认识或经验先结构,而这种意识会影响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此外,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包括译者为了一定的翻译期望、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而发挥的一些创造性行为。
  2.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过程的相互作用。根据图示理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源语言的词汇、短语、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理解;其次,应深入到文化的层面,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该作品必然包含其特定的文化因素,只有对该部作品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解读,才能为一部好的译作的诞生加重砝码,要达到对原作艺术意境的主观认识和原作中客观存在的艺术意境相一致。此外,译者需要选择合适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再现自己的解读内容。这个过程,需要译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激发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或寻找相关资料以便顺利完成这项过程;另一方面,指导译者对原作文化内容的解读,译者不仅需要激发自己的文化先结构而且有必要通过后来的学习来填充自已翻译时候所需了解的文化知识,以便指导译者正确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要对文本中的特定的文化内容进行解读,从而为好的译作的产生做好准备;第三,对译文的处理过程中,译者根据自身已有的语言知识意识并参考原文语言风格,尽所能去选择最为合适的译语风格形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然后,考虑翻译的目的、制约因素等,对译文表达进行的必要的改变等。最后,对译本的整体框架和篇章结构进行编排处理,从而把最好的译作展现给读者观众。值得一提的是,翻译过程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既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翻译过程中对翻译对象的理解与表达必然会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主要表现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必然是为了理解和表达的过程服务的,因此主体性必须不能是随意性的、盲目性的,而是以这两个关键因素进行的。鉴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译者主体性分析具有切实可行性。
  二、结语
  图示理论用于译者主体性分析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也为不同作品的译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首先,进一步深化了图式理论在英语领域的应用,即用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分析;其次,进一步探究了翻译的本质问题,以及翻译过程中人们是如何根据原有的文化、知识结构来进行新的认知;再次,译者主体性这个极具抽象性的、广泛性的概念完全可以在图示理论下进行具体化的分析研究。当然,本文旨在探究图式理论下译者主体性的可行性探究,如何更深刻的去运用该理论探索翻译的相关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开拓与发展。
  参考文献:
  [1]McCarthy. Micheal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J].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Bartlett, F.C. Remember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3]劉明东.图式翻译漫谈[J].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04,50-52.
  [4]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56-58.
  [5][6]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其他文献
北京服装学院  摘要:对于公共空间,我们并不陌生。公共空间就是指那些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广义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是指进入这个空间的人们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也就是说是一种与私密空间相对的开放式的场所。常见的公共空间有城市广场、车站,码头,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关键词:公共空间;绘画;场所性质;适合性  应该说,不同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属性与作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某校学生合唱团正在演出,恰巧这天某大公司来招聘员工,当公司老总路过演出现场,被歌声吸引住了,和谐的声部,优美的音色,严谨的分工,整齐的服装,极富朝气的表演。让他感到,合唱队的表现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企业精神的体现。老总当即拍板:“这些合唱队的学生我都要了!”  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合作的社会,现代企业更是如此,大部分的工作都已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而
站在堰塞湖前,我的心感到无比震颤。巨大的山峰,被大自然的无形之掌,轻轻一削就削去半边。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奔腾不息的牛栏江被半堵山堵住了,桀骜不驯的江水,以每小时涨水一
期刊
随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学校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学校名称的英译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不少中等或初等学校中都带有“附属”字样。附属学校一般指的是
摘要:导入,即开讲、开场白,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环。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导入  虽然导入新课在整个教学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整个
从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以网络媒介中的女性指示语为例,可探讨网络空间中的女性镜像如何反鉴意识形态在不同文化信息层面所面临的立体式解构境遇.结果发现:就表层文化信息而言
一rn初夏,黄昏,一只雪蝶很辛苦地从蛹里钻出来.rn她的蛹是悬挂在老杏树一根树枝上的.她爬出来后,很虚弱地站在原地,让轻柔干燥的晚风,来吹干她的翅膀.那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r
城市七色斑斓的光影迷醉了林丽的眼睛.耸立的高楼,通畅的长街,溢彩的霓虹,闪烁的人影,城市里哪怕最邋遢的角落也让她着迷.那年她十五岁,正在读初中,成绩还不错.rn姑姑去世后,
用什么来慰藉地震后的昭通?用什么来安息死难者的灵魂?这样的呼告,与坍塌的房屋、被掩埋的寨子、劫后余生的灾民一起,连日来浸泡在灾区的雨水中,浸泡在悲伤的泪水中。我去年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主要体现。为更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创新;实践  做任何事情都有艺术和技巧,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也同样需要艺术和技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的形成是由很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教育者的劳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