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汉语使用的实证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试圖揭示中国初中教师与学生对英语课堂使用汉语所持的态度和信念,探索他们产生相关看法的原因,了解教师在所观测课堂中汉语的实际使用量和具体场合,并试图通过现场采访对教师与学生对于汉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希望使用汉语的场合和目的进行发掘。本研究发现汉语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运用,但缺乏牢固的信念和相应的指南。因此,在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系统、策略、合理地使用汉语的研究亟须加强。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 汉语使用 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现在英语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人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有关英语教学的争论则不断出现。其中,有关第一语言和英语教学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升温。尽管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依然对第一语言的使用持有反对意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第一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而且多数师生对此持肯定态度。
  二、文献综述
  关于第一语言和英语教学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语言的使用及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语言的使用。但是考虑到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更多是老师,因此更多的研究集中于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语言的选择:第一语言还是目标语——英语。
  注意力放在教学目标语——英语上的研究者们提倡最大限度地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他们认为在英语课堂上过多地使用第一语言会减少学生英语课堂上宝贵的目标语(英语)输入量。Cook(1991)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选择来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研学习过程中的输入量,因此,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练习目标语的机会。基于此点,他坚决反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第一语言,因为那剥夺了学生的目标语输入量,并为课堂定下了不良基调。Krashen认为学习(与习得相反)毫无用处,从外语向第一语言的转换所扮演的角色也极其轻微。语言的习得仅仅发生于学习者与可理解的输入量的接触过程中,而这个过程中没有第一语言的位置,并且他进一步指出自然的学习过程应建立在交流的情景下使用目标语言而不使用任何母语的资源。Long(1985)指出,因为学外语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母语的人,教室就成为最能接触目标语的地方,而教师则成为最娴熟的目标语使用者。Ellis(1984)也从语言相关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强调了使用目标语的重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放在课堂第一语言的使用上。他们强调的是学生获得目标语输入量的质量。Van Lier(1995)认为第一语言应该在课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占据一定地位,因为假如运用得当,它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工具。Macaro(1997)也在观察了教师语言行使输出功能的几种方式后总结道:“我们仍然无法完全排除第一语言。”并且他发现教师第一语言主要用于讨论语言目标、解释语法、管理学生或发布活动指示。因而,他认为第一语言可以使用,但应局限于一定范围内。Turbull(2001)也赞成在外语学习中适当使用第一语言。他认为决定外语教学效果的不是语言的输入,而是语言的吸收。而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使用第一语言,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法,从而促进语言的吸收过程。Atkinson(1987)则列举了在外语课堂有限使用第一语言的三个理由:(1)学习者优先策略;(2)人文方法;(3)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因此,Atkinson建议在学习初期,5%的母语与95%的目标语的比例可能是最有效的。
  而现今对教师目标语与第一语言使用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Schweers(1999)研究了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班级的35分钟样本记录。同时他也使用问卷调查了学生和教师对于第一语言使用的态度。结果他发现高达88.7%的学生认为第一语言应该用于二语习得过程中,而所有参与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第一语言。Rolin-Ianziti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影响着语言教学与学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的概念曾有许多种解释,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统计,文化的定义在世界上正式出版物中有160种之多。例如,美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启蒙作用。怎樣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成他们喜爱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需要教师充分地挖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选择带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复杂的演算、谨慎的思考,繁多的逻辑推理中摆脱出来。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在新课改理念下,应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努力由“讲堂”向“学堂”转变,营造适宜于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交互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了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交互式教学法 应用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师对教学主体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质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遵循传统的
摘 要: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开设全英文的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英文学术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全英文的硕士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已经在同济大学尝试开设,并将逐步推广到本科教学中。本文结合课程涉及的内容,介绍实际教学中采用的课程调研强化学生对废物性状了解、研究性作业强化工程专业认知等
摘 要: 听力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障碍 应对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技能教学的四大要素,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原因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在日常商务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英语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商务英语的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分析创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程的教授。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 分析方法  1.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是教育部考试
目的:证实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单纯西医常规药物及物理复健与西医常规药物及物理复健结合益气活血方中药汤剂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疗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2009年1月-
摘 要: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外贸易)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培养适应中国对外贸易人才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作者通过对哈佛商学院提倡的“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并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 应用  一、引言  世界经济的全
期刊
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传统的英语课堂模式受到了冲击,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课堂活动新模式。有效的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1)面向全体学生;(2)创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