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幼儿在动态中生成科学活动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科学活动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需求,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方式,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科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认知事物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如何开展好幼儿科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增长智慧,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幼儿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科学活动的设计者,创设良好的活动情景关键在于讲究方法,正确引导。因此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桥梁作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兴趣,激发活力,真正成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小主人”。具体操作上要注意掌握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的求知欲,顺势而为,尊重幼儿,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为幼儿创设一种易于接受的情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和探索,最终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例如在“物体的沉浮”这节科学活动中,我在说明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和幼儿共同动手进行鸡蛋的沉浮试验,既讲解,又指导,还示范,让幼儿既在思考中增加认识,又在动手中获得知识,从一件简单的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问题引路,探索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方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激发幼儿去探索,提问是引导幼儿探索科学活动方向的重要棋子。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未教先思,立足实宗,根据不同年龄水平的幼儿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二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围绕科学活动主要内容,提有利于帮助幼儿思维的问题;三是要由浅入深,逐层推进,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回答问题中感受提高。我觉得在每一节科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每一次提问,对幼儿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设计的合适、运用的到位,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自身学习兴趣,还能使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扮演好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不要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在温馨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兴趣,使他们象个真正的“小科学家”。
  
   三、材料支持,探索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动力
  
  科学材料是客观存在东西,是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对象。在多年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坚持发挥材料的纽带作用,来增强科学活动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材料的选择上,既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又坚持教学要求,不但选择色彩鲜艳、形象有趣、活动性强的,而且注重让幼儿拿到手后就可以玩,从而有利地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材料的探索动机。如在科学活动“哪辆车跑得快”中,准备的操作材料的汽车中,我们坚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既有汽车、玩具车,又有赛车、三轮车等,不但做到了让幼儿感兴趣、又熟悉,而且满足了幼儿对汽车的探索欲望。
  
  四、方法合适,提升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经验
  
  幼儿的科学是生活的科学,幼儿的科学是行动的科学,因此要注意讲究方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科学活动的作用力。一是要讲究方法。要注意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独具慧眼、因景设问,经常用幼儿关注的“面包放到嘴里,又到哪儿去了?小雨滴从哪儿来了?小白兔爱吃什么?”等问题启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发展,使科学活动富有生机和活力。二是要找准定位。要以教学目标为支点,以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努力寻找教学目标与活动生成之间的有效平衡点,让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示心灵的对话,引导幼儿创造出精彩来,实现并超越预定的目标。三是要积累经验。要坚持在实践中积累,在探索中改进,不断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方法,在心灵互动的平台上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让幼儿真心地喜爱科学活动。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陈鹤琴说:“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在他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活教材是活动论的主要内容。而社区、家庭资源中就有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可以为孩子拓展更加广阔和具有激励作用的探究学习空间,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让幼儿充分享受童年快乐的同时,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自然资源的随时利用    我园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在这里有着广阔的自然天地,金黄的
期刊
摘 要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做到家长资源的“最优开发”,是很多幼儿园不断探索的。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缺少教学权威,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但毕竟对幼儿教育实践了解不多,缺乏教育实践经验,所以必定会对教学有影响。这样就影响学生、家长对新配教师的支持、信任。与孩子交流是一门学问,与家长沟通更是一门学问,每位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
期刊
农村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样式单一,呈模式化,一般都以传统的户外活动器具为主,如大型滑滑梯、荡  椅、攀登架等。中小型体育活动材料也都是以球、绳、圈为主,幼儿园应具备足够数量的活动器具,目前市场上的玩教具尽管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等条件限制,大多不能承担。如今,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器具尚很欠缺,要解决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选择农村中的自然资源、物产资源,移
期刊
哈萨克族音乐作为我县哈萨克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内涵,它以独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将社会生活的优秀哈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聆听哈族音乐,使幼儿充分体验蕴含于哈族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幼儿了解和热爱本土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园音乐要得到真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活动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这一过程使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活动中幼儿是时间的主人,但是我们常常会在自主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磨磨蹭蹭,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完成;有的幼儿这件事情做做,那件事情也做做,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每样都虎头蛇
期刊
学前阶段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开展幼儿“双语”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目标的重要措施。阿克塞县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贯彻落实“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往、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从小培养幼儿的“双语”能力。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幼儿汉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幼儿汉语教学,笔者认为培养兴
期刊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 又由于幼儿受其年龄特征、思维特点知识基础因素的制约,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稳定,随意性较大。因而传统语言教育中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学习需要。而多媒体技术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
期刊
幼儿园新生入园是其从单一的家庭生活环境迈向集体的社会性生活的第一步。幼儿在初入园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常见的表现有哭闹不止;紧张焦虑、不安;不愿来园或是静坐在一角,态度漠然等等。我们对幼儿表现出的这些不良情绪,称之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幼儿离开父母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归根结底,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环境变化引起的。因此,比较一下家庭与幼儿园两种不同的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出现分离焦虑
期刊
全国连发5起校园血案各地急补安全漏洞    截至本刊发稿,国内发生五起校园砍杀事件:5月12日,南郑幼儿园发生砍伤事件,9人死亡,包括7名幼儿。4月29日,泰兴一男子在幼儿园内砍伤32人;4月28日,雷州一男子砍伤16师生;4月12日,合浦一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3月23日,南平郑民生杀死8名小学生。  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有法律规定,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过于虚无飘渺
期刊
啃脚丫,舔舌头、瞥眼睛……父母心里直打鼓: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认为,事实上,这只是说明了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一、“天呀他总喜欢尝他的脚丫子!”    出现年龄:4个月  事件描述:  小婴儿的眼睛和头的活动方向通常能透露出他们的兴趣所在。从婴儿开始注视着自己的手时,我们可以推断,他现在开始对了解自己充满兴趣。  接着,孩子会发现他自己有脚,然后,他会把脚抬起来搁到嘴里“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