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六朝写本与《十诵律》的翻译与校定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 797、S. 6661、BD03375三件六朝《十诵律》写本,其文本结构和内容与唐宋之后的藏经本均有很大的不同.结合《十诵律》的翻译史,这几种六朝写本为我们展示了鸠摩罗什译本的原貌,而现存诸藏经本则是经卑摩罗叉校改的新版本.罗叉在校改时根据自己所熟习的戒律胡(梵)语原本,对罗什译稿做了多方面的改动.敦煌六朝写本的发现对我们了解鸠摩罗什及六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他文献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家"与家庭关系一直背负着一定的思想史骂名.当代中国学者,比如张祥龙与孙向晨,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恢复"家"的名誉,强调"家"与"亲亲"意识对于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作用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普遍意义.可以说,"家"意识与"亲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已呈强烈复兴之势,其中儒"家"的复兴尤为突出.儒"家"之复兴从本体论、伦理学角度突出了"家"之温暖与柔情,而忽视"家"之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宗教与经济等)的意义及其转换,则为其不足.
根据"扎根"及物性的特点,可知及物动词"扎根"在全球华语不同地域有不平衡的分布.至于"扎根"后接介词的情况,也有差异.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可窥探全球华语的语法差异,并对建构大华语的语法理论有所助益.
本文利用1998—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房地产部门的扩张对工业企业信贷的异质性影响,并且从抵押贷款、政府干预和金融市场扭曲等方面揭示房地产部门对工业部门信贷挤出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房地产部门的快速扩张挤出了工业企业的银行信贷,而且这种挤出效应在与房地产部门关联程度较低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强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表现更为强烈.房地产部门的信贷挤出效应是抵押贷款机制所致,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金融市场的扭曲.本文的经验发现为调控房地产、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深化金融体制改
松平康国于1902年至1907年间先后受聘为直隶学校司编译处主笔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政法顾问.来华之前,他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彼此互信,携手合作,共同抵御外侮,但日本应该引导与帮助中国改革,中国自身亦须发扬儒教的真髓,同时学习西洋的"格致"和政治制度.在华的经历则使他对中国越发感到失望和担忧,公然宣称"儒教衰于中国,而精神存于日本".他赞成宪政,却认为孙中山、康有为等"有灭清之志,而无济民之意,不足相为谋",更不慊于袁世凯的政治品德,甚至认为中国人极端自私的本性不适合于共和制度,因而支持以肃亲王为首的皇室复辟势
周代的政制、礼法、宗庙、祭祀维系于血缘伦理,都与公羊家的"亲亲"原则相关联。"嫡长子继承法"是周人的制度创新,解决了夏商以来王权交接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周王分封遵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综合考察房产财富、房价、预期和未预期房价对不同年龄段有房和无房家庭消费的影响差异,对我国房价与家庭消费关系的主导机制进行系统的实证识别.研究发现:房价或房产财富与年轻家庭消费的正相关性,均显著大于中年和老年家庭;房价对有房和无房家庭消费的影响几乎无差异,与三个年龄段有房和无房家庭消费的影响也均无显著差异;未预期房价仅与年轻家庭消费显著正相关、且大于中年和老年家庭.上述发现拒绝财富效应和信贷约束效应的理论预测,支持共同因素效应的预期收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仅房价上涨
晚清民国时期,词境由域内向域外延伸成为词史发展的重要现象,而东洋词境堪称其中意蕴丰富且极具价值的方面.此期中国赴日词人或出使,或留学,或旅居,目的不同,身份亦殊,导致他们的创作意图与创作心态以及由此生成的东洋词境格外复杂.东洋词境的"身外之境"集中于对东洋山川、民俗与新生事物的描摹,而"身内之境"则普遍隐含着"异国—祖国"的情感结构.由于中日关系的变动、群体选择的歧异、词学宗尚的异趋,"异国—祖国"的情感内涵与呈现存在着变化与差别.东洋词境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词人异域创造的结晶,是词人创作进境与转境的重要表
针对传统双目测距方法存在的需要对摄像头进行标定、立体匹配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快速双目立体视觉测距进行研究。给出了双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目标检测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双目测距方法,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距离预测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中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距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优化模型,能实时目标检测、快速计算出目标距离,实时性大幅增加
包税制是一种古老的税收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变中仍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选择承包商方式的不同,包税制有投标包税和认税(非投标包税)之别.清末民初投标包税制度逐渐兴起和发展,甚至一度大行其道,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招商投标包税是包税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对标底、保证金与担保人及得标商的管理等均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政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税收.在实践中,招商投标包税牵涉政府、投标商、认税商、商会、纳税商人之间的利益,引发了许多税收纷争,反而有碍于政府税政的推行.近代中国招商投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和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关系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提出了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特点具有空间策略互动性和门槛效应的假设.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市工业企业数据,利用一类新的空间滞后门槛回归面板模型的估计技术,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机制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政策存在显著的空间策略互动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劳均资本、市场流动性、对外开放度等因素对平均税负的影响程度各异,门槛效应突显.研究创新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