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究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又能将历史情境“重演”。历史情境教学法可以说又融合很多教学之法,适时又恰到好处的演示,通过视频创设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生活情境,用生动的、饱含激情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五个方面就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与收获。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主体
  历史学科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具有价值的真实事情,这也导致历史课堂教学呈沉闷状,而活跃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情境教学是有目的地创设或者引用生动具体的情境,将原本枯燥的抽象知识转化到特定的场景当中,将历史“重演”。恰当的情境教学活跃课堂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效率。
  1 适时又恰到好处的演示
  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而创设新颖、生动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之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恰当、适时地演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插图、实物等,亦或播放音像制品等,再配以教师生动的讲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图文并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让学生都能在想象、分析的基础上思考。例如,在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时,可裁剪几幕影像,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示给学生们看,使他们在“耳濡目染”, 让历史更加真实的展现出来,感受人民胜利喜悦的历史事实中,学生不仅能够从心灵上得到愉悦,也能在愉悦的同时,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2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有效实施,有助于生动地体现历史,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历史剧视频,小动画视频等都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料,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更是浩如烟海。我们可通过播放视频制定情境。例如,在学习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时,可借助电视剧《邓小平》辅助教学;在探讨关于“长征时期”的内容时,可以播放電视剧《长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但是,需要控制视频播放的时长,以五分钟左右为宜。要充分利用视频的教学作用,充分将其中有效的历史信息挖掘出来,为教学服务。再如,在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时,就可以结合视频《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世纪战争》等,再结合当下一些较为热门的二战游戏,比如《坦克大战》、《突袭3》等展开教学。此外,再引导学生在预习内容时查阅资料,并以某个战时参与者的角色来指挥、体验这场战争。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浓厚兴趣,这样也利于学生对即将开讲的历史课充满期待。
  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的情境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积极思考,形成良性互动。例如,在学习唐朝《对外友好交流》一课时,先讲述古代藩属外交,朝贡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在以将故事的形式讲述日本人的好学精神,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展开思考:唐朝时的对外交往中,来我国的人和我们出去的人有什么不同?各自的目的又有什么不同?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快会知道日本和新罗派来的一般都是商人或者政治家等,而唐朝派出去的一般都是修佛高僧,宣扬佛法或普度众生。此时,新的问题产生:为什么外国人对当时的唐朝制度、文化、技术等饶有兴趣,而我们只宣传佛教呢?就此问题,教师要注重导学,激励学生互动合作,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
  4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生活情境
  将历史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把史学问题生活化,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放、魔术笔的批注、幕布的拉动等功能运用到生活情境创设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生活情境:这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从学生们熟知的衣食住行入手,也可以从《十月围城》等历史题材电影中截选与之相关的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观看视频。在观看中找出当时各类人员的主要服饰、礼仪、发型等方面的变化,在让学生就这些方面的变化反应出当时社会生活是怎样的。当出现新式服饰和新式礼仪时,可暂停视频,用魔术笔在旁批注和解释,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师生一起归纳总结知识点,将历史知识融入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生活情境中,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5 用生动的、饱含激情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战争场面。如何更真实地将这些历史场面重现呢?简单地读一读还是照本宣科地介绍一下?显然,这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此时,教师如果能用生动、饱含激情的语言加以描述,必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因子,利于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述“一国两制”时,就可以朗诵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充满相思之愁、离别之痛的诗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使学生的爱国之情在饱含激情的语言中得以激发和升华。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其“情”而进,观其“景”而入。在虚拟的情境中让学生都能带着一课求知的心参与进来,并且带着疑问主动去思考,用心去体验,在思考中学习,在体验中升华。使情境的有效运用为历史学科教学掀开新一页。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四步骤——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2(06):10.
  [2]陈穗.活力·张力·深意——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小记[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2).
  [3]朱秋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22):209.
  作者单位
  河北省武强县教师发展中心 河北省武强县 05330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教育教学不应是单纯地传授文化知识,而是要求对学生进行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秧田式的班级授课制、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单纯灌输科学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渐背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散点教学组织模式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在教学中的误区    小组合作学习从理论上讲,应是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