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我国小学融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融文化的内涵为依据,结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小学融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融文化建设
  一、研究背景
  多年来,很多人崇洋媚外,在国内大力发展洋人节日,追求国外名牌,而忽略本族文化和淡化文化意识,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丢掉了自己文化灵魂,无意义和无摒弃的拷贝和复制外国文化等等,这对于我们民族的强大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冲击,完全不利于实现中国梦。鉴于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9月13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两者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核心,倡导文化底蕴与科学精神培养、热爱学习和身心健康的自主发展、社会担当与创新精神;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其中《意见》在第六条和第七条中,对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深刻意义进行了诠释,强调了立德树人,仁爱祖国,责任担当意识。在第九条中提出:将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给出了学校文化实施的建议,这足以对我们的育人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坐标,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传承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人文精神,还要吸纳各国多元文化和当代世界文明;既要熟练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勇于创新和实践。这一切体现了学贯古今、会通中西、兼顾知行的融合理念。
  融文化是教育政策的育人导向。随着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的交往和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还有,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更加迅猛和热烈,信息的接触与交流只在一指间、一瞬间,每个人都是一个与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人,都要有融的理念、融的胸怀、融的行为,这一切构成了融文化的核心内容。融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人文基础。此外,地域文化积淀文化机遇。石家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之一,肩负着文化教育的重任,作为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深深领会教育的职责和任务,应该深入研究、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是责无旁贷的。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焦点。
  二、理论基础
  1.融文化的内涵
  融文化内涵是以文化的融聚、融解、融通为特征,最终达到文化融合、文化自信与文化根治的融会贯通之融合效果。
  融合的状态就是功能与情感的统一,融会与融入的合一,融各学科知识、融入各种文化的环境与融文化的内涵的合一。
  (1)融会是求知的目标、理念与方法。
  融会是合一的前提条件,是知识的积累、是内涵的掌握与渗透是对知识的通化与顺应,且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而,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创设“融会教学法”,不仅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法,还要制定一套严谨务实的、提升教师教学的教法。通过“融会教學法”满足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使他们通过体验,感受文化与收集资料、分析与加工,得出结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做到知识与情感的合一。目的是通过融会贯通达到融合而至,积淀与增长智慧。
  (2)融入是做人的眼界、心态和作风。
  融入的含义很广,可以构成很多个融入的动宾结构与纳入很多领域,比如:融入社会、融入世界、融入内心、融入群体等。这就需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心态的调和、乐观与自信的行为的和洽、友善与包容氛围的和谐,是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团队的分享与合作。融入既包括精神层面的融合与接纳。也包括开阔学生的视野,走进社区,走入社会,走向世界。基于此,学校要积极思考和构建“融入素养教育法”,创建与确立融入的范围、融入的形式、融入的内容以及融入的评价方法以及融入的什么样的素养等。以达到满足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学校要在融会与融入的践行中,从教育的理念层面来讲,学校要做好古今中外文化融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环境的融合。作为教学来讲,教师要做好学生与课程的融合、学生与课堂的融合,学生与活动的融合,学生与校园环境的融合。通过融会知识的教学和融入美德的教育,使小学生在大文化气氛下,才能成长为良好素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主义的现代少年。
  三、结论
  融文化的建设是在丰富拓展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如何求知和如何做人为宗旨的理念文化,是对知行合一教育思想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践行文化,更是贯彻中央倡导的传承中华文化工程的必要性,从小学生开始,形成文化自信,加强了文化理念、中国智慧、中国人气度、中华文明的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融文化的建设是学生能力的锻炼、是学生胆量的挑战、是学生自信的寻找、是学生成功地体验、是责任担当的磨练、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13日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重要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德育水平。而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导向作用,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本文以未来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从教学的角度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如何寓教于乐等问题进行探究,并给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化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中化学这门学科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以探究实验为基础,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能够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开来,最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探究;实验应用;设计方式  对于
强化采液作为高含水开发阶段的重要技术措施,其增加产油量减缓产量大幅递减的作用已广为人知。但结合经济指标深入分析发现,在无需改造生产规模即可满足高液量生产的情况下,强化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在幼儿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幼儿师范院校中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  随着科
《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我国向世界制造强国迈进的宏伟蓝图,这对高职制造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当前高职专业建设的一些焦点问题,本文从机械制造行
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和评价,是中考的一个基本点,也是一个亮点。古典诗词是文学作品中内涵最丰富、文字最精炼的艺术形式之一。古诗词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切入点较小,但学生答题的结果是年年失分较重,究其原因,应是学生答题不够规范,泛泛而谈,易漏要点。  古诗鉴赏的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诗意。考查对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2.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
本文通过石铁家园住宅小区地基处理方案阐述,对住宅工程中常用提高地基承载力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法(简称CFG桩)、夯实水泥土桩法地基处理方案从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工程造
【摘 要】新课改革不断深入,新理念呈现出了科学性、学习理念方式等的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游戏授学,这一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是利用了游戏本身具有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放松紧张的神经,以愉悦的心情去融入课堂,消除疲惫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游戏教学更好地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去,这也是数学老师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如果数学老师将游戏与数学思想融为一体,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还
本文从分析《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调查问卷》入手,对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对策。